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攻略
地理学不会啊!地理好玄啊!保姆级方法总结,实操一年,我从68到高考95。 你是不是上课死盯老师,手指从没停过,看了很多地理up主的视频,自以为学了好多,以为下次一定可以翻身,结果一做题,还是尼玛错!蚌埠住了!崩溃了是不是!别问我为什么这么了解,因为这些都是我掉过的坑。互联网上考的比我好的大有人在,可是我利用一年时间从底层杀出,我的方法也更加适合大多数中国宝宝体质,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提高成绩。 💫 接下来,上干货!!! 地理是一门你学的多少和考的分数高低没有太大关系的科目。你看你把课本上的概念和典型地区背下来,它就一定考吗?你背鲁尔区,它根本不会考这个地方。它怎么考,考理解啊。考这个背后的分析方法和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啊! 从应试角度看,也就简单很多。地理分为选择题和大题。“得选择者得天下”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所以选择题必须少错点。大题的话,大家都是差不多水平,但是你要杀出重围,就要想办法在这一个小题比别人多拿一分,10个小题就是多了10分,这不是狠狠赚麻。 🌏选择题篇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本子,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B5的本子就可以。咱姑且给个爱称:灵感本。这是用来干嘛的?它可不同于你上课抄老师笔记的本子,这里的主角将是你自己,作者是你自己。写什么?接下来我先讲一个。 选择题你必须要刷题,我推荐《解题达人》,如果你高三,最好每天刷一练,如果你是高一高二,可以两三天一练,但是都要限时完成。你不限时练,一切都是白搭,其他科目也是。我不知道每个地方高考选择题多少,我们这里选择题25个,大题3个,高考90分钟,高考时建议40分钟做选择题,但是练习要加强强度,一般花35分钟训练,但是你如果很快就做完了,我不会夸你,反而给你一个大逼斗,因为高考给的就是那些时间,这么快做完你赶着投胎吗?你是要提前交卷吗?你是第一还是第二了?为了装杯,你就确定你一定都是对的了吗?你越快有时错误越多。如果你的高考给的不是90分钟,选择题、大题安排也和我说的不一样,没关系,你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 那么重点来了。我们平时是不是先做题目再对答案?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哎,先翻到答案,题目也别看!答案也别记!没意义!这时候灵感本的用处到了。我们把每个题目每个选项中你认为是知识点的抄下来,比如有个题目考你这个地区人口为什么突然迁移。答案中说产业转移带动人口流动,这时候你把它抄下来。那人口为什么迁移?原来你的脑子中记得是政策(比如西部开发)、工程(比如南水北调)、战争(不太会考)、社会关系(长辈去子女住处),现在你是不是在经济这块可以添加一个产业转移了。这就学到新东西了,是从自己总结来的,多有成就感,老师还没讲过。所以很多知识老师不会教,但是题目是新的,所以说地理教考分离。 然后抄完知识点,不要立刻就做题目,咱们过4个小时,再去做题。这个时候做题,你的脑子里就模模糊糊有一个感觉,这就是题感。相信我,你有可能还是不能全部做对。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分析了。为什么错了。再去看看解析,你是知识点记错了吗?你是粗心了吗?还是说你看过解析,然后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想? 如果你是第一个情况,知识点抄到灵感本上,有事没事多看看。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记到灵感本上,提醒自己以后不能错,粗心的问题你不重视,会一直错的,你必须知道是为什么粗心,写下来提醒自己。如果你是第三种情况,这时候就别闭门造车了,你是角度不对,角度都不对,后面的路也是白走。所以我们要寻求帮助,找同学找学霸找老师,你听听他们的思路,再比对自己的思路,看看你和正确思路差哪里了。你为什么想不到,多想多讨论,你的地理思维不就来了吗哈哈。 然后我再来讲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地理题逻辑性很强,告诉你,题目都是信息,出题老师都是善良的,既然给了就是有用的,要不然为什么给你啊。通过几个题目,大家可以明白。 1.下图为广东某丹霞景观图,该地貌主地貌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 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uu们看,丹霞--流水作用,所以我可以笃定是湿,然后副高气温高,所以暖湿就出来了。当时出考场,有个同学跟我说早知道把书上那个每个时期的气候特点背一下了,其实如果你分析题干,答案不就出来了吗。 2.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 (这里是澳大利亚) ①罗盘 ②雨具 ③冲锋衣 ④放大镜 ⑤手持卫星定位仪 A.124 B.145 C.235 D.345 uu们看到这题是不是很迷惑,我当时也是,但我只花了半分钟选完了。罗盘和gps是不是一样的功能,那这两个都是一样的,要么都选要么都不选。但是考察,方向测定肯定需要,所以这两个必须有,那15要同时出现,不就只有B了吗。 看到这里,uu们有没有一点想法和灵感嘞。总结一下,1.抓住题干信息,分析信息,通过特殊地貌分析气候。2.两个相同意义的东西在一个选项时,要么都对,要么都错。这种方法我百试百灵。而这些方法怎么来的呢?也是我靠刷题刷来的,而灵感本上也可以记下这些方法。 🌏大题篇 地理大题,模板真的是在文科科目里,最厚重的了。我建议大家可以把模考卷整理在一起,然后把考的相似的题目拿出来,进行比较,看看答案是否一样。把答案一样的记到灵感本上,因为这是套话,放在下一个题目也是对的。答案不一样的地方,你再去看看题目,是不是不同题目问的不一样,如果题目问法差不多,那就看材料,把答案带到材料中,分析出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答案。这样子,我们既是从普遍性得到了模板,也从特殊性得到了大题分析方法。 大题的模板是很强的,比如湿地(沼泽)形成原因: 蒸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下渗:冻土广布,下渗少 河流:河网密集 地形:低洼排水不畅 特殊:有凌汛现象 如果大题考你西西伯利亚地区的沼泽成因,你不就可以套了吗。 其次,大题不能全靠模板,因为它还有图啊,就像一年级的看图说话,把图例等高线什么的都用起来,如果你有个题目没有用到就说明你漏了一个点。比如看见等高线想河流,看见盆地想逆温,看见公路海洋想陆海联运。要知道出题老师为什么要给我这个信息,他是想告诉我什么呢?然后把图上的信息转化为答案。当然图文转化的能力,是要你自己从平时总结出来的,上面我说的卷子对比法就可以。 然后自然地理中考你成因的题目,真心希望你能多在脑中演示几次,然后学习它大题的表达语言,一定记住,大题需要分点!分点!不要啰嗦!题目中出现的信息全部用上!! 我在最后一个月,喜欢押题,别说,最后还真被我压到两个,考前还特地看过澳大利亚这个地方,后来就考到了。所以如果你最后时期,可以自己当一个出题老师,自然地理方面,你估摸它会考哪里,人文地理这块它会考什么方向。人文地理方面,我觉得国家安全、粮食土地、生态保护这几块频率高。这种猜测也是看看新闻估摸着的。像土地平整,我们这里就考过,当时庆幸自己刚好看过胡歌演的《县委大院》,里面就有一段关于这个。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吧!在繁忙的复习之余,当个出题老师,何尝不是复习思路的开拓呢。 💫最后,学习地理的uu们,如果你是高一高二,你很幸运还有大把时间,如果你是高三,你也很幸运有大把时间,因为一年时间,足矣改变现状。文末附上《航拍中国》的图片,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所以学习地理也是快乐的!加油吧!少年!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