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盛开的昆明2023[7-4]

吃完乐事薯片,喝口饮料,是时候赶路。桃花,菜地,小房子,或许这符合挺多人对周末田园生活的想象。后来据朋友说这里很火爆,搭帐篷还有人过来收场地费.....也行了,花那么些功夫开这么块地,是时候收获了。

从沙朗过来山上很多花,现在回沙朗不用翻山就能下挺长一段坡。

昆淌武高速就在旁边,大概看了一眼,这高速上坡下坡的,也不算很宽,加强版的轿子雪山旅游专线,那么多年修好不容易。各种不同颜色的花,距离远了我也分不清是樱花或其他品种。

这边大概是高速路出入口,还在修,但估计过不了太久就完工。

骑车过桥往下看,双向六车道,车飞速驶过。感觉就昆曲高速很宽,云南其他高速路大概就这规格。

高速路出入口,在这开个口能照顾周围不少村子呢。

路边挺多堆石头,骑车要小心。让大车先过,会安全很多。

一路花开,目前没下雨,今天风景不错。

迎春花,开得还可以,感觉二十年前还多见,现在少很多了。

墙边这不知道是什么花,看起来很霸气。

往前走不远就是沙朗,还能去马蜂岩,围栏后不少花。

这应该是海棠,也挺美的。

沙朗到了,我导航是往陡坡方向走,打算今天把陡坡村的樱花也看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有点贪心,现在还体现不出来。
左转稍微上点坡就能回到昆明,会轻松挺多。

直走,之前以为沙朗这边路不通。

往垃圾桶方向继续走,古驿道从未去过,下次有机会再去吧.....沙朗温泉和朋友来过一次,看了感觉一般就没去。

白族风格的建筑,这还有个学校。

导航提示前面有个路口右转岔口,但我看直走不远有文创园,就进去看看,这地方不简单,以前看其他骑友来过。本打算专程去找,没想到这一下就遇上。
云南日报战备印刷厂,很有历史。

停单车,旁边就有个石头水槽洗手,做得还不错。

这边有餐馆,还有酱菜厂。可惜不是吃饭时间,我又从不吃酱菜......就看博物馆好了。

长征也路过这地方,那算是重要革命教育基地了。

大山脚下的红五星老厂房,一看就很有味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

1932年德国运来的大型纸张切割机,漂亮。

按介绍看,战备基地原址在西游洞内,西游洞我还没去过,但周围那么多山,当年还真不好被发现呢。
仔细听,这个场馆讲解做得非常好,就跟随讲解录音参观展馆,时间安排的恰到好处,一路可以看的很完整详细。

烫金机简介,球拍标志算是几代人的回忆。

记忆中以前院子里的印刷厂见过类似的机器,后来昆八中印刷厂也有类似的老机器,有时候印的卷纸都有浓浓汽油味,太有怀旧感,估计全昆明独一份。

球拍上的地球,硬抄本,猪肝色封边蓝色面,感觉自己家里有这么一本,但是再也找不到了。

这本保存的还行,感觉有使用痕迹,不知道里面会记录什么。

印刷厂这些机子看一眼都是五大三粗,运转起来动静大呢。小时候院子里有印刷厂,最爱去看,工人师傅还给过我几个小轴承玩呢,可惜那些小轴承在我后来拆到些进口轴承后嫌弃的扔掉了。

印刷厂难得的一台保存至今的国产设备。

1972年上海产,看保存状况一般般。

雕板印刷机还没见过,更别说这切割雕版的机子。

挺精致小巧的一台。

如果是薄薄的铅板或锌板会很好切,另一种形态的雕版切割机。

看起来很简单的设备也是德国进口的。

还没熔化的铅块或锌块,这一块应该挺重。

这台机看起来很新,不知道是啥作用。

压膜机,类似于现在的过塑。

非常扎实的铸铁机架,两个大螺母,这机器压膜是啥效果我很好奇,那么大力压本子就很大象踩小鸡。

四挡指针,或许指示机器工作状态。

小型纸张切割机。

也是极其结实的机架,说这是切钢板的我都信。

老电机圆鼓鼓的造型我很喜欢。

德国原产,看序列号当年造了不少呢。

铸字机,铅字要做出来还需要铜模具。

这些铜字就是正方向,按我的经验铜其实比较容易和铅或锌焊在一起,铸字的时候或许有其他添加呢。

铅字其实算是合金做的,具体配方不知道。小时候还化过几个印刷厂捡来的字做落地响。

也是看着特别结实,很有机床感。

咸阳产的,也算是这展馆里难得的国产设备。

手柄位置不同来调转速,图片手柄角度结合罗马数字来判断档位。

以前印刷是真不容易,现在打印机是真的方便。

这边大概是排版工段,还放了不少维护保养机器的工具。

铜字和模具。

这台铸字机似乎简化了结构,皮带塔轮变速。没有齿轮变速方便换挡,但噪音会小一点.....这些机器不动起来感觉差了很多味道,时间长了也都废铁。

不太看得出它的动作方式,现场也没有录像或动画展示,有点可惜。

这台似乎也是切割机。

各种铜字。

云南日报,展馆里的都是大事件。

中缅问题解决,红河州的铜矿估计早挖光了。

柜子里的铜字。

铜字排列检索也有讲究,按新华字典部首检字法来存放。

做工非常细致。

朝鲜战争,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三日。

一九八一年,还能看党的失误。

这台设备看着像织布机,具体功能没看出来。

这台应该也是印刷机,看见中间夹纸的大滚筒了。

Polygraph Automat这家厂不知道还在不在,网上查的结果差挺多。这些老进口设备真是有种精致和高级的感觉

似乎是打字机

中文打字机,这个小黄鱼上还能买到,看使用视频是真不方便。

比较现代的英文打字机

各种票据的印版。

比较古老的印刷品。

05年的云南日报,一脉相传的4个字。

作文,这种本子以前还用过,瞬间回忆起很多神奇事。

这柜子里仔细看,有不少曾经用过的本子。

这些门扣或许是周围村子里收来的。

印刷厂的算盘和单据。

或许是厂里人自己修设备买的行程开关。

三五挂钟,这个比较经典,小黄鱼上也能找到,家里用受不了那滴答声,报时声音也非常响亮。

手风琴,感觉老一辈会玩这个的比较多。

下篇继续。
图/文————ProfessorL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