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 安溥《最好的时光》问 一

2023-08-09 00:22 作者:琰琰冬  | 我要投稿

最好的时光出现了吗?

既因为在每天回家的地铁上一直打游戏显得有些蠢了,又因为如果每次写文章都是写论文,也太可悲了,所以写点不那么抽象的东西玩玩。现在社恐得厉害,朋友圈是不想发的,发在没人关注的b站上图一乐。(如果哪天关注多了说不定又不写了,)希望能坚持几天。图就用QQ音乐的了,应该也没啥问题。

今年的金曲奖给了安溥的《最好的时光》,当然值得。这里抓着它的词不放,也是因为写得好,有意思。相比之下它无疑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中文歌词似乎都比较极端:要么看不懂一点,要么过于口语化,而它基本适中。唱歌属于一个人说话给很多人听,总体上措辞还是要适当修饰一下的。尤其是这种恬静的、纯情的歌,没有好词就什么都没有了。

《最好的时光》全文都在提问题,显然是安溥的自问,回答人家的自问,显得有些自我意识过剩了。但无论如何,听众需要主体性,而这也是现在的各种观众、听众最缺乏的东西(这竟也是歌曲评论区骗赞的好办法…),可能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抓眼球太容易,或者时代太快——流媒时代的恶果,或者文艺作品的低质量泛滥——可能有的作品就是不能让人共鸣。看球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会共鸣于漂洋过海的境遇,而作为优质的文艺作品,尤其是非完全商业化的作品,音乐、电影等大概理应促使人们在其中找自己,或者只是使其受众能想到自己与身边的事物。所以,写着玩玩。

歌词


昨天的烦恼今天想开了吗?

全曲第一句就来了一个很狠的问题啊。很泼辣。昨天的烦恼未免太多了,有的短期解决了,有的打算解决,有的遥遥无期永远没法解决。没有烦恼的人大概也不存在吧,或者假设真的有超人,也许只是脑回路比较短,东西进去就出来。带点烦恼又是好的,我挺喜欢终于解决一个问题之后的感觉。有的事情只附着在时间线上,必须在“毕业”后才能得到和解。

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没答上来。和解了吗?不完全。先假设这首歌可以让我们忘了所谓烦恼,接着听:


喜欢的人他们留在心底还是已在我身旁?

喜欢很多人,有的在身旁,有的不常见,算是不在身旁。或者不论怎样,都可以用“在心底”来安慰自己。从单句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脱节,更像是在破我们防,“喂,在一起啦?想开啦?”之后再说。


每天离开了家,再回去时有没有新的挣扎?

之前一直空耳“再回去时有没有新的成长”,似乎更符合张悬14岁写歌的背景。14岁嘛,要成长的。但可能人家的14岁和我现在也差不多了,女孩子成熟早。所以,新的挣扎是什么意思呢?

想了想,可能成长本来也是一种挣扎。挣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hēng zhá,意思是尽力支撑或摆脱。脱离原来的状态,脱离某一段“时光”,以成长的美名,其实是在承受着生长痛,不管情愿与否,逃离原来的那个圈子,那个“家”。每天离开了家又回去,离开的何止是家呢?以前听到初中高素质小朋友吵架,骂对方:“你就是叛逆期”,很惊异于竟然有身处青春叛逆期的同学站在更高的维度俯瞰自己——他一定能写出“成长”“挣扎”这种歌词。正好回家了就回答一下问题吧,有,又在外面挣扎了一天,不算新,但毕竟是新的一天的挣扎。如果非要把今天和昨天拿来比较,不就一定有个“最”好的时光了吗?对题。




答 安溥《最好的时光》问 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