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经典的精神分析(3-4-4-2)——弗洛伊德引导的第一次精神分...

3-4-4-2 经典的精神分析 Classical Psychoanalysis弗洛伊德引导的第一次精神分析运动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一个神经生理学家,对神经网络的把握更像一种【植物形态学、分类学】(植物的根茎脉络就是符号系统)。一个庸俗的实在论者,没有反思,没有抵达先验水准,但由于力比多概念和主体性(尊重病人反常状态)所以3字头。
★精神分析不是哲学(没有世界观,没有本体论)也是不是心理学(不依赖一个认识论基础),但是它的哲学阶次是观念论(布尔乔亚意识形)下的一种符号学方法(语言分析、符号游戏)。
我们作为【本我Id(不符号化的生存论根基)】活在【力比多当中】。【力比多 Libido】那层膜一样的东西,【力比多】本身是个剩余,代表【符号系统的一个运动方式】。
★精神分析是【心理发生机制】,比心理学更原初,它也不是一个“学问”,只是一个准政治性的、实践分析活动。
●当3444晚期拉康呼喊:“回到弗洛伊德”,他回到的是经典马克思,一个爱欲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短路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精神分析】是一种【动物学】(心理学就是从动物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发展而来),【精神分析】是一种实验心理学,不把人当人,把人当做一种【符号学动物(甚至是植物①)】,没有人道主义化(荣格神秘主义化还行,弗洛姆人道化的精神分析是最垃圾的。)
①拉康:住在象征体系中的植物,然后研究植物的根茎叶,形态学、发生学、生存条件特征。
德勒兹批判拉康:用“块茎”代指精神状态。
精神分析的结束,可以有一种【女性性的崇高】,这种【崇高】=【块茎】
场域论 3
力比多(Id 本我)③ 调和
自然 Nature(Ego 自我)② VS 文明 Civilization(Superego 超我)①
★①充满禁忌、享乐、欲望、父性律令、秩序等张力的自然。
★②弗洛伊德把握的自然是【科学实证主义】视角下的自然(天气、水文、动物植物、无机物有机物等)。这是一个【人化的自然】,被人质朴化,把自然中的本体论去魅了的自然。
★文明的【张力】来自【力比多】,而【力比多】来自于被【科学实证主义】质朴化了的【自然】的【剩余】,(自然被文明去自然化了、回溯性地压抑了,自然本身具有的使结构失衡,同时生发出新结构的力量=力比多)它是人【内在的自然(Id 本我)】,这个“自然”被【文明】看做是病态、诡异的,一种爱欲的释放、表达。
●工业革命发生之后,自然被看做任人蹂躏的小宝宝,而文明中充满了爱恨情仇、挑战冲突。
●【力比多】只能在人的一些特殊体验中(往往是性、梦),才能被感受到。
本体论 4
★没有本体论建构,也不预设本体论姿态(意味着不造任何形而上学),对所有人、所有主义者都适用,因为精神分析用的是符号学差异性原则。
齐泽克会把拉康 晚期谢林化,有一个观念论结构。目的都是以结构主义方式重建马克思主义(把握资本论)。
★梦(无意识)、口误笔误等小失误、症状(躯体化)、升华①
●四个道出真相的因素。
●①(男性性、男权秩序中的)升华(崇高化):意识癔症化然后滑到无意识中,在欲望辩证法中循环。
认识论 4
★无认识论,没有知识发生学
无意识
有它自己的符号学机制,运行的时候不能直接把握,需要本体4的四种活动(症状①)带来的线索,进行精神分析②。
●①都是【无意识符号系统】内在僵局的呈现方式(遵从差异性、共时性原则)。(拉康指明了这一点: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起来的。无意识在说话。)
●②符号学解释学的分析,要服从解释学循环(不存在元文本)。
★梦的发生学机制:1、置换;2、凝缩;3、视像化;4、再修饰。
未编:《梦的心理学》
目的论 2
压抑(后撤)② VS 升华/崇高化①
