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发言人的话外音我们懂,但王毅这趟并非为结盟,中国布局更长远

2023-02-24 10:26 作者:戎评说  | 我要投稿

王毅抵达俄罗斯访问之时,俄罗斯发言人作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态,尽管俄方的话外音我们能懂,但王毅此行并非为了和俄罗斯结盟,中方的布局更为长远。

当地时间2月21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这是王毅履新之后对俄罗斯的首访,也是中俄两国又一次沟通交流的机会。王毅主任抵达莫斯科之后,先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进行了会晤,王毅表示:“中俄关系在性质上是成熟的,坚如磐石,经得起国际风云变幻的任何考验。”而帕特鲁舍夫则指出,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仍然是俄罗斯的首要任务。从第一轮会晤双方的表述来看,中俄关系并没有受到当前国际上杂音的影响,而是继续保持着高度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王毅到访之际,有一番意味深长的评论。


在王毅抵达的前一天,佩斯科夫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先是表示,不排除王毅接下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的可能性。随后,佩斯科夫提到中俄关系时表示:“中俄关系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结盟的。”这样的表态,无疑非常容易令人联想到军事上的同盟,虽然佩斯科夫在结盟这两个字前加上了修饰语,但仍然难以掩饰佩斯科夫试图将中俄关系定义为“同盟关系”的意图。事实上,俄罗斯方面也一直都希望将中国拉入一个同盟体系当中,此前的中俄伊三国对话期间,俄方代表就曾宣称中俄伊若能结成新的“三角同盟”,将再也无惧西方集团的霸权和制裁。其言语之中,饱含希望将中国纳入同盟体系的迫切之情。


其实,俄罗斯发言人的话外音,中国是听得懂的,甚至无需俄罗斯方面说的如此露骨,中国也清楚莫斯科希望和中国结盟的意愿。但问题是,中国和俄罗斯虽然是紧密合作的伙伴,但中国不能在所有问题上都配合俄罗斯,在结盟的问题上就是如此。中方早就强调,中国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外交“三不原则”,这样的原则不容许中国加入一个军事同盟。而这一次王毅主任访问俄罗斯,目的也不是为了讨论结盟之类的问题,而是商讨如何协助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尽快推进和平,更重要的是,王毅还要和俄方讨论未来如何推进中俄更高层次的合作。相比于俄罗斯寻求和中国、伊朗结成同盟以对抗西方的战略,中国的布局更加长远,也更具战略性。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近乎无限的能源和粮食资源,属于典型的原材料供应国,资源丰富而技术能力、制造业水平不足。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制造业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工业门类和独一无二的制造业产能,但缺乏足够的能源供应。不难看出,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是互补型的,二者结合能够极大地推动彼此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维护和世界各地合作伙伴的关系,包括美国和欧洲,这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关键。中方规划的未来,是和全球各国进行合作,并规避世界上尖锐的国际冲突,通过这样的模式逐渐发展自己的实力。只有当美国的霸权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时,中国才会直接和美国进行对抗,但这样的对抗也大概率会维持在斗而不破的状态。而为了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减少外部环境的敌意和对抗性,中国不结盟的政策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中国和俄罗斯并不一样,俄罗斯和西方集团的关系已陷入普遍性的对抗,而中国和西方则是对抗与合作并存。俄罗斯希望和中国、伊朗等合作来与西方进行阵营对抗,而中国则是要和世界所有国家进行合作,而在必要的时刻限制西方的霸权行为。中国要的是通过一个全面的国际合作体系,巧妙地抵御西方的霸权压力,继续以发展为核心目标,逐渐实现自身的崛起和对美西方的反超,这样的长远布局,无疑是更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现在陷入阵营对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俄发言人的话外音我们懂,但王毅这趟并非为结盟,中国布局更长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