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沂春|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2023-02-23 18:07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王沂春,现为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楹联学会理事;中国冶金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莱钢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




风雅百年

——画家王沂春艺术品鉴


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王沂春,90年代初走上了绘画创作道路。先后跟随朱全增、杨克峰、沈文泰研习国画,继而得到了陈玉圃、何家安、张志民、胡应康等画坛名家的指点。在诸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在自身的不懈磨练下,王沂春的山水画创作循序渐进,终至有成。


他笔下呈现给我们的,不再是单纯山石树木的客观描摹,而是融入了明确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人文感受,笔墨线条之间洋溢着的是他对山水精神深刻的思考与理性的认识。这就是王沂春几十年铸就的——禅意水墨山水。



他用画笔勾勒的山水作品,整体雄伟瑰丽、豪迈刚健、气势夺人,局部精致入微、闲淡雅致、空灵飘逸。那蜿蜒出没的流泉,那变幻明灭的云烟,那姿态各异的树木、那形单影只的茅屋都架构着他的画面,既凝重大气又空灵秀雅,既冷逸幽寂又朴厚澄静,动中有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时刻透露出的是一股“人在画中,画在心中”的悠悠禅意。



这些壮美的山水意象,这些浸透着精气神的艺术作品,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都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所以能达到画入人心的效果,自然是得益于王沂春对本心、本我创作的一种自然超脱,对物我合一的巅峰创作的一种积极探索。



王沂春的水墨山水,主要以传统画法为主。他的山水构图不仅能够表现出北方山水的高耸博大,而且能在驾驭过程中随机涂抹山水的灵逸之貌。他的笔墨,多以线皴为主,同时辅以沉稳明洁的墨色,这使得他的山水画既有远看取势之姿,又呈近观求质之貌。细研王沂春的作品,古意盎然之余,又蕴涵时代气息,笔墨、符号与图式无不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情愫与感思,一种胸怀的清净与坦荡。



师法自然是王沂春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他热爱大自然,钟情祖国的山山水水。虽然工作繁忙,但王沂春依然能够忙里偷闲到附近的自然景点去写生采风。



他乐于行走天地之间,浸润淳朴的民风民俗,追随文人骚客诗词的余韵及高僧诵经的佛音从鲁中山水间发掘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滋养浩然之气和自由、自然的心境,通过极富象征性和隐喻性的笔墨语言,转化为大气磅礴、张扬主体精神的全新山水画,从而超越了鲁中山水画的地域性特征和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完成自己对笔墨本体语言的构建。



不管是以千佛山为主题的《千佛圣境》、还是以陕北为背景的《文艺圣地》,甚至是以南湖为题材的《南湖晨曦》,王沂春无一例外地都敞开胸怀,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使自己的笔墨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以纯熟的笔墨造型功力,熔影、墨、意于一炉的独特画风。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一千四百年的文化古迹精华,与他心中的山水悄然相遇,于是笔下山水灵动,佛像生辉,让观者为之称赞、为之感叹!



热爱是对守望的最佳状态,艺术是需要热情的,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无限的热情,才可以让中国画创作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的审美创造,王沂春正是守着这份平淡与执着,才使得自己的理想与作画合二为一,浑然天成;才把山水之美与禅意表现水乳交融,其胸怀与心态随着物色的婉转徘徊而波澜迭起,也使得绘画创作成为一个不断陶冶情操、自我洗涤心灵的真实过程。



王沂春|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