★①升华:追求绝对,极度的善、正义(无意识跑到前台、宣泄掉力比多)。也是无意识症状性的表现,来自无意识。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基本运行方式。
★②【压抑】是符号系统(无意识)天然的功能:【去表象化的审查机制】,撤到后台(导致症状发生)弗洛伊德把握到了【Reason 理性/人性(差点代替华子成为一神教崇拜对象的力量)】,把它一分为二为【意识】和【无意识】。【父性秩序】会作为一个审查机制(【前意识】)不停地压抑【(不合法的)意识】进入【无意识】。
这种状态下,【意识】本身是个【中介】,不具有目的论性。它无法中介【压抑】与【升华】①,它会【病理化】,或者说【意识】本身就是【病理化】的产物,需要一个外部话语:精神分析来中介。所以【分析式话语、自由联想】不应该存在,它们是不可能存在的。
①如果意识能够完全中介、不病理化,人活着应该是幸甚至哉的状态。通过【升华】等防御性机制,使得【意识】变得病理化,俨然成为一个秩序。
__________________
主义主义的3-4-4-2,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Freud),这个体系被叫做classical psychoanalysis,经典的精神分析。它是一个非哲学,它不是哲学。精神分析它是个运动,但是它不是哲学运动。它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但是它的哲学阶次3字头,基本上是个观念论,然后是一个结构主义的方法,观念论下的一种符号学方法。
也就是说观念论是意味着它这种布尔乔亚意识形态;符号学的方法,那是很典型的,它的都是用什么语言分析,就是符号游戏。我要说的就是它不是哲学,it's not, 因为它没有本体论。它这个4很简单,就是它没有世界观,没有本体论。
它也不是心理学,它不依赖某种认识论基础(认识论4)。我如果说的话,它是一种心理学发生机制。精神分析是心理发生机制,就是比心理学更原初。然后它实际上它不想做变成一种学,甚至我们说精神分析本身不是个学,没有精神分析学这种东西。精神分析就是精神分析,它这个分析活动、它是个实践,准政治性的实践。
这个是经典精神分析。我们会在3-4-4-4 ,当晚期拉康第二次呼喊口号说回到弗洛伊德的时候,他其实回到的不是弗洛伊德,他回到的是马克思,一个彻底结构主义化了的一个马克思,但是问题就是说……也就回到的是一种爱欲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短路的一种状态。
在精神分析这里,它是一种准-政治活动、准-政治性的,所以它是3字头。它还是一种半理论性的活动,半理论、半实践的一个活动,它不能算是4字头的。但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也说了三大发现:达尔文、弗洛伊德……但达尔文那个体系,我不算在这个……它不是3字头的。弗洛伊德体系是3字头的,因为提出了……力比多、id 。
libido 的话就是齐泽克一直说的那层膜一样的东西,就是在,介于……
拉康的术语里面,把它叫做那个膜。力比多是一个剩余性的东西。力比多本身不存在,它是个剩余性的东西,剩余。它是本我、它不符号化的。但是力比多代表一种符号学运动,它代表符号系统的运动的一个特点、符号系统的一个运动方式。
而且我们就活在了力比多当中。我们活在,作为Id,我们存在着。(Id—libido)这是主体最深的根基,也可以看成是主体的深刻的根基,甚至可以说它的生存论的根基。
然后他不设本体论的。这个本体论,你是观念论者,没问题;你是个实在论者,没问题;就是科学实在论者都没问题,不妨碍你去用精神分析的方式。你是个什么超验主义者,没问题;什么象征主义者,没问题;荣格这种都没问题,弗洛姆这种都没问题,你甚至就是个现象学家,也有精神分析的诠释学。你甚至你可以是个现象学学家,it doesn't matter 。它这个本体论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是个哲学家,也可以是个科学家,或者怎么样都可以,因为它用的是符号学差异原理、差异原则。
场域论上,自然nature vs 文明civilization ,用力比多libido作为调和中介。
