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间与意识

2023-08-02 01:28 作者:若有若无的风  | 我要投稿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一期中我将牛顿力学体系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体系对于能量的表达与他们原来表达之间的差异,即物体的速度都视为远小于光速或者物体的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我将这两个情况故意混淆了,是为了带出另一个假设: 在牛顿力学体系中,当物体的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Ek=mv²/2就会出现一个物体接近于Ek=mc²/2,即也就是说物体此时的动能和质能对于物体整个系统而言是相等的。在相对论中表达为静质量和动质量的相等,宇宙中一定存在这种粒子。 爱因斯坦曾说,时间是并不存在的,人类的错觉。那么我们继续沿着这条路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追根问底,看时间是如何被意识到的,以及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人类会抽象出时间概念,时间意识在人类意识中的地位。 读过《相对论》的读者或者接受过科普的读者们知道,在原质能方程中,爱因斯坦并没有刻意提及能量,而是更多的提到质量。

通过极值法,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提高,物体的质量在减小,也就是说物体运动意味着质量的损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知宇宙物质的自然速度是以粒子尺度为代价的。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知,对于任意物体而言,只要它处在绝对静止和绝对光速情况下,那么它就没有始终。而实际中的现实世界,我们能够肉眼可见或者通过仪器观察到的物体,却永远处在上述条件之间,那么物体就一定随时在消逝。质量的变化恰恰就是时间的反应,它是人可以察觉到的,这就是时间意识的根源。时间意识对于生命而言,是所有意识的核心,可以指导生命的存在(内在含义就是:运动是意识的根源。而自然界中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体,那么唯心和唯物都是理解世界体验世界的不同表达,并没有谁是第一质的议论意义,并且它们还是共生关系。)。那时的人们没有显微镜,望远镜,但依旧凭借自己的认识和进步,跨出了人类的第一步——时间意识。 动物们的按时饮食行为等并不意味着它们意识到了时间,它们只是凭借宇宙自然规律去做的,只是生命相比一般物质具有了一定的个体独立性,它们依旧按照宇宙规律行事,竭尽所能去维持生命的存在。而且还有一点事实就是地球生命中动物只占整个生物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其他如古生物细菌,植物,病毒,原生生物,它们并不能够体会到时间的存在。人类古代的计时器有滴水法和沙漏法,日晷法,圭表法,这些计时方法在天文学上帮助人类建立起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宇宙观念,并且开始利用宇宙规律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对于非生命体而言,时间的存在并没有意义,只是纯粹的物质循环。 因此时间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它既帮助人们可以尽可能获得生命的延续而努力,同时又使得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时间存在的理智,如过度劳动,过度贪求,过度纵欲,过度饮食,并且还形成了强烈的内部冲突,完全忘记了生命的存在意义,反而过度去追求了身外之物。而其他多数生物并不存在时间意识,它们只是按照宇宙规律自行运转,和其他石头并无区别,否则必定会发展出高级文明。 为什么人会害怕孤独?因为多数人在离开了人类世界的言语,就会以为自己死了。他们在空虚之中寻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因而不得不去面对大千世界。 为什么生物会进食? 我认为这和河水向下流动一样自然,只是生命在整个宇宙运行中得到了一定的主动性。就像地球形成之后,它虽然还绕着太阳转,但它自身已经可以对自身的存在体产生巨大影响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老子提出的“道”。很多人可能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人文哲学,并不是自然哲学。这种误解的出现正常的,因为文中大篇关注到社会和生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但实际上老子是通过宇宙自然永恒规律的阐释来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这对于生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人类这种高级生物,更加不可忽视。现代科学文化体系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先进的技术总是被用来相向而行的威胁,而非保护生命自身。这就是科学伦理的错乱。我们很难想象给一个无知的婴儿一个原子弹发射按钮会怎么样,而人类当前的文明现状就是如此幼稚。如果技术的应用没有足够的社会基础,科学技术失去对事物发展伦理的限制,那么人类将逝去的是所有的历史,而宇宙并无一失。 (下期将说明时间与空间,并且真空的现实特征和意义)

时间与意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