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我们在mad区内讨论dssq时,我们一般在讨论什么

2023-07-14 22:18 作者:卓韦  | 我要投稿

可以明确的一个点是,“dssq”的原义是“大势所趋”,在mad区内,何为大势,是个问题。如果我们根据受热程度和产率来判断,那么综漫/混剪这类mad在近几年的告诉铺展绝对称得上是“大势之源”,其加速铺展可认为是“大势所趋”。但这个假设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显然的是,当mader们开始讨论“dssq”时,我们并不认为“dssq”是一种褒义描述词,在包含广泛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认为,“dssq”大概是一种中贬义词。

就我所知,目前“dssq”可以变换为“dssqer”以指代dssq的产出者,可见“dssq”在讨论范畴内算是mad的一种特别形式,或者说是特别分类。有意思的是,“dssq”这个词本身在我已知的讨论领域内可以被用作原义,即名词“大势所趋”,以描述“dssq”的泛滥。

也就是说,目前“dssq”有两种释义和一种衍生词。两种释义分别为:大势所趋、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衍生词为“dssqer”,指代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的产出者。

现在让我们来再次修改一下第一段的假设,已知“dssq”是一种中贬义词,描述的是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什么概念与此相近?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在“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这个方向上落脚,那么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究竟几何呢?

我们在探讨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时,必须要提到的点是,关于大势所趋的自身定义是否统一。大势所趋的成语解释如下:

大势:指整个局势。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出自宋代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所以我们在“mad区大势所趋”这个概念上应该给出的确凿同义是:“mad区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显然,这并不是一个详细定义的陈述句,而是一个指代词。

就目前而言,mad区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mad区”此处指代B站mad区),是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网络社会发展而决定的,让我们来简单地进行理想主义式地推理一下:

中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加,生产力不断开发,导致网络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普及,网民基数持续增加,B站人数不断增加,在B站看动画的人随之增加,做mad的人随之增加。

中国人口数量增速降低,内卷程度日益加重,快节奏社会特征愈发明显,人们付诸至爱好的时间愈发减少,看动画的人增速减少,拥有大量素材累计的mader和有时间学成高技术力的mader数量增速减少,使用短时长动画素材的mader数量增速较以往增大且大于前者。

为符合社会现状与市场逻辑(B站播放改制前),mad区以做mad牟利的mader降低作品时长以获得流量,添加流行元素以增加热度。

先得出一个小结论,因为做mad的人(即mader)不断增加,而拥有大量素材累计的mader和有时间学成高技术力的mader数量增速减少,使用容易获得的动画素材的mader数量增速较以往增大且大于前者,所以这就是mad区的大势所趋。

以及,从mad区以做mad牟利的mader的利益最大化角度看,增大获利效益与缩短作品制作周期密不可分,作品的制作周期取决于素材使用和剪辑,素材使用最好是越容易获得越好,剪辑最好是越简单无脑且冲击视听越好,前者,铸就各种动画游戏音乐pv和动画广告在mad区以做mad牟利的mader的mad中大量被使用,后者铸就在大部分在mad区以做mad牟利的mader的mad中剪辑手法多为卡点和叠素材以制造强行的音画契合以得到视听冲击。

首先必须赞叹的是,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获利方式,这类mad在极大程度上取消了mad的艺术感和美感,转而走向了爽感,在如今快节奏社会领导下的网民眼中,是不可多得的消遣产物,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莫名的二次元自豪感和愉悦感,其大样本表现就是在此类mad评论区中的“课代表”。

可以说,这可能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民的智慧”。

好,那么当我们说完了这类mad的内容时,一定要记得与形式挂上钩。B站推荐机制以及大部分视频平台的根本推送逻辑,是利用大数据将包含相关要素的作品反复放在用户眼前持续刺激用户神经,而观众看到这些作品决策是否点进去看的第一逻辑是封面和标题,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向下,封面和标题搞得好,意味着被推送到观众面前使其点入观看的成功率越高。

好,那么有句话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历史验证的宝贵经验的反复利用在这群mader上被用得淋淋尽致,什么封面火了,用哪个,什么标题火了,用哪个,更有甚者,什么封面和标题的组合火了,用哪个。这是符合这些mader的获利逻辑的,因为流量和热度是获利的根本台阶,理论上讲,流量越多,热度越高,获利越多。这其实也符合“添加流行元素”这一行为逻辑。

好,那么说到添加流行元素,我们不得不提到,mad的构成之一,即bgm。我们说了,添加流行元素是有利于获利的,在bgm上作文章其实也不容易忽略。不如说,bgm才是辛辛苦苦重封重标吸引观众进来使其继续观看的一个重要因素。怎么做呢?市场上哪首歌火了,就用哪首,这一行为,加上刚才提到的封标,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奇妙的产物,就是封标曲完全存在一致的产物,如果原作是全曲,那么砍成半曲,更加符合获利逻辑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只要一个观众刷到一个这类mad,点赞之后,会反反复复看到一模一样的封面,一模一样的标题,点进去,还是一模一样的歌曲。

这些就是范例。

形式上还有一种可以增大获利效益,就是博取同情,一般而言,这类标题,一般以“新人”“新手”为关键字眼,或者说“耗时XXXX小时”之类,博取一定程度的同情。后者属于单纯的博取同情,前者呢,存在一种不为人知的隐藏功能。为什么一些人会点进去支持新人,果断关注,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存在一种“投资心理”。我们假设把自身调整为完全普通网民的状态,眼前存在一个自媒体博主,新人,作品还行,你会关注吗?如果不存在什么仰慕洁癖,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关注,因为如果这个人日后有所成,毫无疑问自己就是“原始股东”之一。这里就明显存在一种投资期望的现象了,至于是否为真,我们大可以从B站机制“原始粉丝”、“老粉”以及大量的B友在各种自制视频下方的类似评论“现在关注,以后我就是老粉了”是足以提取出来这个结论的。这个是双赢,但同时也将存在跟风隐患。本质原因是其在平台推送机制上的流量涨幅数据普遍较高,且表现明显,也就容易导致大部分在mad区以做mad牟利的mader进行与事实不符的模仿,至于“新人标题”的范式,不一定是一定要有“新人”这个要素的,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反映自身的曝光不足,也是等效的,比如“致我仅有的xxx粉丝”。


