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批判性思维

2023-08-12 19:20 作者:竹筱叶殇  | 我要投稿

思维固化

是当代人显而易见的特征,我们的教育场所

学校、家庭

日常所关心注重的事物中都不包括对

批判性思维

价值的关注,这也就导致了大多数人的思维本身存在着众多

问题

,例如

成见、偏见、概念错误

这些都被

思维固化

涵盖在内,如果想要改变

思维固化

那么就得学习并拥有

批判性思维

首先我们需要将三个方向的思维整合在一起,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实用主义

三者需要相辅相成,其意义分别是

看清事物本来面貌,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采取有效手段达成目标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水平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知,

思维层次

可以分为

三层,

这三层都围绕着两个字

自省

,想要学习

批判性思维

,第一步就是要学着

自我

批判

这样才能以更加

客观

的立场去

批判

他人

第一层也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水准,

无反省

,这处于较低层次的思维,此类人常常依靠直觉决定事物,对于个人选择无理由信任,也就是

自我蒙蔽性

第二层的人数则就相对较少了,属于高级层次,

选择性反省

,当然是自发性的反省,这类人在

诡辩

方面有些技巧

第三层也就是最高层次,这类人被称为真正的

批判性思维者

,主要体现为

反省外显化

,其含义可表示为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自身,同时在明确会对自身造成影响时,也毫不犹豫的将自身错误提出来并进行

自我

批判

批判性思维

还需要掌握

公允

的思想,这也是高低境界的门槛之一,人们常常认为

批判性思维

是一种贬低对方思维,指出观点漏洞以此来将自己表现得能思善辩,这是一种错误的

定义

批判者

批判

对方观点时的确会指出对方观点的纰漏,但这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的观点更加

完善

或者说更具有

说服力

两个具有

高境界

批判性思维

的人在讨论

主观性话题

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并让对方推崇自己的观点。而是双方共同指出对方观点的

问题

,并吸收对方观点的

思想

,以此来

完善

或者说

融合

观点,从而获得一个双方共同认同的

真理

低境界

批判性思维

的人能看到对方观点的错误,但也仅仅是看到罢了,他们常常指出对方观点的错误,却不提出

解决方案

,同时他们允许自己

批判

他人的观点,却不认同他人

批判

自己的观点,这也就是

公允

思想的缺失

我们可以将观点分化为两种,一是我们

喜欢并认同

的观点,二是我们

讨厌且不认同

的观点,常人倾向于贬低与之相冲的观点,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具有

说服力

,但实际上一个观点如果足够客观,那它就能做到

不证自明

,所以在面对不同观点时,第一步就是了解对方观点的

合理性

,而后才是找到

纰漏

,这就是

公允

亦可称为

公正性

想要成为

批判性思维者

则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这也是迈向其最

根本

以及

主要

的几点:

认知谦逊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

无知

,由于我们天生的

自我中心性

,这使得我们不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的

局限性

,其导致的结果是在面对一些非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也会选择提出自己的

观点

,这也是俗语中的不懂装懂,是

认知谦逊

的反面,

自负

。而具有

认知谦逊

的人对观点会很

敏感

,让我们更能注意到自己观点中的

偏差、成见

,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假装自己

学识渊博

认知勇气

,这需要我们面对

不同观点

以及

荒谬事实

时,能够勇敢接受。例如一个有神论者和一个无神论者,双方都认为对方的观点有误,由此不能心平气和的看待对方观点,甚至恐惧。这就是

认知勇气

的反面

认知怯懦

,造成其的原因是

情绪化认同信念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得具备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

言论

换位思考

,也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

立场

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提出此类

观点

,它的反面就是

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

,这会让我们将自我的得失放在

第一位

,对于他人的观点只看到了与自己的

不同

,却没考虑到为什么

不同

,学会

换位思考

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

思考问题

,在

批判

他人观点时也能理解对方的

苦衷

认知一致

,这需要提到一个词

标准

,对自己与他人都要持相同严格程度的

标准

,正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

认知一致

的反面就是

认知虚伪性

,它的表现形式是自己对他人施加一个

标准

,自己却不遵守这个

标准

,按如今的网络用语又称

双标

,所以我们要做到

言行一致

,只有自身做好榜样,才能让双方的讨论更加接近于

实际

认知坚毅

,这与第二点中的

认知勇气

类似,在进行某种任务时,会有

阻碍

,而具有

认知坚毅

批判者

会毫不犹豫的继续,在面对

复杂化

的问题时尽管不能第一时间想到

解决方案

,但能坚持的走下去,

认知坚毅

的反面是

认知惰性

,在面临

阻碍

时第一时间选择放弃,或者发表己见,如双方是

不同主义者

,你却因为了解对方

主义

太过麻烦,选择以自己的

主观想法

评价或者

逃避

信赖推理

,就是通过个人的

主观

客观

推理

,来判别一些

信念、主义

或者

态度

的好坏,但它具有两个反面,一是

过度信赖

,例如我不加

批判

的信赖

资本主义

,或者我盲目的信赖

邪教

,这都是

过度信赖

或者说

盲目信赖

的体现。二是

怀疑推理

,它的体现是以自我为

中心

,缺少

理论支持

,导致观点以及想法上的

纰漏

,但在一定情况下,这类

作风

是正确的

最后让我们谈谈

思维自主

,这就是要我们成为一个

独立的思考者

思维自主

加上

批判思维

需要我们将

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

达到完美结合,它的反面就是

思维从众

,也就是网络中的

跟风

现象,盲目的接受他人的观点。在

批判

他人观点时,我们首先用到的就是

主观与感性

,站在自己的角度

解析

对错,再而通过

客观与理性

去反驳对方观点,在这期间我们需要用到

第三人视角

也就是

第三人称

,将自己与对方看做是一类人,同时以

路人

或者说是

不相关者

的思维去评判双方观点的

相同点

以及

不同点

,而后以自身的角度去

批判

参考文献:思辨与立场

论批判性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