【渣翻/摸鱼缓更中】皮浪(Pyrrho)——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首次发布于2002年8月5日星期一;实质性修订于2018年10月23日星期二。
皮浪(Pyrrho)是一场被称为皮浪主义(Pyrrhonism)的哲学运动的起点,这场运动在他那个时代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开始兴盛了起来。这一后来的皮浪主义是希腊罗马世界怀疑论思想的两大传统之一(另一个位于柏拉图学院(Plato's Academy),处于希腊化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关于皮浪的中心问题,也许是他本人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后来皮浪主义者那种类型的怀疑论者。后来的皮浪主义者声称从他那里获得启发;而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相关的要素在里面。但这并不能说明,皮浪的哲学与后来的这个运动是完全相同的,甚至也不能说明,后来的皮浪主义者认为它是完全相同的;由后来皮浪主义者们所表达或归功的那些受惠声称,都是泛泛而谈的(在塞克斯都·恩披里柯(Sextus Empiricus)的举例中尤为谨慎,参见《皮浪学说概要》1.7(Outlines of Pyrrhonism,简称PH)),它们本身并没有针对皮浪的思想专门进行过任何重构。因此,有必要将注意力放在那些与皮浪的想法和态度明确相关的微薄证据上。当然,我们解读这些证据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我们关于皮浪与其哲学同辈及前辈关系的看法。
1.生平(Life)
2.古代原始资料与证据的性质(Ancient Sourc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Evidence)
3.亚里士多克勒斯段落(The Aristocles Passage)
4.关于皮浪大致态度的其他记述(Other Reports on Pyrrho's General Approach)
5.有关皮浪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的记述(Reports on Pyrrho’s Demeanor and Lifestyle)
6.“神与善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Divine and the Good”)
7.皮浪所受的影响(Influences on Pyrrho)
8.皮浪的影响(Pyrrho's Influence)
1.生平
皮浪似乎从公元前约365-360年一直活到了公元前约275-270年(证据见 von Fritz (1963), 90)。我们有几篇关于他求教过的哲学家们的记述,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可靠的)是关于他与在阿布德拉(Abdera)的阿斯卡尼奥斯(Ascanius)的关系。据称,他与阿那克萨尔科斯(Anaxarchus)(以及其他几位哲学家)一起跟随过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获知,在这次远征中,他遇到过一些裸体智者(gumnosophistai);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简称DL,译注:此处指《名哲言行录》)(9.61)声称,由于这次会面,他的哲学得以形成,但不清楚他有何根据(如果有的话)来支持这一主张。不管怎样,回到希腊后,皮罗确实信奉了一种吸引了众多追随者的哲学,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在弗利尤斯(Phlius)的提蒙(Timon)。旅行作家保萨尼阿斯(Pausanias,或译为“沙尼亚斯巴”,译注:此处指《希腊道里志》或称《希腊游记》,英译为“Description of Greece”)记述道(6.24.5),在皮洛的家乡——位于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的埃利斯(Elis)的市集上,看到了他的雕像;第欧根尼还记述道(9.64),他被任命为大祭司,并且为了纪念他,哲学家们被免除城邦税收。虽然从表面上看,保萨尼阿斯的报告比第欧根尼更容易接受,但两者都表明(至少在当地)他获得了相当高的声望。然而,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个皮浪主义者的“运动”会在他自己当时的追随者之后继续下去;直到公元前一世纪,皮浪主义才成为一种持续的哲学传统的名称。
2.古代原始资料与证据的性质
(未完待续,有空慢慢更)
(以后有空的时候就翻译翻译这个养老了吧,感觉至少比学韩语还是要靠得住得多的)
原文出处:plato.stanford.edu/entries/pyrr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