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未定」|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2021-08-06 16:52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马未定,南京市高淳区人。一九八四年入伍,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研究生课程班、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书法家。

【作品鉴赏】



总将水墨裁诗韵

画家马未定先生印象

文/徐问道


中国画,与诗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一幅上佳的中国画,也总是诗书画印的完善统一。否则,即使画得再好,也会留有缺憾。纵览中国绘画史,有一个现象特别耐人寻味:诸多中国画经典之作,皆出于满腹读书的文人笔下。唐代著名山水画家王维,原是一位大诗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首意境幽远的诗,更是一幅山水画。难怪经过千百年历史的大浪淘沙,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画家,成了画史的定论。是诗成就了其画的意境。



宋代苏东坡,是一代大豪,但其所画竹子,也堪称经典。据说有一次苏轼在杭州任知府,于乡间遇到一块直立的石头,便信笔在上面画了一幅竹子,从此东坡爱竹的美谈,传遍天下。晚清大写意花鸟画巨匠吴昌硕,几乎每帧画作都题上自赋诗题。并有个人诗集传世。往圣文脉,代代相传,其后的黄宾虹、潘天寿大师,其诗作也都不同凡响。他们的经典画作,都是诗书画印的完善统一。余与未定交往久矣。作为同是江南布衣,几乎每次雅聚,总要谈及诗与画。十五年前,在未定画室赏画,就看到案头摆着一本《八指头陀的诗集》,顷诵几过,深深被这位清代诗僧的诗名感动不已。未定告诉余:此本诗集已伴随他多年,画画间隙,诵读几首,受益良多。一本诗集,伴随左右,既能修心,也可养气。



未定出生江苏高淳,其家族是祖传三代的民间木匠。父亲幼年就接受了上代传承下来的手艺,凭一把斧子和雕刀,成了乡里闻名的工匠,起房造屋,雕花刻字,无所不能。父辈手艺的朝夕浸润,使未定对美有着独到的发现和敏感。耕田读书,习字雕花,未定自小受的是农耕文明的熏陶,心里不仅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也养成了淳朴善良、温良敦厚的君子之风。作为现在已经是一名著名的军旅画家,其为人真诚厚道,不善机巧,这种大智若愚的为人,显然是家教是密不可分的。未定自小就爱古典诗歌词赋。诗经、唐诗宋词、以及元曲,朝读夕诵,滋养浸润。诗的感悟和父亲的启蒙下,酷爱木雕,为日后的画道打下了与众不同的功底。难怪我赏其画作,层次和纵深感与雕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加之天赋和勤奋,在当今军旅画家中,作品的个人面貌和艺术造诣是有目共睹的。余以为,成就一个书画家,除了天资和勤奋,还与水土的养育密不可分。



江浙一带,自古就出文人和书画大师,吴道子,徐渭,张旭,到近代的吴昌硕,潘天寿、刘海粟,徐悲鸿丶吴冠中,皆出于吴越一带。未定走上绘画之路,显然与这方水土的养育有关。故乡高淳,人杰地灵,家乡的《高淳拔子》(农民拔船里唱的民歌),据说就是京剧唱腔之源。县境内的固城湖,汇黄山宣州百川之水而滋润万物;家门前的游子山,引历代文人墨客之诗兴之文脉而绵延千家。在如此水土养育的艺术细胞,未定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天赋。青年时代参军在湖南怀化服役,未定有缘结识了著名花鸟画家易图境。



易老安贫乐道的人品,泼墨写意的画品使其书画双修,受益良多。启蒙恩师的开悟,其实就是画家的第一口母初乳。时至今日,我们每次见面,谈到自己的绘画道路,未定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知恩图报,不负恩师教诲之恩,这又是未定人品画品之美的一斑。潘天寿大师说:一个画家可以一个礼拜不画画,但不可一天不练书法。未定对草书的痴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本《黄庭坚草书帖》,总是放在案头,每天早晨起床后,总要临上几过,几十年如一日。未定的画,总体看气韵生动,拆开每一个零部件,都是书法,尤其是画面上出神入化的线条,全是狂草的使转组合。也正是书法用笔,他画作上的每根线条,都格调高古,值得细细品味,而且是越品越有滋味。当今画坛热闹凡非,未定总是大隐于市,避开了媒体的追踪和采访,一门心思在画室读诗练字画画。他曾不止一次对我说,就我而言,画画是最快乐的事情,人生有此乐事相伴,快哉乐哉!他还说,画大写意画,就是线条散步,水墨的渲泄。



余曾观其在墙上作大幅写意水墨人物:悬腕之手,握长锋羊毫,寥寥数笔,人物就跃然纸,随后泼墨泼彩……笔下急风疾雨,烟云翻卷。人品画品,人品为上;书品诗品,诗品当先。中国画,画的是诗意,是哲学,是文学。一幅中国画佳作,其实就是一首无声的诗。



《宣和画谱》在花鸟叙论中说:“绘画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画与诗是一样的,表面上写的是花鸟,实际写的是人的兴——思想情感活动。运用诗的比兴,成为其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手段。古人此高论,同样适用于人物、山水画的创作。未定的成功,再一次诠释了古人画论。



写到此,赋就七律一首,赠与未定其勉——

题当代军旅画家马未定

祖辈巧匠留宝训,

诗书继世为良羹。

未尝学艺先修道,

炼得真经再隐名。

水墨泼书追草意,

丹青皴染逮真情。

且挥秃笔作铧具,

不负光阴唯苦耕。

己亥秋月于京华听琴斋

























「马未定」|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