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怪谈】江湖立志传·其之一

谨以此故事献给热爱武侠,热爱江湖的你。

一、
“你是天选之子。将来锄强扶弱,保卫江湖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七岁那年,门口讨饭的一个老叫花子对我这么说过。
尽管他并没有卖给我“十块钱一本的如来神掌”就被我家的护院一顿爆踹,赶走了。
可是从那以后,我的人生就和“江湖”这个充满传说的地方,紧紧绑在了一起。
我叫吴迪,是关东首富吴家的长子。可我和其他的富家子弟有些不同,我一不爱钱二不想经商,从小只有一个梦想:
我要当大侠。
打小儿我就爱听门房打更的胡子爷讲故事,讲他当年混迹江湖的那些往事。
胡子爷爷早年是某个帮派的大当家,被恶名昭彰的魔教“魔罗教”追杀,幸得我爷爷搭救,从此隐姓埋名金盆洗手。可他虽然大隐于市,却还心心念念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
他说江湖从来都是强者为尊的天下。如果证明自己的实力,那里就是最好的舞台,不靠出身不靠门第,只凭着武艺胆识,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每每说到这儿,胡子爷爷都会看向门外,两眼放光地说道:“当年师父告诉我,江湖上每隔百年必定会出现一位天选之子,执掌武林牛耳,但我……怕是已经没机会了。”
“天选之子……”
“少爷?”
“不,没事,您接着说。”
我终究还是没把这事告诉他。
不止是胡子爷爷,当年那老叫花子的话我对谁都没说过,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告诉我:“不能说”。
我从那以后就更加期待了,期待自己也能让江湖记住我的名字,写下我的传说。
但不管怎么说,当大侠还是得先有一身好武艺才行。
年纪稍长一些,我时常和武馆的哥们儿混在一块儿,整天打架斗殴,一身淤青也不在乎;平时认字读书,别人读什么狗屁的四书五经,我却只爱看那些记载豪侠义士的小说故事。
起初父亲骂我“不务正业”,藤条愣是打断了几十根。奈何我一往情深,他也实在是无话可说了,只得在母亲的建议之下,寻了几个武师教我拳脚兵器上的功夫。
说起这几位老师在江湖上也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什么“神拳泰斗”刘虎刘老爷子,“无敌刀”杨斌杨二爷子,“枪刺九龙”赵广赵老师,“神刀铁胳臂”胡得杨胡大爷。
也许我真的有什么天赋吧,不出半年竟然将他们一一打败。从此,江湖上人人都知道关东吴家有个不世出的少年高手,就像这个名字一样——
吴迪,无敌,天下无敌。
“十年了,如今你功夫已有所成,世人都知道我吴家有个少年英雄。好男儿理当志在四方,你也应该出门闯荡了。这里有一百两银子当你的盘缠,省着点儿花。”
那天夜里,父亲叫我去他的房间。
他和我说了很多话,最后交给我一只小布包,还有一把白鞘长剑,这剑是他花了重金从天山求来的。
第二天早上,趁着天光大亮,我提剑挎包,骑着高头骏马,一袭白衣踏雾而行。
江湖,我来啦!
