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Q正传》读后感

2023-06-16 22:39 作者:Obiviatepas  | 我要投稿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给主角阿Q这个名字而不是张三,李四?在我看来称他为阿Q 一方面是将阿Q 这一人物抽象化了, 从而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提取出来融入到这一抽象化的人物中。另一方面与文中的小D相呼应,而小D与阿Q各方面的相似性体现出他们二人互为镜子,共同展现出当时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由此“精神胜利法”不仅仅是阿Q潜藏在性格中的恶鬼, 还是藏在近代乃至当代中国国民心头的恶鬼这一道理就显而易见了。

            阿Q是饱受封建礼教荼毒,肉体和精神上都饱受压迫,极具悲剧性的中国国民的集合体。那么阿Q身上最为突出的是什么呢?

            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伴随了阿Q的一生,自己头上的癞疮疤被别人取笑,他会说“你还不配…”, 并 且 这 时候他头上的癞疮疤俨然已经是高尚的光荣的了。未庄的闲人拿他的癞头疮撩他, 他的 怒目主义 无效后, 双方打架虽然在表面上阿Q被打败了,被人揪住辫子去撞壁,但是阿Q心里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说自己是虫豸却依然被人抓住去碰头,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去那个“自轻自贱”,他颇为自己的“第一”感到荣耀。他在赌博后赢的一堆很白很亮的洋钱被人拿去了,为了缓解自己失败的苦痛,他用力连抽自己的耳光,后 来 觉得像 是 自己在打别人一样舒爽。在被庄里鼎鼎有名的赵太爷打后,觉得自己也因此出了名,作了  赵太爷 的父亲,大家  都格外尊敬他,  因此得意了许多年。假洋鬼子揍了自己,觉得像是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终于了了,顿觉轻松许多。甚至在临死之前画押,羞愧于自己的圆圈画的不是很圆,最后安慰自己“孙子才画的很圆的圆圈呢”。

         那么这样一种看似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什么会成为国民的劣根性,招致鲁迅先生的批判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关系,阿Q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员混个温饱便是极大的成功,那么当他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等高层次人士相比时 必然 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现实中阿Q这样的牛马人士想要赶超赵太爷这样的大人物就别想了,因此阿Q便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在精神世界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精神胜利法”应运而生,除此之外阿Q还在现实中欺凌比他更为弱小的人并以此获取他在精神世界难以获取的快乐。这便是阿Q的生活哲学,也是封建体制下底层国民的生活哲学。

         阿Q的“革命”是充满投机的革命。正是在  “精神胜利法”  这样的生活哲学的指导下, 才会 有“阿Q” 这样闹革命的胆子没有,但打着革命的幌子赚钱的胆子大大滴有的人出现,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它没有改变 国民劣根性泛滥的情况,而跟这样一群封建虫豸在一起是搞不好革命的。

          阿Q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便认为革命便是造反,所以一项深恶痛绝;但自从见到风光无限的举人老爷也要避革命党的锋芒,未庄的一种鸟男女闻革命便慌张不已,从此便产生了快意,进而要支持革命党了。在阿Q眼里“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什么的都是虚的,闹革命能挣钱娶老婆,能报复赵太爷,假洋鬼子这样的“前辈”才是实的!这些虫豸们闹革命不过是想把赵太爷这样的既得利益者拉下来,从而让自己爬上剥削者的“宝座”。



《阿Q正传》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