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本可以更优秀

当看到《攀登者》的预告片加上又了解了一部分相关背景知识后,我提前三天预购了《攀登者》的点映场前往观看,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依靠《战狼2》与《流浪地球》成为票房保证的吴京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惊喜。

影片第一个问题是叙事节奏较为混乱。根据先行预告片,我们已经得知影片主要剧情是中国登山队1975年登顶珠峰并且成功测量珠峰准确高度的故事,基本是一个半纪录片式的电影,但是导演却在其中穿插了一些意义不明的感情戏导致叙事节奏混乱。影片是以方五洲的回忆开始,镜头回到了中国1960年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时候。

这一段剧情的拍摄是非常成功的,方五洲的以身为梯,曲松林赤脚登顶的镜头让剧情达到了一个高潮。但是在影片开始就达到高潮,后续剧情却开始平淡,作为观众我想看到的是后面如何二次登顶珠峰的故事,但是后续剧情却是方五洲与徐缨的一段缠绵爱情。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登山队集训与第二阶梯的剧情衔接处。集训部分的剧情本来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登山队员过硬的综合素质与新生代登山队员的努力拼搏,却又强行插入了李国梁与黑牡丹的缠绵爱情;到达第二阶梯,快要完成登顶珠峰任务的方五洲却在通过步话机跟自己的心上人徐缨唠嗑,

作为一个严肃题材的献礼电影,强行插入爱情剧情总会让人有一种出戏感,好比你正在上历史课,老师讲到松坡将军蔡锷拉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结果下一分钟老师开始讲起了蔡锷与小凤仙的花边往事,不得不说这样给人的观影体验是非常差的。
第二个问题在于部分人物行动安排的不合理。首当其冲的就是曲松林这个人物。作为不畏艰险以赤脚登顶珠峰的英雄,却纠结着丢失摄影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的事而耿耿于怀,甚至在指挥后续的登山行动时一度意气用事,导致队员的牺牲。而后续曲松林的180度大转变更是让我猝不及防。他可以为方五洲为救自己而舍弃摄影机与救命恩人方五洲起争执,在得知李国梁牺牲消息时情绪并没有起多大波动,然而在目睹李国梁的尸身并将之拉回时,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我可以认为他是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感到自责,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当他目睹了李国梁的尸身后才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怖,而对当年不顾生死救自己一命的方五洲感激涕零呢?曲松林的人设在这里产生了些许崩塌。

另一个人物则是吴京所饰演的男一号方五洲,以《战狼2》红出一片天的吴京在攀登者中真正化身成为了中国的超级英雄战狼侠。且不说影片开始在章子怡饰演的徐缨面前徒手爬锅炉的惊险操作,在后续登顶珠峰时跳过冰缝,只身扛起巨大冰柱,被雪崩淹没后还能复生的能力来看,方五洲已经真正是一个超人了。攀登者应该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所改编的故事是有史实为证的,出现这样的超人型人物,又与影片本身所格格不入。其他人物李国梁、杨光等也多少出现人物刻画问题,导致该片人物塑造成迷。

再比如杨光这一人物,胡歌饰演了青年杨光,成龙则饰演了老年杨光,这一人物在我看来是致敬无腿英雄夏伯渝,但是导演安排的剧情戏份又较少,很难让对背景知识了解不多的观众难以理解,那么这一人物的安排就显得鸡肋而且占据时间。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想要表达的思想过多却导致了整个影片内核不明晰。其实选取其中一部分,讲好一队人最终登顶珠峰的故事,将登山过程的镜头多安排一些,将主要时间放在讲“攀登”这一过程上,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终过多的元素与内容的混杂使得影片出现了种种问题。

最终结果就是,《攀登者》果然如各界预测的那样,导演成为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并且真的某种意义上毁了这样一个绝好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