所以我甚至可以说精神分析它是一种动物学,就是你们知道,就是说心理学一开始发展起来是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一开始是从动物心理学那边发展开来的,动物行为学和动物心理学,一开始不用人的、用动物的。它当然有种族主义背景,然后作为犹太人……
经典的精神分析,它是可以说是实验、一种实验心理学,它不把人当人,就是它没有人道主义化,是这么简单的。它没有人道主义化,所以弗洛姆那种蛇皮玩意儿也是最挫的,你说神秘主义化,像荣格那种还可以;弗洛姆那种人道主义化的,“爱”呀什么这种东西,这种精神分析是最垃圾、最挫的,因为经典精神分析的底色就不把人当人的。人看成是一种符号学动物,甚至我说的更恰切的,甚至把人看成一种符号学植物。
人是一种符号性的植物,人甚至都不是动物心理学里面管的,就是说精神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植物学,我觉得。这个植物是住在哪里的?是住在符号系统里面的,或者说住在象征系统里面,symbolic system 用拉康的术语,它住在象征系统里面、象征体系里面。这个植物学,然后就是研究这个植物学的什么根茎叶,它的这个植物的,它的形态学;还有它的一个发生学—生长的习性;还有它的生存的条件特征,就癔症就像这些扭曲什么的,就像植物长歪了或者怎么样的东西……
精神分析,它不是一个心理学的原因,是因为它是来自于“植物学”。我觉得弗洛伊德是个神经生理学家,他里面对于神经网络还有那些冲动的把握,更多的是一种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的一种把握。就是你对脑神经的把握不是动物学式的,因为这脑是不动的,里面的那个神经网络结构什么一些……
因为我不是行家,我只能说凭我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它不是个动物学。它甚至不是把人类当动物来把握,是把人类当植物来把握。它的植物网络与其说是神经系统,不如说是符号系统,它的植物的那个脉络,根茎脉络。
所以我们会联想到德勒兹的那个他批判拉康,德勒兹和Guatarri批判拉康,就是说喜欢用什么块茎、根茎,精神的那个块茎状,这个东西其实拉康那边有、晚期拉康那边有。精神分析的结束是可以有一种女性性的feminine sublimation ,这种女性化的崇高、女性性的崇高化,它和属于这边的弗洛伊德式的,那种男性masculine的那一种男性化的崇高是不一样的。这个女性化的崇高相当于等同于精神的块茎状态、圣人状态。我昨天前天讲的齐泽克里面就讲到这个东西。
我们这里还是要讲的就是这个弗洛伊德,他的场域论,自然VS文化,自然更多的应当是一种……
弗洛伊德所把握的自然是一个科学实证主义视角下的自然。他把握的自然就是科学化的把握了的自然,就是什么天气、水文、土壤什么这种,然后什么动物、植物、无机物、有机物什么这个自然。
这个自然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了的自然,人给它那个质朴化了的一个自然。人把它去……把里面的那个自然当中的那种涌动着的本体论的……这个是被人所祛魅的自然,它里面没有“歪风邪气”的一个自然,一个中和的自然。
另外是文明。文明的话则是里面充满了禁忌、各种欲望、各种享乐、痛苦这种东西,然后有各种秩序,父性的秩序、律令这些玩意。这个文明则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
那么协调这两者的就是力比多libido。在弗洛伊德里力比多代表的,他会告诉你就是说,文明当中的那个张力,实际上来自于力比多,而这种力比多是这个自然……
它没有被我们中和,没有被我们的科学实证主义所质朴化的自然的一个剩余。它会有剩余,就是一个“人当中的一个自然”,人内在的自然。这个自然它被文明看成是病态的、看成是诡异的、看成是不是自然的自然、
看成就是……
19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在当时人眼里,自然是一个随意揉捏的小宝宝、小可爱,没有性格的;而文明当中充满了爱恨情仇,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冲突什么的。你看过大时代那种剧,差不多的那种感觉。但是这个力比多当时就会把握成是“人内在的一种自然”,Id,本我。