听胡子爷说江湖上有名的大侠不光武功了得,往往都有这么个成名的路子:
首先得挑个机会一战成名,或是铲除奸恶,或是拯救危局;
然后各路英雄必定知道有你这么一号人物。崇拜钦佩结交固然有之;亦有人嫉妒你,暗害你,此处除了多加小心之外,稍作利用也同样是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侠侣是必不可少的,要有一位真心爱人伴你闯荡江湖,必定事半功倍;
另外也要多结交一些红颜知己,最好有点暧昧,留下几段风流艳遇给后人听听。
于是我初入江湖却没走太远,在离家不远的小镇,武镇这里落脚。整天寻摸着有什么行侠仗义的机会。
江湖之大,向来不缺机遇,有时候你甚至稍不留意都能撞上。
这天我本想到镇上最大的青楼“香春苑”,去找找我未来的侠侣,顺便结识几位有情有义的红颜。别问我为什么去窑子里找,有道是风尘有情,歌女有义,保不齐这青楼里就藏着什么名门之后,贵胄遗孤。
可惜今天依旧没啥收获,都是些只会“嘤嘤嘤”的庸脂俗粉。赶到晌午,腰包里的散碎银两花得差不多了,我不再叫老鸨加钟,打算去吃点午饭再杀他个回马“枪”。
谁知刚一出门,看到武镇最繁华的东街牌坊附近有俩人纠缠着,四边聚集了不少人。走近看去,圈子里是一男一女,男的身长九尺髭毛乍鬼,女的是个少妇,旁边还带个四五岁的孩子,两人争执不休:
“别抢了,别抢了,这是家里这个月买粮的钱啊!”
“我管你们什么活不活命,把钱给我!快!”
一个壮汉,一个弱女子,这摆明了是恶霸欺压良善。可是看周围人们都指指点点,却无一人向前,我不禁感慨这世道真是人情冷暖,人走茶凉。看见孤儿寡母受欺负却如此冷漠,和王八蛋还有什么分别?
“呔!”
只听我尖叫一声,大街上便再无别的声响。甭说围观看热闹的了,就连那边拉拉扯扯的两人也不再争吵,而是看向我这边。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恶汉!待我冲将进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好!”
人群里一阵叫好,比那边戏台下面都热闹几分。
我提剑一声大喝,两边让开了一条路,路旁的少年与青年眼中满是羡慕,老者则是满眼的钦佩,其中不乏几个怀春少女仰慕的小眼神,可惜都太小了(双关),等发育几年再说吧,哈哈!
“不关你的事,滚远点,小兔崽子别耽误了大爷的事儿!”
那边的恶汉知道我是要管闲事,便拦在女人前面不让我过,可我又岂会罢休?
“哼,天下但有不平事,我吴迪偏要管一管,恶汉今日有苦头,看这宝剑斩妖魔!”
“好诗!”
“好剑!”
“杀了这王八蛋!”
众人一再叫好,撺掇得我也不禁心下痒痒起来。
平日我与家中武师交手,讨教“对子”(套路)的时候他们多是手下留情的,只因我贵为吴家大少爷,但今天我行侠仗义,一是匡扶大道,二来也查验查验自己的一身武功到底有多厉害多牛叉!
“来吧,傻大个子!”
我冲他摆了摆手聊作挑衅,那旁的妇人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对我这说道:“你别——”
对此我微微一笑,摆了个柔云掌的架势,朗声喝道:“夫人莫怕,在下今天路见不平,定要相助!”
“别,他厉害!”
“少废话!想找不自在,爷爷就成全你!”
那恶汉倒也是个打架好手,三步并做两步奔到我跟前,提着砂钵儿大小的拳头径直砸来。
可我岿然不动,只是双手微微一化解,任凭他再大的块儿,再强的劲儿也使不到我身上去。
那恶汉被我借力打力,竟然砸倒了旁边的猪肉摊子,再爬起来却是满脸白花花的一层猪油。惹得旁边西瓜摊上的吃瓜群众哈哈大笑。
“你他妈的!找死!”
大汉恼了,从一旁的猪肉摊子抽出一把剔骨尖刀朝我跑来。呵!这是要找我练练家伙什儿啊!
“别打了,我……钱我给你还不行吗,别伤了人!”
还没等我们交手,少妇拦在我身前。
大汉先是一愣,紧接着嘴里骂骂咧咧全是些难听的话。少妇哭着回头对我说道:“你快走吧,别惹事了。”
啊呀,如此有胆识的奇女子也是少见了,可惜应该是嫁人了,否则……
我趁机瞄了眼那胸口谷间的秀色。嗯!大!真是大!罢了,行侠仗义之人本就不该拘束世俗的规矩,等我赢了这恶汉,她必定会以身相许,想必她丈夫也会心悦诚服。美人配英雄,人妻配少侠,佳话啊佳话!
