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一张图,显示出大唐对疆域的管控多么强大

唐朝的巅峰时期的版图,这图算是最客观的。深红色部分是疆域,也就是有行政管辖的地区;深褐色为长期存在的势力范围;浅色为短期存在的势力范围。所谓的势力范围就是有军事存在的地方,唐朝设置了一些都护府和都督府。而没有驻扎军队,名义上册封地区,既不是疆域,也不是势力范围。

历代大一统王朝都重视对西域的管控,以强盛闻名的唐朝亦是如此。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定高昌后设西州都护府,同年九月在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大唐帝国在整个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不仅代表大唐天子都护各藩国、解决纷争、维护境内安定,还承担着防御突厥、吐蕃、大食等强敌的军事重任。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移大都护府于龟兹,并设龟兹、焉耆、于阗、疏勒等安西四镇。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唐朝为了强化对西域的控制,在加派兵力之外还建筑城池、关戍、烽燧等军事设施,将西域地区牢牢掌控。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唐代就对辽东和西域即长期管控。这些地区成为中华版图一部分是自古有之,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