这个东西就是人的那种爱欲的一个释放、表达这种东西,libido,我们经常说力比多经济学。
但是实际上按照我们黑格尔主义者的解读,这些东西实际上力比多就是自然,但是自然被文明给去-自然化了,自然被文明给驯服了,把它回溯性的、把它给驯服了。那么这个自然本身就具有的那种,无论在植物动物,还是在无机物有机物当中都具有那种力量,那种使结构失衡的,然后不断的涌现、生发出新结构的那种力量,力比多 就辩证性的那种否定性,这个东西可以看成是一种发生性的否定性,一种力量,它就被文明给回溯性的压抑住了。然后这个压抑的东西只能在人内在的一些特定的体验,往往是性,还有往往是梦,被你的意识的censorship,意识的审查机制给压抑住了,才能够把握到这个力比多。
如果我要说的话,Nature就代表ego(自我),Civilization代表superego(超我)。Nature是一种中和状态,一种通过ego的视野可以去安稳宁静的去把握自然界、体验自然界,这个自然是一个日常琐事或者怎么样的那种东西,就你身体那种……
本体论上是4 ,无本体论、没有本体论,就这么简单。没有本体论这个是精神分析运动的特点。
晚期拉康那边的话,我认为它是个政治计划,也是一样,晚期拉康3-4-4-4。
但是也有一帮学界的认为就是精神分析运动是不预设本体论的,没有一个固定本体论的姿态或者套路的。就是它不是个世界观,它不要建构形而上学的。这项空掉的话,意味着它不要造任何的形而上学。这个是一个多余的尝试、努力。我想齐泽克会把晚期拉康给晚期谢林化、把他观念论化,让他有观念论结构,那就是他是……
我反而觉得算了吧。我觉得目的地都是以结构主义的方式重建马克思主义,目的地都是一样的,用结构主义方式重新把握资本论,这个和阿尔都塞是一样的。但是就是说在这个由于它彻底的精神分析化的话,在这个上面(认识论)也是4。
所以你说弗洛伊德有什么本体论立场?他就是个庸俗的科学实在论者,没什么本体论立场,他没有反思,他甚至都没有抵达先验水准,但是我愿意给他三字头。因为他力比多的概念的一个把握,就是下大棋党的胜利,下大棋下赢了,下了个三字头。
或者我这样说,他的姿态在于……弗洛伊德能是三字头的姿态,在于他的一个主体性。就是说他尊重病人的那个反常状态,他能够承受这种反常状态,他不会把这个东西妖魔化,或者说把这些一些症状,女性癔症这些东西看成是……
他的那个姿态,就是说他用科学话语,或者科学话语不行的话,后面直接就用走向这个符号学,所谓的解释学。用他的解释学、用他的分析的技巧,他自己琢磨出的一套分析的技巧。
这个本体论这个4也可以写成,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写成“梦”,然后是什么“口误笔误”,就是小的过错、小的失误;然后是“症状”,最后是“升华”。如果说有本体论的话,就是这四个。因为这四个在弗洛伊德那边就是道出真相的,tell the truth。它是用来道出真相的。
认识论上也是4 ,同样它没有啥认识论。我这边要说一下“升华”这个。上面三个都可以看出来,很明显它是会有躯体性的症状,或者比如说是会有一些口误,或者会做梦,梦直接表明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就是无意识。我不认为无意识可以被看成是有本体论地位的。no。
这里的升华的话是男性主义的升华,就是弗洛伊德那个升华是个蛇皮升华。升华本身也是滑到那个无意识里面去了,升华它最后起作用也是就是相当于是……癔症化,然后再升华,然后滑到遇到……就是陷身其中了、意识缴械了、到那个欲望辩证法里面去循环去了。
这是个男性的升华,在弗洛伊德版本里面,升华到男权秩序里面去了。它是无意识的……就崇高化……升华应该是sublimation ,崇高化。
