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验光和配眼镜的比较专业的视频,学习笔记~
关于验光和配眼镜的比较专业的视频

验光处方决定配什么镜片,而不是越贵的越好
棱镜的精细梯度,有个品牌给中国的精细度是0.5,给本国的是0.25,但验光有些能精细到12度。棱精细度0.25,就是在1米的距离,物象变异2.5mm,日本一些镜片给中国提供0.25的,以前是1,2,3,4,5是非常粗略的
矫正视力:用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之后的视力,戴眼镜后的视力,1.0只是一个合格的视力,不是最佳的,就比如1.7m是个合格的身高,但不是最佳
为什么会近视:遗传学说或者是环境学说,是最主流的,欧洲人或者白种人近视概率不高,普遍远视,亚洲人近视偏多,现在欧洲和亚洲的用眼习惯都是每天看6-8小时手机,近视概率也越来越高
近视本身不是病,只是更适应于我们现在的习惯和生活的场景,近视就是看近看的清楚,看远不清楚,是因为大脑觉得我们日常场景主要是看近,就给加强了这个功能
人的视力会从哪几个层次上出问题呢?
第一个是从本身眼睛的结构上来说,眼周变长了

白内障就是晶状体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是视觉通路发生了问题,造成我们视力看不清——散光
第三个问题是大脑和神经的问题,脑梗、甲亢会影响视力,有些视力问题是疾病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会影响成像
正视眼:视力正常,屈光正常
验光过程:测视力,第几行看得清,再验中间能不能看得清,格子两边的融像,左边100%右边15%,测的是大脑
BO代表眼睛融像内聚的能力
很多验光处方是直接平均分配的,如果度数低没问题,但是如果度数高,相当于在每个眼水平下额外产生棱镜,去不同的店家配镜,会不一样
瞳高是每个公司的镜片不一样,瞳高是把两个镜片的光芯点做在一个高度上
小孩配镜的足矫问题:按照矫正后能达到的最优视力,比如2.0来配眼镜
配眼镜的误区,500度的视力,配400度的眼镜,这会让视力增长更快,尤其是小朋友
散瞳: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情况下进行的验光
十岁以前不要超过200度~300度的近视,
为什么成年后的视力还会增加:本来800度的视力,验光师a600度,验光师b给了650度——看的更清楚一点,好像干活了,验光师c给配了700度,但其实还没有配足,实际上本来就是800度
只要足矫,成年以后视力是不会有变化的
为什么配的眼镜不足矫:第一个是验光距离,验光的距离希望是5m,不能小于4m
5m的验光距离,调节就是1/5D,D是验光的单位,1D是100度,1/5D就是20度,而镜片是25度一跳的,如果视力表是1.5m的距离,那么就是1/1.5D,度数是60度一跳的
第二个就是验光时间,2min是找不出一个好的光度的,如果只要1.0,两三分钟就可以给200个处方,如果要给到矫正1.2,更细化的验光,会有70张处方,要到矫正2.0,就会只有一两张处方
验光的过程是你问我答,听到客人回答时还要判断说的是否是真的,客户的判断可能是错的,所以验光师要反复来验证,用另一种方式来印证回答是否正确
客诉也是一个问题,处方如果比原来的度数高过50度,处方就不能这么写,因为会有客诉,客户会认为眼镜没把我的眼睛治好
欠矫的问题就是会提前老花

老花是肌肉没有力量,不能让我们眼睛的晶体变得扁平,看远,隆起看近,调节不了
长期欠矫可能到40岁左右就开始老花,低调节的状态,脚码42穿44码鞋,可能会很舒服(拖鞋吧。。。),但你不能奔跑
去找好的眼镜店,诉求是找好的视力的,不是到1.0,想看最佳视力状态究竟是多少
验光要在早晨,眼睛外有六条眼外肌,劳累一天肌肉疲劳了,不能按晚上的眼睛状态去给配镜

眼睛总是容易疲劳的几个原因
1,高屈光参差,两只眼睛屈光度相差大,或者一只眼近视一只眼远视——度数差很多
我们大脑可以解决200度到250度的屈光参差,可以解决融像问题,融像就是大脑把两个眼睛看到的物象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象,融像功能不好会视力模糊,流眼泪,无法聚焦
国内配镜的问题,两眼视力不等清,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大脑没有完全在处理学业和工作,很大一部分工作都在处理高屈光参差——眼睛度数差距上,让眼镜来处理这个问题,把更多的能量处理工作和学业
外隐斜:有外斜的倾向,但被融合反射控制不会出现偏斜

