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 夏丏尊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 《一般》 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最好的收获第一要算这十二封信了。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个一贯的出发点可循。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第一、谈读书
在诸多中学课程之外 ,你能否去读课外书,其实不是你是否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界上比你忙的人有很多。他们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如美国的富兰克林,还有我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朱光潜先生说: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
1、我们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呢?
1.1 人类学问的发展日新月异,你的努力少一分,你便是落后一步;
1.2 多读课外书能帮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从学问中找出一种兴趣,以增强我们未来抵御恶趣味的能力。你每张一岁,抵御能力就会弱一分。
1.3 课本、讲义并不能增加你的学识。
课本和讲义的本意是平均发展每一科的基本知识,当然不能不读。但是如果以为读了课本和讲义,就能掌握每一科的所有知识,就大错特错。首先,学校开设学科虽说不少,但范围终究还是太狭窄了。不能完全与你的兴趣相和;其次, 课本和讲义承载着的只是最基础的入门知识,想要凭借课本讲义培养兴趣,难如登天。
朱光潜先生说: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2、我们要如何选择课外书呢?
朱光潜先生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
2.1 求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请他们各自根据自己做学专业,列出几本青年学生可读之书。
2.2 读书终究还是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依靠别人指导,你需要冒一些险,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寻找。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自己。
3、读书方法
关于读书方法,这里只介绍两点:
3.1 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于全书的主旨和特色;第二遍慢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书的价值。
3.2 读一本书要做笔记和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