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纪——炎帝子女系列精编故事 13 琴 友

离开帝女瑶营帐,吴回总觉得心神不宁,不知不觉间竟然走到了营外数里的密林之中。树林静谧,吴回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星虚之秋,由于大火星远离的原因,吸入的空气也变得冰凉。吴回似乎没有被冰凉的空气影响,他气息绵长,一呼一吸之间吴回觉得秋日的天地间似乎少了些什么。
突然,“啪”的一声,吴回一拍手,自言自语道:“秋日的晴空格外的安静呀,这些日子只盯着阿瑶了,琴便荒废许久了。我道今日秋风怎生如此羞赧,林间沙沙的曲调都消失不见。看来这是有意提醒我,以‘静’去撩拨我的心弦,让我随他和奏一曲呢。也罢,今日难得清闲,我便陪你抚琴一曲。”
话音未落,只听得原本静谧的林间竟然传来一阵掌声。吴回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未见人影,只听见一清朗的声音传来,“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劝自己弹琴的人,有意思,有意思。”
话音刚落,只见一位看似瘦弱的中年男子从树后现身。男子一身淡绿色的袍子,瘦弱的身躯上挂着这副袍子,似乎一阵风都能连人带袍一起吹走。就是如此孱弱的一个人,他周身却散发出无比坚强与倔强的气息,因为气息的缘故,恍惚间似能看到一个强大的巨人立于面前。男子精瘦的脸上蓄着一撮山羊胡子,胡子修剪的十分整齐,这样反而衬出男子脸型的干瘦,虽然干瘦,但却不病态,那脸上让人看到的是岁月雕刻出的无比坚强。男子眼睛不大,精光内敛,似沉淀着些许时间的故事。
吴回打量着男人,总感觉这气息十分熟悉,但却讲不出来为何如此熟悉,于是便被男子独特的气息深深吸引了,一时间也忘记了询问对方的来历。
男子见吴回没有反应,哈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家伙是吴回吧,老姜的这几个孩子中我果然还是最喜欢你。这些年不见,没想到都长这么大了,都是个大孩子了。琴弹的怎么样了,还要不要我再教教你呀?”
此话一出,吴回脑子“嗡”了一声,浑身像被雷击了一般,一个机灵。听到“要不要我再教教你呀。”吴回所有的感觉就都回来了,难怪这人的感觉如此的熟悉,原来这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吴回的七弦琴老师,也是炎帝最好的挚友——刑天!
刑天看吴回仍是呆呆的,索性向前走了两步,张开双手,说道:“你小子这么久没有见到我,现在见到我也不欢迎我一下。”
这话一出,吴回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向前跑了几步,给了刑天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才缓缓开口道:“老师,好久不见!这些年,学生好想你!”
一这句话,吴回思绪一下就被带到了从前。小时候的吴回因为羸弱不堪,总是被炎帝训斥。因为前有强壮、听话的大哥朱明,后有乖巧可爱的妹妹帝女名,炎帝总是看不惯这个连斧头都拿不起的小儿子。就算吴回十分聪明,经常给出一些讨巧的点子,或者做出一些精巧的物件,这些都无法得到炎帝的认可。
炎帝认为部落里的男子自幼就该学会担起更多的责任,因为炎帝的部落是一个庞大的群落,不似大部分中州的小部落是母系氏族。炎帝的整个氏族包含了姜氏氏族、羌氏氏族、夙沙氏族、九黎部族等数十个西北部族,之所以能包含如此多的氏族,让炎帝氏族称霸西北,最要感谢的还是大皞神帝,那最初的火种的传承从长明国传出,让炎帝氏族一族的名号沿用至今。虽说原本这个巨大的部族也是母系氏族,但因为中州的西北生存环境恶劣,恶兽遍地。长此以往,男性对于部落的贡献逐渐增大,所以他们在部族中的地位也渐渐提高。经过时间的检验,氏族女性退居到二线,就这样第一任男性部落族长终于上任,从此炎帝氏族的母系氏族观念也就被渐渐淡忘。第一任姜氏首领,姜承称王后,带着火种回到部落,从此以后,改号为炎帝,部族统称炎帝氏族。于是自帝承开始,炎帝氏族就要求男性要足够的强壮,这样才能对抗天灾,更好的带领部族生活下去。