如果不带眼镜,眼睛需要的集合力很多,5~10分钟眼睛就无力了,这时候处理不了集合了,就会一个眼睛去看,有些人读书串行,打羽毛球由于集合速度慢没有集合焦点,接不准,开车也会特别累——因为集合力消耗过多,没有集合焦点会盯不住,需要换个对象看——显得眼睛游移
而这对应的都是验光处方
单眼抑制:是左右度数相差过大,在看的时候就会一只眼不工作,时间长了不工作的眼睛产生弱视,眼位偏移,甚至最终面部形态变化
眼睛的近视度数是没办法缩减的,能提高双眼协作的能力,持续工作的能力,大脑吸收图像的能力,处理问题逻辑的能力,变得更聪明,工作完成的更有效,因为大脑不用再耗费很多的精力去处理融像的问题了

不舒服第一个是大脑逻辑需要改变过程,第二个是大脑融像功能不同

其实眼镜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
坐副驾驶比坐后排更舒服,对比同事容易疲累需要休息,看视频时不想回信息打字就有点难受,有些小孩抬着头走路就很难受
这些的归因有一个可能就是眼镜~

写在后面
首先,全嘻嘻我是前些天的上野千鹤子与北大宿舍的对话知道了她
刚开始的时候,是感觉她实在有点过分,把北大打在头顶然后又女性主义又有瑕疵的女性主义。。。包括她之前的老公想pc说成想购买xing服务,说好丁克为了老公不出轨生了女儿
当时觉得非常生气,是因为对催婚这件事真的是很反感,然后她的案例会给众多不讲逻辑的长辈对晚辈催婚,多出一个粗暴的案例:人家北大的都相亲结婚生孩子了,你能强过人家北大的?
通过评论情绪发泄了一番之后,开始get更多她的信息,其实她本人是非常有能耐的,她其实也是媒体人,并且坦诚到极致就无所畏惧,一直有关注瞻云云的视频了解了些公关的东西,她删除视频完全不回应,是公关手段但本人其实没受什么影响,还是真的本人接受不了还有待观察
而且后面瞻云云出了一期视频,分析这次对话就是一次上野千鹤子的书籍的推广,而结果也非常非常成功——上野千鹤子荣登各大榜单首页,书卖到脱销——那其实全嘻嘻不是又一次创造了推广业绩?
看到这个3号的视频,我觉得应该是她应该就是非常专业的媒体人,当然会有一些内心逻辑挣扎的地方,但是,人家自己智商高学历高事业成功,老公嘛,比大部分男人都强了——人生哪能要求太多,而且,她也不像是相信爱情的样子。。。。能把人生经营成这样,超过99%的人了,最起码,我是非常非常羡慕她的学业事业成就的,自己是拍马也比不上的

而我之前内心的情绪,其实也是对自己曾经的无能和受影响而愤怒——我曾经长期的 陷入对亲友的怨怪中,就像这里说的,CPU被占满了,根本没力气好好处理学业和工作
其实与他人有啥关系呢?
还是要去面对自己的卡点的
所以现在呢,学业这个心结,我觉得已经理解了,既然想明白了K12的工作时间是我无法长期坚持的,那就算了吧,学习需要的才是重点,而不是为了曾经的遗憾而去纠结,所以K12的学习就到此为止了
本来还想着关于英语,想着是不是得把英语平行世界的课拿出来学一下,关于作文嘛
但是又犹豫,基于语文作文的坑爹,完全不想再搞,英语很可能也这样。。。
感谢闺蜜小鱼,昨天她说我们可以彼此发英文信息来练习,艾玛,效果太好了。。。
所以,确定完全不需要了。。。。我把过去的草稿箱清空一下吧。。。
最后是关于事业的,那就好好的学起明,做好认知的重构和复盘!努力加油吧!!
尽人事,知天命呀~

哦,最后要说,我要去重新验光配镜~~
谢谢科普!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