就是这四个是比较高级,抵达真相的,或者怎么样的,whatever 。认识论上是4,没有认识论,它没有什么知识发生学这种东西。这里的4也可以写成是无意识,但是这里的无意识就不是上面具体4种形式了。在认识论上这个无意识,就是说无意识更代表真理,它没有认识论。这个无意识它是有它自己的符号学机制的,但是这个符号学机制就是它运行的时候,就是你不能直接的,你是需要去破译的、需要分析的。所以才需要有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就是要分析里面就是由上面这些活动(梦……)带来的线索,这四种无意识的……我们都可以说症状,都可以说成症状,,它的一个符号系统内在僵局的一种协调方式或者呈现方式,你要对它加以分析。那对它加以分析都是通通是符号学,也或者说是个解释性、解释学的分析。解释学分析意味着它要循环,它要服从那个循环的机制,它最终是没有超文本的,不存在那个元文本。符号学分析的话,就是差异原理,还有共时性原理。不需要等到拉康,拉康只是指明这一点:无意识像语言一样被结构起来。只是拉康指明这一点,而且拉康还说,无意识在说话,无意识像语言一样被结构起来。所以语言有的结构,无意识都有。语言有的里面的那个阶层层级,无意识都有。
然后由于他没有自己认识论,所以我只能搂一个过来充数了,就是他的那个梦论,梦的结构、梦的发生学机制。弗洛伊德没有认识论,所以我只能用梦的发生学机制。
它主要有四个,置换displacement,凝缩,视象化,再修饰。你们如果对于这个梦的发生机制感兴趣了(自己去找),这个4可以对应这四个东西。
它基本原则是结构主义的、是有点结构主义的。然后你可以去看我编的一本书,我编、我校、所有的标题都是我加的。当然我和那个出版公司闹崩了,它没有写我的名字。《梦的心理学》dream psychology,这是一个美国人编的这本书,然后叫梦的心理学。实际上它就是弗洛伊德全集里面摘一些篇章出来,但是我觉得…… 当然它美国原书的那个篇章摘的也挺挫的,我后来给它通通了标题的,《梦的心理学》,应该是已经出版了。那边的是我和我另外一个同事杨沾,我们两个人,然后译者就这好多人,好几个,还有当时一个小朋友,就是实习生另外一个,我们几个人合力把它编出来的,它那个翻译的译者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你如果对这四个机制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阅读这本书《梦的心理学》,当然这是个基本的常识,这四个机制很简单。其实你也可以……
我们平时清醒的时候,这四个机制也要运行的。先是置换和凝缩这两个,然后这个神经冲动冲向视神经神经系统,冲向你的那个视觉脑区——它就是视象化。视象化是个剩余。之后再修饰、再把它gentrified ,把它编入那个……通过再修饰的活动,让它看着是平滑的、是结构好的。但是清醒的时候,这个机制就是需要现象学介入,你要描述清楚梦的发生学机制,其实是蛮挫的。梦境里面的那个世界不那么精细的,或者说它是很大条大块的那种状态,但是如果你是现象学介入其中的话,应该可以把梦当中的各种意向性编织出来的那个场,和我们清醒的时候所面对这个场的差别给它说清楚。我在这里没有实践啊……
弗洛伊德没有认识论,如果你要有个认识论的话,不好意思,弗洛伊德没有……这个世界本身如何表象化。我说的这个认识论这个维度,就是这个世界可以表象化,可以向主体显现的这个维度。这个显现的机制,有,他讨论过,就在跟梦有关系的那些文本里面讨论过。
最后目的论是2 ,压抑 vs 升华。它们骨子里是一个东西……(改口)不是一个东西。
压抑把它压到无意识里面去,升华,我要说的话,升华也是无意识的一个表达。来自于无意识,从无意识里面冒出来升华(sublimation),然后升华就是进到男权那个力比多经济学循环里面去了,我跟你讲,还是的。 这两个东西之间是没东西调和的,因为压抑是……就实际上背后站着个影子都是父性秩序。但是弗洛伊德把握到了理性,也就是说,超我。这个理性是大写的理性(Reason),所以我说它是超我 。18世纪开始,那个越来越有点代替华子(LORD),变成西方世界的一神教崇拜对象的那个理性,那个人性(大写的人)。 在弗洛伊德那边,它把这个人给它一分为二的拆掉了、就是它裂开了。一边是意识,一边是无意识。它会有一个父性的话语,超我——父性律令——作为一个审查机制一直在那边压抑,一直在压着你。作为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这个审查机制一直在把那些不合法的、那些乱伦的,或者那些可以会湮灭掉的那些东西,会完蛋的那些东西把它压下去,不道德的、残暴的,或者说淫荡的那些东西,都有文明来进行压抑下去。
