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1221咨询日记:报忧不报喜是一种自我阉割

2022-12-21 17:18 作者:心理咨询师刘雅丽  | 我要投稿

一个人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沮丧和失败,鲜少分享愉悦的感受,这是自我惩罚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阉割。

好东西拿出来容易让人嫉妒生恨,不好的东西拿出来反倒有可能让人同情,这种互动不仅发生在普通的人际间,也发生在母婴互动中。

婴儿的兴奋会激起母亲的嫉妒,可能会招致母亲的报复,最常见的可能是这样一句话,“有什么可高兴的”,或者母亲无动于衷的表情,这些不同调的反应在孩子心中会留下这样一个感受:当我开心的时候,妈妈不高兴了,我很内疚;当我创造了一个好东西,妈妈抛弃了我,我很害怕。

这样微妙的互动多了之后,孩子自然会在涌起兴奋愉悦的那一刻进行自我压制,如果压制发生在潜意识当中,会造成一种弥散在人格结构中的抑郁感和无价值无意义感,他也会讨厌自己;如果发生在意识当中,他会回避去与人分享好,别人会讨厌他是一个负能量的人。



20221221咨询日记:报忧不报喜是一种自我阉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