吴回作为“异类”总想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他想去证明,就算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男孩也有存在的意义。在那个男子劈柴打猎,女子生育纺织的时代,怎么能接受吴回这种人的存在。所以,小时候身边的同龄人总是嘲笑他,让他去学习女工,做个女孩子好了,可是他又不能生育,好像做个“假女孩儿”都没用。一般这番话后,身边的同龄人都会发出大笑,相反吴回只能蹲在角落里哭泣。吴回每次难过时都想去寻找母亲诉苦,可是母亲听桑妖的反应每次几乎都一样。每一次,吴回心中的委屈与苦水,还未对母亲说完时,只要看到朱明推门回家,母亲就会草草的安慰下吴回,马上转身去关心朱明。若是朱明没有回家,母亲的教育也是如出一辙,她总说:吴回要坚强,不要对别人展示自己软弱的一面,就算是自己的母亲也不行。直到最后,吴回决定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连同快乐与悲伤,一同封锁起来。听桑妖这样对待吴回,倒不是讨厌他,而是听桑妖来自这个大荒世界更大国家——华胥国,那个强者林立的国度,不相信眼泪,软弱的结果可能就是任由别人将你推向深渊。她想让自己的儿子都能成为一个强者,当然这也是在尽心尽力的为她所爱的人培养继承者。
等长大一点,吴回不是没尝试过学武,练习力量,可是他似乎天生就无法变得强壮,别人练一天学会的,他练一个月也无法掌握精髓。炎帝给他换过很多厉害的师傅,但结果都是师傅叹着气、摇着头离开了。吴回这次打算彻底的放弃自己了,他每日窝在屋子里,定点吃饭,定点睡觉。无论是母亲的呼唤,父亲的责备,所有的声音他都充耳不闻。他想让大家当做没有他这个丢脸的孩子、兄弟,他们过着自己幸福得生活就好了,而吴回自己想着能悄悄的活着就行了,这样就不会打扰到任何人。可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那个人就是刑天。
刑天第一次出现也是在星虚之秋,帝来已经教会部众种植五谷。那一年是第一年收获,也是秋日第一次被金黄色给淹没。整个氏族都沉浸在丰收与欢乐的海洋中,只有吴回一个人安静的呆在房间里。本以为又是平静的一天,可是突然不知从何出传来了“叮”的一声,这一声打开了吴回新世界的大门。他永远忘不了那天,在一声音符过后,一个接一个的音符跳跃着进入了吴回耳中。吴回每听到一个音符,那枯萎的心都像被淋上了甘露。一曲奏罢,吴回那原本封锁的内心,也被心中那棵树苗撑开。
吴回躺着床上等着那美妙的乐曲再度响起,可是久等还是没有,吴回内心有些焦急。最终,他再也等不住了,吴回主动踏出房门,去寻找那些音符的主人。刚一出门吴回还有些不适应,阳光、空气、风都显得这么陌生。可是他顾不得这么多,就算拖着久未运动的身体,他仍要跑起来。吴回跑着跑着,觉得他此时想要寻找的不是音符,而是他自己存在的意义。找到了他就找到了他存在的意义,若是错过了,可能就一辈子都不会有了。
寻遍整个部落,他都找不到。就在他气喘吁吁的伏在地面上要绝望时,那声音又响起了。这次音调轻快,一解吴回身体上的疲乏。吴回跌跌撞撞的站了起来,顺着音乐传来的方向就走了过去。等走到声音的尽头,他才发现这音乐的出处不在别处,竟然来自炎帝的屋内。

那一瞬间,吴回原本萌发希望的内心,差点又彻底熄灭。但吴回扔不想放弃,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推门走进了炎帝的屋内。
一进屋音乐戛然而止,屋内有两人,一人是自己的父亲炎帝,另一人自然就是第一次谋面的刑天。那时吴回还不认识刑天,看到演奏乐曲的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一个与自己一样文弱的男子,吴回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吴回内心的激动,在见到刑天的一瞬间爆发,他怕他不说就来不及了,全然不顾在场的父亲,吴回激动的说道:“这声音如天籁般动人,先生,我想学!”说罢,不带刑天有所反应,吴回应然跪了下来。
这是吴回内心封闭后,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一通话说完,吴回感觉内心深处的沉重减轻了许多,他闭上眼睛等待父亲的责罚,或者眼前这个‘陌生人’的拒绝。果不其然,炎帝微微发怒,但碍于客人面前,克制道:“吴回,贵客在此,快快退下,不要胡闹!”
但另吴回没想到的是,那“陌生人”竟然向着炎帝摆手,微微笑道:“无妨无妨,我见这位小兄弟,是真的对在下的拙作动容了。有缘人难寻,可否允许在下细问一二?”
见客人开口,炎帝自然无不应允。那“陌生人”扶起跪在地上的吴回,示意他坐在自己身边。见到这虚弱不堪的年轻人坐好,他还细心的将自己坐垫交于吴回,并让吴回靠在上面。等一切就绪,这“陌生人”才缓缓开口,语气轻柔,说道:“孩子,我名刑天,只是这西北天地间的一只蜉蝣,被族人抛弃,独自游走在天地间。也许上天可怜我,让我有幸遇到大皞神帝,他传我这七弦琴,与之演奏技巧。我靠着音律之间蕴含的天地规律,一点点摸索,一点点创作,然后,靠着演奏乐曲我才在这环境恶劣的西北活了下来。我没别的大本事,只会抚奏这大皞神帝传于我的七弦琴,你可是想学这琴?”