这个被看成是一个符号系统的天然功能,无意识的一个天然功能。它有一部分审查机制、它可以去表象化,去表象化就是撤到后台来。但撤到后台之后,它那些漏的马脚、它的剩余,它还会搞出各式各样的幺蛾子,它会有症状、它会有什么口误,又会做梦。它会撤到后台,它不会消失。所以目的论上,一个就是后撤,还有一个就是跑到前台去——升华出来,通过升华sublimation /崇高化、追求绝对。
把它到一个目的论体系里面,这个目的论是个终极的追求的,极度的文明,极度的什么善啊,极度的正义,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力比多宣泄掉、升华、可以实现它,它(升华)也是无意识的一个症状性的一个表现,所以它升华崇高化本身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基本运行方式。
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就是意识本身是个中介了,它不是目的论的。意识本身这个中介不具有目的论、它不具有目的论性,所以意识不能写到这里(中间),它没有中介这两个了不起厉害的活动的。
意识能自己中介还需要精神分析吗?所以它需要做外部话语来中介它,它需要另外一个外部话语、需要精神分析来中介它。所以精神分析的位置是挺糟糕的,我觉得分析师话语按道理说不应该存在,it should not exist ,它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一个东西。分析师话语、分析话语,比如说自由联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操作,这是不可能的、it‘s impossible。
它们怎么可能让它(意识)自由联想?在弗洛伊德的框架里面,意识它并没有实现这个压抑和升华的恰当中介,所以它会病理化,由于它这里梗阻掉了。弗洛伊德把握的这两个运动,这两个符号学的就是真正的底层运动,它们之间哽住了。
意识本身就是个病理化的产物。如果没有病理化的话,那应当是人活着就是“幸甚至哉、乐以忘忧”,就是一醉、就是一醒来一生已经过掉了。由于有这种病理化,最低限度的病理化,所以才会有意识。意识是最低限度的病理化,要冒出来,最低限度的一个要冒出来。只不过它通过什么否认,通过一些升华,通过这些通过极大的一些防御性的机制,通过defence 、通过防御性的机制,使得意识作为最基本的病理化
……意识本身就是病理化、就是符号系统/精神系统最基本的病理化……
使得它俨然成为一个秩序了、俨然成为一个正常的一直维持在那边的东西了。所以意识并没有中介这两个东西。
我就讲到这边。
(闲聊)
无聊的时候我会翻弗洛伊德的PDF,两千多页PDF, Strachey翻译的。我们当时那个校那本书……我本来想出三本书的,《创造力和无意识》、《梦的心理学》,还有一本是什么笑话什么的,本来出三本书,最后就出了两本。第二本我不知道还没有出来。它原来的那个英译版译的很差,然后我们就去会看Strachey的那个英语版,它就两千多页,无聊的时候就可以看,然后我就会睡觉之前回头看。
然后看里面的那些例子乱七八糟的,有的是象征主义者很蛇的一些东西,楼梯代表着什么、乳房代表什么、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我不太喜欢看弗洛伊德这个东西,就那两本书编完了,看的那些东西。我小时候当然也看过什么释梦,看汉语版的翻的……不知道什么样,做的挺糟糕的……
这个3442它是经典精神分析,是个运动,It's a movement。它基本上是失败了。然后我们……我觉得有一线成功可能性的,就是说它在思想史里面能够赢得个地位的,就是拉康派的精神分析了。认知心理学这东西在我看来都是上不上台面的东西,因为它在人类智性进步上没有给出洞见,就没有给出革命性的洞见,所以我不会……
我觉得这1字头我就放到认知主义,把它放到1字头上面去了。我甚至不会给到3字头,给1字头上面去了。
好那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