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日为鉴,经济低迷时哪些行业会逆势而上

2023-09-17 11:26 作者:一秒钟钟钟换心情杏仁  | 我要投稿

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消费特征,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两个关键影响因素。


00:37


中国和日本在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经济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非常相似,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日本的消费社会来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预测我国的消费趋势;

二是看看如何避过类似日本的劫难;

三是看日本有哪些消费元素可以复制过来。



01:05


①从经济方面看,

1955 年到 1974 年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这几年 GDP 增速达到了 15. 7%,人口也开始增加,处于第二消费时代,居民更偏爱大量消费,向往大城市,与美国消费趋同。

1975 年到 1990 年更是稳定增长期, GDP 增速从 80 年代前的 10% 以上降到了6%。这一阶段,日本消费呈现定制化、个性化、高端化、品牌化等特征,炫耀式消费繁盛,奢侈品、高端旅游、高尔夫等高端运动受到追捧。

1991 年到 2009 年是日本经济的增长停滞期。 1991 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和房市价格大幅回落,社会失业率抬升,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1997 年再次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进入 21 世纪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GDP 增速停滞不前,日本社会进入通缩和低欲望状态,消费者回归理性,开始追求性价比,呈现简约化、健康化趋势。

2010 年到现在是经济复苏期,日本经济缓慢复苏。 2013 年安倍经济学开启宽松货币政策,日本逐步摆脱通缩困境。

结论:我国当前人均 GDP 约 1. 27 万美元,与日本 1985 年接近, GDP 增速也与日本 80 年代类似,当前经济换挡期仍维持中个位数高质量增长目标,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②从人口结构方面看, 2008 年日本人口总量见顶,约 1. 28 亿人。 2022 年末我国人口总量 14. 1亿人,较 21 年末减少了 85 万人,总人口达峰或临近。

③从老龄化程度看,我国现在与日本 90 年代初相当。 1970 年日本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 7% 及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持续提升, 2021 年老龄化率为30%。当前我国老龄化率为13%,与日本 1992 年前后的老龄化程度相当。

在日本经济低迷时期,消费主力军是新人类一代,是指在日本 1960 年代出生,同年阶段经历高速经济增长,享受良好生活条件,消费欲望较强,在 1985 年前后成年,但工作后遭遇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持续低迷产生强烈落差,成为第三消费时代的主力消费群体。

新人类一代工作后,社会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增速从 1991 年开始逐年下降,直到 1998 年出现连续 6 年的负增长。资本市场方面,日经 225 指数在 1989 年和 1991 年见顶回调,到 2000 年下跌了32.3%,居民财富严重缩水,

新人类一代的资产财富效应消失。消失的 10 年中,整体消费特征呈现忠于自己,消费平价化。

从 1980 年代以来的消费品指数变迁可以看出,消费力在 1990 年代达到最高,此后震荡下行。

从消费的时间偏好看,大众更注重休息放松、爱好娱乐、美容化妆等精神层面的可选性消费。

从消费品类看,文化娱乐、交通通信、能源费等走高,服饰鞋类断崖式下滑。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模式变迁也反映同样趋势,住房费、通信费等固定成本在增加。

结合时间分配变化可以看出,花费时间减少的项目直接导致消费减少,而花费时间增加的项目并未必会带动消费增加。年轻消费群体消费性价比趋势明显。


04:40


本期主要介绍 9 个行业,


04:42


便利店和百元店兴起。在经济降速、消费力走弱的大背景下,日本零售业的销售额在 1994 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几乎停滞。在 1995 年到 2020 年间,零售业务销售额增速仅为 0. 03%。

受益于少子化、老龄化、女性职业化和《大店法》等因素,便利店行业需求崛起,叠加行业内部积极变革应对变化,其成为买方市场中持续增长的行业。自 90 年代以来,销售额持续增长, 2008 年销售额超过百货商店,并于 2015 年突破 10 万亿日元的销售额。其中 711 等头部便利店尤为突出,门店规模不断增加,即使在经济增速转向的试点,单店收入仍能贡献不错的营收表现。

