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差还是实力使然?拿了亚洲冠军的中国女足怎么了?
本届女足世界杯上我国女足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那么为什么去年刚拿了亚洲冠军的中国队会有这个表现?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中国女足起步比较早,打了个时间差,因此别的国家开始发力的时候,咱们就玩不转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欧洲就是最早开始发展女足的一个大洲
1894年,内梯哈内巴尔建立了第一支英国女子足球队 British Ladies
1895年3月23日,英国北队和英国南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场女子足球队之间的比赛
这个时候,可能有朋友会问,欧洲女足这不是开始的挺早的吗?挺顺利的呀。
那么按照一般剧情,总会出点儿转折,果不其然,1921年12月5日,英足总发布禁令,禁止女子使用足球场,理由是:"足球对女子来说不合适,所以不应给予促进。"就这样,女足沉寂了数十年,直至1960年代,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席卷全球,欧洲女足的爱好者建立了"独立欧洲女子足球联盟",才重新开始推动女子足球的发展;
到了1971年,欧足联建议重建女子足球,各国纷纷撤销女足禁令。由此,国际足联正式将女子足球列入发展议程;
1970年代,第一批女足职业俱乐部在欧洲出现。且1970和1971年,独立欧洲女子足球联盟先后在罗马和墨西哥举办了两届女足世界杯。
而到了2000年,欧足联开始借鉴男子足球的发展,建立了女子足球俱乐部赛制,自此,欧洲女足职业化改革的帷幕正式拉开。
除了欧洲女足锦标赛之外,欧洲女足还设立了U16、U17、U19、U21等年度性的欧洲青年锦标赛。大量的比赛机会让女足球员积累了海量的实战经验,欧洲女足球队的水平自然节节攀升。除了锦标赛之外,欧足联还指导各协会建立女足联赛金字塔体系,保证女足球员的比赛场次。据统计:欧洲的一名女足球员,从U12开始,每个赛季至少有40场左右的正式比赛,这样,到了20岁左右进入成年队时,已经踢了差不多500场比赛。
我们以今天重点说的英格兰女足为例:
2003年,FIFA推出了女足世界排名,当时的中国女足排名世界第四而英格兰小喵咪排名第13,2005年的阿尔加夫杯后,中国女足曾发出过这样的预警:

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英格兰女足和中国女足排名近似互换:

英格兰女足在2019年来到历史最高点第3名,欧洲杯计入积分后,最新排名则为第4名;
而中国女足则一路下滑,在计入亚洲杯积分后我们稍稍回升,从最低估第19上升到了如今的第15:
上届女足欧洲杯上,极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场比赛女足欧洲杯的小组赛,英格兰8:0血洗了集世界杯奥运会及欧国杯冠军于一身的、目前世界排名在第11位的女足老牌劲旅挪威女足。并最终在家门口赢下了欧洲杯。
最近我们和母狮军团的交锋,我就无需赘述了,面对半主力阵容的英格兰,一场惨败让中国球迷认清了现实。
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就像考试一样,但是为什么人家就能做的这么好,都是职业联赛,差距这么大,我们需要找一找不同。
这20年,英格兰女足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前面说过,欧足联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英格兰这么厉害。
于是,我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关键年份:2011年
这一年,英足总和英超公司共同指定了《精英球员表现计划》,取代原先的《质量章程》从而重塑英格兰青训系统;
同年,女足英超赛事成立,女足开始挂钩男子俱乐部的青训体系。
2017年,女足英超联赛成为了职业联赛。
至此,女足开始尝试着独立商业化,不吸男足的血,这一点很重要,只有独立运营了,才有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当然,在职业化初期是离不开英足总的帮助的——在12个月内,英足总成功帮英女超搞定了七笔商业合同。
仅第一个赛季,曼城女足的商业收入上升了7.3%,利物浦女足则上升了2.1%。
2020年,效力于曼城女足的英格兰后卫露西·布隆泽当选2020年国际足联最佳女足运动员。2022-2023赛季开始巴克莱将给到英格兰女超联赛及其系列联赛3000万镑的赞助费(之前一份合同是1500万镑)
同时,巴克莱银行也协助英足总进行女子校园足球方面的推广,计划于2024年在两万所学校开设女足课程。
这些非常重要,因为对于职业化联赛来说,唯有商业化运动的成功程度才是判断一项运动有无发展潜力的根本与否。
2021年的时候,国际足联过一份女足基准报告,显示了各国女足联赛在2018和2019赛季的发展情况,英格兰女超联赛的运营支出排名世界第二,俱乐部平均支出接近200万美元,仅次于中国;收入方面,英格兰俱乐部平均收入排名第三,落后于日本女足联赛和中国女足联赛。
如今,英格兰有340万已经注册的职业和业余女足运动员——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英格兰地区人口:5619万人。
从2009年以来,英格兰母狮们时隔25年再度闯入决赛以来,英格兰于2015/2019年分别夺得女足世界杯的季军和殿军,并最终在本土举办的女足欧洲杯夺魁。