我主意已定,将少妇揽到身后,迎着对面踏步如飞。壮汉此时气得红了眼,边跑边叫嚣着:“死!他妈的死!”
手上的剔骨刀油花并着寒芒,还淌着殷红的猪血,直直朝我胸口刺来。若是不加避让,下一刻便是我血溅街头!
可我又岂是坐以待毙之辈?只听得呛啷啷一声响,腰间的名剑“踏雪”,出鞘了。
那壮汉仿佛被孙大圣施了“定身法”,在我跟前三步停了下来,一动不动。手上尖刀断作两截,切口还冒着森森的霜气。
“你……你小子有点本事,看我——啊!”
“哼,阎王那儿要问你是谁杀的,报这个名吧——关东吴迪!哼,斩了个无聊的东西。”
不止是刀,连人我也一并斩了,有道是“霜刃惊天一出鞘,不饮热血誓不归”。
踏雪入鞘,收剑凝神,我还站在原地,等着人们的赞誉和称颂。大家也够捧场的,都在那儿又叫又喊,只是我越听越不对劲:
“哟!杀人了杀人了!”
“当街杀人!”
“哎呦!没王法啦!”
“快去叫捕快来!”
“诶?”
顷刻间人们做鸟兽散,只有那边瘫坐在地的少妇和呆傻傻的孩子,以及地上倒着的壮汉。
血,散了一地。
“谁让你搁这说书呐!老实交代!为什么杀人!”
对面的官差一拍桌子,差点我吓得尿——咳咳,我当然不怕他们,只是迫于形势低头罢了,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说来也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刚才杀了那大恶人之后,不到片刻的功夫,我就被闻讯赶来的捕快抓进了大牢,少妇也不知哪里去了。
“快说!你和那户人家有什么仇?!”
“报告政府……不是!报告官府,也不对,报告官爷!我看恶霸当街欺负孤儿寡母,要是没人管,那恶汉就要把她们娘儿俩这个月的伙食费抢去了,这是和黑恶势力作斗争啊!好歹咱也得算个见义勇为,您说是吧……”
“是个屁!你杀人了!”
这我就纳了闷儿了,小说里也没这套路啊。大侠杀人那能叫杀人呢?那叫行侠仗义!被人举高高供起来才对,凭啥抓我!
这话我终究还是没敢说出口。
“人家是两口子,老爷们儿拿钱去给他娘看病!他老婆要买这个月的口粮!当街起了争执,你倒好,直接把人家老公给杀了!”
“啊?!”
听了这话,我心里凉了半截儿。
完了,完了,完了……
对面的官差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我就烦你们这些白日做梦当大侠的,整天自以为是瞎意淫人家,听说你还有逛窑子的前科?我跟你说啊,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狠抓生活作风问题——”
后来捕头说什么我都没听清,只剩下脑袋里“嗡嗡”的杂音。
当晚我被押回牢房,越想越糊涂,越想越累,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躺到地上铺的稻草窠子里睡了。
“就这?就这?就这?”
“放心,故事没那么早结束。”
半睡半醒的时候,头顶忽然传来了这样的对话。
我可能是真的疯了吧。
早知道就听父亲的,老老实实念书或者做生意多好。什么狗屁的天选之子,我就是个普通小老百姓啊!
得了!这辈子算是完蛋!
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想当个女孩子,找个多金的帅哥嫁了,当一对无忧自在的鸳鸯夫妻,人人羡慕。
“哎,说你呐!杀人需偿命,本地的官老爷是新来的,你可有罪受了。”
半夜的时候狱卒见我还没睡,戏谑地对我说道。
唉,原来我的江湖梦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