可见这类mad对于观众的审美疲劳的促成影响之大

好,那么现在我们来对在mad区牟利这件事进行一个对mad构成的拆解公式:

引流标题(博取同情用或已火用)+引流封面(已火用或重复用)+引流歌曲(已火歌曲,可能进行截半处理)+易得素材(各种pv、广告)+简单剪辑(叠素材)=牟利mad

也就是说,只要达成以上所有条件,你就能够牟利。需要注意的一个点是,这几乎已经成了必然的程度,因为大部分的这类mad,各类数据基本都比其他的高。

那么由于之前我们得到的一个结论,即使用易得动画素材的mader数量增速较以往增大且大于拥有大量素材累计的mader和有时间学成高技术力的mader数量,根据公式中的条件“易得素材(各种pv、广告)”,这一条件所指代的事物属于易得素材,也就是说,mad区的大势所趋会导致使在mad区牟利这件事的促成条件增势,也就是说,在mad区牟利这件事也成为了大势所趋下的大势所趋。

这一点光是以上的论述并不完善,以下我们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个结论。

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mader在一开始做mad的时候,都是希望自己的mad能够被更多人看到的,可能这些mader中的一部分选择一直为人所注视,可能一部分选择构造自己的mad世界,沉浸其中,但当他们看到以牟利为目的的mad的播放量传播度如此之大如此之广时,他们也许并不会认识到这是在以牟利为目标下驱使运作的现象,他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光鲜亮丽,如此一来,他们也会总结如何获得曝光,如何能够让自己的mad被更多人看到。有的人便选择了模仿。是的,这便是为什么这类mad永远产出高于其他各种mad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产出群体足够大,可能有人会说是因为这类mad的制作周期短,但跟风群体大才是最主要而且近乎碾压其他原因的原因。因此,在表象上,在mad区以牟利为目的的mad泛滥似乎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下的大势所趋。

我们在论述以上时,一直不断提到的一个点,牟利的根本台阶是流量和热度,其实曝光也是这样,不如说,在互联网上,牟利就是曝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得到这么一个公式:

F=B

Flow(流量)=Benefit(利益)

利益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是物质形式,金钱之类,也可以是精神形式,自我满足和存在感,诚然,后者是人之常情,但也必然是属于利益的一种的。当我们把精神形式的利益也一同算进牟利中的“利”时,这个结论就基本上成了事实,即

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泛滥是mad区大势所趋下的大势所趋

而大势所趋下的大势所趋其实就是大势所趋本身了,所以我们可以简化:

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泛滥是mad区的大势所趋

在这里,我们就终于可以用“dssq”来进行确定描述了,首先它是一种中贬义性词,“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本身就代表一定的中偏贬义,符合;其次它要求描述的是mad区大势所趋的产物,“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与之描述相符,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正式把“dssq”在第一个名词层面上的具体指代安在“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上,在第二个名词层面上的具体指代安在“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的泛滥”上,第三个衍生词名词层面上的具体指代安在“在mad区一味牟利追求流量的mader”上。

也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牟利mad公式的基础上加入“dssq”:

引流标题(博取同情用或已火用)+引流封面(已火用或重复用)+引流歌曲(已火歌曲,可能进行截半处理)+易得素材(各种pv、广告)+简单剪辑(叠素材)=牟利mad=dssq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一些mad,有一两个特征并不完全符合以上,而且前三个特征基本上存在绑定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对公式进行修改:

[引流标题(博取同情用或已火用)+引流封面(已火用或重复用)+引流歌曲(已火歌曲,可能进行截半处理)]+易得素材(各种pv、广告)+简单剪辑(叠素材)=牟利mad=dssq

我们可以称之为“dssq公式”。

就算如此,仍然会有分类漏洞,在此我斗胆进一步进行三个定义:

强dssq:满足dssq公式中所有特征的mad

dssq:满足dssq公式中[]内1~2个特征并满足[]外2个特征的mad

弱dssq:满足dssq公式中[]内一个特征并满足[]外2个特征的mad

我们会发现一个点,不满足dssq公式的mad,要么是高创产物,要么是低创产物,要么是普通产物。

我在这里需要表达一下我个人对于高创低创的观点,我认为,无论高创低创,都是值得尊敬的创作者,至少他们都在努力创作,而且没有做dssq的事。

我来说一下dssq会造成的危害吧。

首先就是mad区内大部分新人的导向会在一开始错误,跟风做dssq,其次随着dssq的增多,观众反复看到dssq,会对mad区逐渐失去希望,就像上图里两个B友的评论,是的,存在观众往更深层次挖掘,但不会很多就是了,如此往复,观众也有了审美疲劳,对待mad也没了耐心,也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表面认识,其实就目前而言,有些观众甚至开始变得沉浸其中了,也就是mader饭圈化,是有那么几个,这就对普通观众和普通mader而言都不好。

dssq是大势所趋,有大势者必有趋大势者,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那些趋大势者,并且在尚未趋势正待观摩的新人进行正确引导,这才是正确的意思,而非许其发展。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并非所有的洪水猛兽,都会露出人人可见的獠牙,在这件事上,若是稍有纵容,或将万劫不复。

当我们在mad区内讨论dssq时,我们一般在讨论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