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180:Glayzer崛起,S1和樊A坚挺
本周看点:五月份日本本土器材销售排行榜。包括:反胶、颗粒和球板。黑马君就挑一些点来谈就好了,因为有些产品压根不会引进国内。
1 反胶


第1位:Rozena
因为蝴蝶第一外套品牌的地位,再加上Rozena定价比较低,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其实黑马君有时也想着副板就贴着Rozena和Glayzer来练练功,或者测一些底板就算了。Rozena呢,整体就是凑合。摩擦和底劲其实不算多好,就是手感还算活络,小球、起球啥的也还是比较容易。乒校教练以前常推荐学生打F1,现在倒是推荐Rozena了。摩擦是比F1好了一丢丢,弹击也不赖。也不太会缩胶,都是优点。虽然对比很多同价位德套没啥优势,但蝴蝶品牌就是优势了。
第7位:Glayzer
上周一个晚上,我想试试Vis。正手贴了G09c,反手Glayzer。跟省队燕老师打了,2:3输。平时我用主板贴两面Tenergy赢一小局也是比较辛苦。他横板,但是用直板就能轻松打我。这次Vis加两面G,能赢两小局,让我对Glayzer还挺满意的。然后Vis这个板呢,正手配涩套,持球是一般的,但反手位确实稳定、耐扛(打专业队的,咱也就能扛几板而已了)。Glayzer我更愿意将其誉为平价版的T80。硬度确实更高。但发上力之后,还是有那种蛮好的裹球感,爆发力不及Tenergy,但底劲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G09c反而显得有些支撑一般,可能是胶面和海绵的一体化程度不高。所以之前的评测中,对Glayzer的评价是高于G09c的。现在日本那边Glayzer的销量也逐步上来了,排到了第7位。对比Rozena呢,Glayzer手感没Rozena活络,毕竟硬度高,但明显有劲得多。
2 颗粒
国外都是把生胶和正胶混在一起的。在前10位销量中,Victas占据了四席,可见颗粒王国的影响力。

第1位:Moristo SP
这个还是伊藤美诚的影响太大了。
第2位:Spectol S1
生胶,速度很快,可控度不错,而且还有多位削球手用于削球,比如武杨、侯英超。容易削出转不转的变化。可见这面生胶的全面性。
第3位:VO>102
王牌正胶。拉球都可以。仔细对比Victas这些颗粒胶皮和国内的生胶正胶,Victas其实并不显得多怪,但是上台率高、容错强,可以兼容不同的技术手法。
3 球板
横板方面,几乎没有可看之处。以纯木五层和七层为主。考虑到销量这么大,可能跟初学者、练功者比较多。一些纯粹打着玩的爱好者,也可能买个普通的纯木板,锻炼下而已。并不像我们国内这么有竞技取向。


直板方面,樊振东ALC排在了第6位。前几个月的横板排行榜,樊A横板其实也一直榜上有名。其它直板,给我们的参考价值不高。很多日本球友打的是桧木夹板,5层纯木结构。难道是单桧太贵了?除了这个原因,现在达克的生产也出了问题。因为日本政策上的限制,以后单桧板怕是越来越难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