另一块是百元店的兴起。在日本长期衰退和通货紧缩的背景下,居民收入下滑,国内物价下降,但进口商品的价格却飙升。 100 日元商店和奥特莱斯此时以其低价格、高品质的优势持续提升销售额,成为经济下行时极具弹性的行业。


06:03


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科学护肤、特效护肤、药妆。

日本的美容护理行业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1945 年之前是成长初期,西式化妆品普及。

1946 年到 1975 年是快速发展期,基础每户消费快速渗透。

1976 - 1990 年高质量发展期,追求功效护肤等高品质消费。

1991 年至今平稳发展期,理性消费趋势下药妆盛行。

纵观日本化妆品行业的四大发展阶段,结合宏观经济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东亚文化属性等特征,当前国内美护行业发展阶段与日本美护行业高质量发展期相似。

从人群看,当下国内消费主力军为 z 世代新消费人群,与日本 80 年代消费主力一代类似,成长于国家综合国力快速发展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使其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更强。并且新消费人群主要为受过高等教育的 95 后年轻群体,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的重度用户,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强。成分党逐渐掀起,品牌不再是其产品选择的唯一标准,在消费理念上更加强调安全性、功效性和个性化,带动功效护肤和医美行业加速渗透和持续升级。

结论:因此可以关注三大主线,产品端科学护肤与医美市场崛起,营销端个人化趋势显著,品牌端多样化丰富矩阵成为主流。


07:29


大家都更爱健身了,但客单价下滑。

从客单价支出看,经济持续停滞的大背景下,大众希望减少健身房会员费的支出,于是投入大、单价较高的综合健身俱乐部逐步退出,小型健身房、 24 小时自用健身房、独立工作室等兴起。更加亲近自然、客单价低、入门门槛低的健身房、训练服、运动自行车、体育门票、登山露营装备等活动规模增加。


08:14


博彩的客户倒是粘性很高,逆风期仍有上行结合第三产业指数,

弹珠市场在 1998 年到 2005 年间仍维持增长,这表明弹珠行业在经济由正转负后的几年依然能够保持增长态势,具备逆周期属性。与此相同的还有游戏机生产、销售类彩票等公司。从股价看, 1990 年后弹珠机、游戏机生产、销售类公司跟大盘走势一致,但弹性更高。即使在 1998 年到 1999 年经济增速为负的阶段,弹珠机、游戏机相关公司如环球娱乐等在业绩支撑下仍有 3 倍涨幅。


08:51


本土出行半径收缩,入境游和主题公园表现优异。日本国内旅行在 1991 年达到顶峰,此后伴随持游人数和人均支出的减少,规模逐步萎缩。

2003 年国内油收入规模收缩到了 1991 年的 86. 5%。从趋势看,出境游市场短期韧性更强,但长期衰退更多。具体看,出境游市场规模在 1997 年达峰,规模在 2000 年达到 1780 万人次,后续收入人次衰减,客单价下滑,收缩速度较快。

入境旅游方面则持续向好。伴随日本观光立国的确立、宣传的打响和周边国家经济腾飞,日本入境由市场持续扩张。 2010 年到 2015 年间,日本的入境旅游收入复合增速近30%,增速居世界前列。

虽然出行增多,但客单价持续下降,其中 20 多岁年轻人在 1990 - 1998 年间消费力下滑更甚,虽然后续也率先止跌回暖,但消费力仍较低。其中国内旅游人群中家庭出游和个人独行占比提升,团体出游占比下滑。另外,从出行目的看,团体型旅游减少,与家人、朋友等个体型旅游增加,企业旅游行为的个性化、多元化凸显。

1990 年代以来,自然名胜游览和温泉游增加,游乐园、主题公园跟随行业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具备强议价能力。


10:10


一方面极具性价比的住宿酒店走强,另一方面奢华型和会员制酒店阶段性跑赢指数。


10:19


快捷化、以客单价的餐厅更受欢迎,类似于当前预制菜的中餐也更受欢迎。


10:25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适龄劳动力短缺,加上产业升级及政策驱动,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带来发展契机,灵活用工行业应运而生。


10:38


另一个受人口老龄化驱动的行业是殡葬业,这也成为泡沫经济破灭后少数的成长型行业。

以日为鉴,经济低迷时哪些行业会逆势而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