如今看来,英格兰人对于女足的投入收获了相应的回报。
当然,对于英格兰人而言,夺魁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英格兰将举办2022女足欧洲杯视作一个推广女足赛事的窗口。
2022年欧洲杯前,根据安永出版的《2022女足欧洲杯影响力报告》预测:
.预计将有超过195个国家和地区收看女足欧洲杯,海外观众将超过2.5亿
.带动50万女性参与足球运动
.整个女足欧洲杯将吸引96000名海外游客
该赛事预计将为布莱顿、伦敦、曼彻斯特、米尔顿凯恩斯、罗瑟勒姆、谢菲尔德、南安普顿、特拉福德和维甘等九个主办城市带来5400万英镑的经济效益
在本届女足欧洲杯中,商业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商业权首次独立出售。
足球商业权益独立售卖有什么好处呢:女足发展的资金更有保障。
传统以来,女足一直依附于男足,因此在商业上女足自然需要吃男足的残羹剩饭,在这一点,中国的女超即是如此。转折点是2015年的女足欧洲杯,欧洲女足整体向职业化转型——若干年后,这将成为传统北欧豪强们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年。
女足商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足球商业规划的转型:女足赛事如果依然同男足赛事打包,很容易给人一种附赠品的感觉。因此,欧足联开始调整策略,根据更细分的消费画像将女性团队或者女性足球迷独立出来。在商业品牌上,这种独立其实是有助于品牌的多元化的。
这种多元化在2022年女足欧洲杯上开花结果——共有13个赞助商赞助女足欧洲杯,其中, Euronics , Killif、Visa等品牌只赞助了女足。
除了赞助商之外,观众数量也是一大亮点:根据欧足联的调查54%的观众不带任何的倾向,是属于凑热闹的轻度球迷——这证明了女足欧洲杯对于轻度观众的吸引力。
当然,更加现实的效应肯定还是卖掉的门票。
周日的决赛,新温布利大球场一共吸引了87192名观众进场,这是欧洲杯决赛(无论男足还是女足)的现场观众人数的纪录。此前的纪录由1964年的男足西班牙欧洲杯决赛创造——当时伯纳乌球场涌入了79115名观众.
到场的颁奖嘉宾,有足总杯的名誉主席威廉王子——他是阿斯顿维拉的铁杆球迷。
在决赛之前,他和女儿夏洛特公主曾一起录制视频为英格兰姑娘们加油助威:
决赛之后,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来庆祝公开信:
我和我的家人以最热烈的心情祝贺你们赢得了女足欧洲杯冠军。这对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项重大成就,包括所有你们的支持者。冠军奖杯以及你们在女足欧洲杯中的表现理所当然应该获得赞誉,而且你们的成功远远超出了应得的奖杯。你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鼓舞了当今以及未来的女孩和女人们。我希望你们会为自己对这项运动的影响感到骄傲,就像你们对今天的比赛结果骄傲一样。
在女足夺冠之后,英格兰女足也在用自己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更加积极且深入地推动女足发展:即保证女孩子的体育课时间,呼吁希望政府培养更多的女性体育老师,为女子体育教育注入更多的资源并更好地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
决赛结束之后,2022年女足欧洲杯全周期的入场观众统计也随之出炉:共有574875名观众入场观赛,平均每场观众达到18544人。
同时,在7月7日在老特拉福德英格兰对阵奥地利的揭幕战以68871人刷新了欧洲杯历史记录之前,女足欧洲的观赛纪录为2013年在瑞典索尔纳举行的德国和挪威之间的决赛,有43301名观众;
而女足欧洲杯的全周期门票纪录则由2017年的荷兰女足欧洲杯创造:共有240055名观众入场观战。
本届在英格兰举办的女足欧洲杯在揭幕战之前就售出了约50万张门票,是2017年荷兰欧洲杯的两倍。这些球票由来自99个国家/地区的球迷所购买,大约将有近10万名国际球迷来到现场观看比赛。
在欧洲,女足已经逐渐成为了女子运动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2018年6月,欧足联举行了" We Play Strong "的女足主题宣传活动连同席卷全球的 ME TOO 和 LGBT 等平权运动,提升女足在欧洲整体的影响力。
女足,逐渐成为了女性们展现其彰显个性、表达诉求和寻求性别平等的最高舞台。
正是这份热爱加上全社会对于女子足球不遗余力的支持,英格兰的母狮们终于完成了英格兰男足至今在欧洲赛场上都没有完成的任务:把足球带回家。
英格兰女足,经过20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小猫咪到母狮的进化。
最后,我想说,甭管男足女足,很明显,即使我们有了中超,女超,但是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职业联赛,还很遥远,脱离了地产商的眷顾,是否能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而取消职业联赛,重回体工队模式,我们则将面临工业化模式发展而来的欧美女足,额,现在应该再加日本和澳洲女足了。我们会面对这种降维打击。
光明,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是个未知数,什么时候能走上足球发展的科学路线,见到光明,更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