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期母钱以及宋代母钱的认知,up有话要说
在之前,我写过几篇关于宋代/早期母钱文章,并有部分粉丝对我进行了询问,然而发现在钱币圈中有大量的人对宋代母钱有着一些错误的认知,在这里我将要说一下那些错误。
首先,母钱这个钱币,它是用来铸造翻砂子钱的。何为子钱?也就是这枚母钱翻砂铸造出来的钱币。举个例子,按照铸造级次来说,一枚雕母翻砂铸造出来一枚母钱,这枚雕母就是这枚母钱的母钱,这枚母钱就是这枚雕母的子钱。而很多玩家却错误的认知子钱,在这里我要将错误修正一下。

母钱作为一个翻砂铸造形用钱的钱币来说,它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存世量。当然,也并没有那么少,肯定要比一些高级别的母钱雕母样钱之类存世更多,但也没那么多。up所认为的母钱标准十分高,目前圈内的大多数母钱up都不能认同,且很多盒子里的母钱up也及不认同。
以下两张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有些玩家们认为的母钱。



他们对母钱有着一些错误的认知。母钱是用来翻砂铸造子钱的,其一些标准必须要达到能够翻砂使用的效果。
其后,讲讲母钱翻砂出的子钱。

子钱通过母钱铸造出来之后是会缩水的,up曾经计算过缩水率,结果各不相同,25.5mm的母钱翻砂出来的子钱大概在24.8-25左右,31.5mm的母钱铸造出来的子钱大概在30.7mm左右,37.2mm的母钱铸造出来的子钱大概在35.8mm左右,这个数据也可以作为你们对比子母钱的一个方法。
一枚母钱,若是寻找子钱的话,必要具有的先是数据性。

首先,我们确定这枚母钱的确是用来翻砂铸造钱币的母钱,其次,我们找这枚母钱的子钱的话,就要开始从这枚母钱的版开始寻找。举例:一枚崇宁重宝为广郭类,那么我们就要开始从广郭类版别开始下手寻找,找到确定版后,我们要开始仔细观察这枚母钱的突出点,例如地章上的一个小坑,字上的一个小缺,或是内郭上的一些小特征之类。找到特征后,我们便可以开始从同版钱币上入手,寻找相同的突出点,便可以慢慢的去寻找这枚母钱的子钱了。
关于母钱的一个特征和一个定义,圈内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其实这个母钱的定义在圈内一些过手早期母钱非常多的人士当中已经有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了,只不过这个定义无法被形容,即使形容出来新人也无法理解,我试图向那些新人形容过,结果却被他们反误会错了意思,自此之后我便再也没有形容过。这个东西只能你自己理解,并不能口头表达与概括。
最后再说一句:如何确定这枚母钱是一个母钱呢?
最简单的办法:找一个专门玩这个的人看。
记得三连哦,up想恰饭了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