吴回眼神炽热的点了点头。
刑天见吴回如此赤诚,忍不住问道:“为何要学?”
吴回不假思索的说道:“在先生的音乐中,我找到存在的价值。”
刑天饶有兴趣的追问道:“哦?怎解。”
吴回看了看炎帝,正不知如何开口。这时,房门又被一把推开。这次进来的人是朱明,他急匆匆的对着炎帝说道:“父亲,不好了!二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炎帝见朱明如此莽撞,却未动怒,示意朱明看看身后。朱明这才看到吴回,他刚松了口气,却发现吴回身边还有一人。朱明即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礼,连忙向着刑天道歉道:“小子眼瞎,只担心弟弟的安危了,不想却搅扰了客人与父亲的谈话。”
说罢身对炎帝接着说道:“请父亲责罚!”
炎帝看向刑天,刑天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无碍。见客人无事,炎帝也摆了摆手,示意朱明起身,向朱明介绍道:“责罚就不必了,你也是担心你弟弟,可以理解,但下次再不可如此鲁莽。朱明,这是刑天先生,得大皞神帝真传的琴师,刚才响彻天地美妙乐曲就是刑天先生演奏的。刑天先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我们人类竟然能掌握自己的‘吃食’,一时开心与感慨之下,创作了这首名为‘丰收歌’的乐曲,意在庆祝五谷丰收之曲。刑天先生的乐曲可以从精神上鼓舞了大家,给大家活力与干劲。为了感谢先生,我将先生请入屋内,以后刑天先生就是我族的上宾,记住了么?”
朱明回应道:“记住了,孩儿现在就去通知部落族众,让他们不得对刑天先生无礼。”
朱明退下后,刑天想起了刚才被打断的问题。但细细想来,吴回的顾虑,朱明的地位,炎帝的雄武。这些细节在刑天脑中一过,他似乎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想明白后,刑天也不继续追问。而是转而对炎帝说道:“炎帝,这孩儿不错,我很是喜欢,可否允许在下收为小徒。见他对乐曲如此有缘,日后定能学成。这样一来可以为部落做贡献,二来也可以不让大皞神帝的七弦琴失传。”
炎帝见刑天愿意收吴回为徒,也是十分开心,可是想到吴回的脾气,不禁有些担忧,对刑天提醒道:“刑天先生,都是我疏于管教,使得我这小儿脾气有些古怪,必要的时候还请先生海涵。若是先生无法忍受,随时都可以放弃这师徒关系。加上他弱不禁风,可能不能随先生游走四方……”
刑天接过炎帝的话尾,说道:“我脾气也有些古怪,正好这小子和我胃口,说不定其他人我还不收呢。至于游走四方,还请炎帝放心,在下也有些倦了,正好想找个落脚之所。炎帝氏族受上天眷顾,谷物天降,我还想多看看这足矣改变人族历史的一刻呢。若是炎帝不嫌弃,在下就在打算在贵族中住下了。”
炎帝听到此处,哈哈一笑,说道:“求之不得。”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吴回跟着刑天,眼中的光芒也日渐明亮。那是吴回最开心的日子,每日都可以一心扑到最喜爱的音律学习上。吴回也将刑天认定为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可是刑天总说:“你父亲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这些年里,刑天也与炎帝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们交流政治、农业,甚至是统治之道。刑天也见证了帝女桑、帝女瑶的诞生,并在她们出生时,创作专属她们自己的曲子。刑天总是在星鸟之春里演奏“扶梨歌”,在星虚之秋里演奏“丰收歌”,不知何时,吴回也渐渐加入到了演奏中。等到吴回熟练掌握七弦琴后,师徒二人还时常和奏一些新创作的乐曲,人们对吴回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他们认为吴回掌握了七弦琴,就掌握了大皞神帝的真传,一旦投入演奏的吴回像是周身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吴回的地位也一举上升到“部落的精神支柱”。
只可惜美好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炎帝决定将这改变人类的创举——五谷农业,像种子一样播撒到整个中州,让中州所有的人不会再挨饿,不会再难以度过无法狩猎的“白雨季”。炎帝邀请刑天一起跟随,可是刑天却委婉的拒绝了,刑天还是想随着自己的性子,看遍中州波澜壮阔的风景。
炎帝此时已经和刑天情同手足,炎帝自然理解好兄弟的性子,也不多做挽留。二人把酒言欢直到天明,江湖路远各自珍重,有缘自会再见。
刑天孤单远去的背影,在朝阳的远端渐行渐远。而朝阳的近端炎帝氏族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也出发了。
似乎,人群中,只有那个瘦弱的吴回,偷偷哭了好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