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趣的甲骨文(二) | 人、车

2022-07-18 09:47 作者:独孤嘌呤  | 我要投稿

人来车往,一眼万年。

【倏言忽语】

如果问我最重要的汉字是哪一个,我一定会说是“人”。甲骨文的“人”字为独体象形字,如同一个垂臂而立的人之侧面。“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借助双手会使用工具,借助双脚能直立行走。侧面站立的

不仅字形简洁,且能最大程度上突出人的特征。

甲骨文中很多字都与人有关,比如身体部位、生活日常、社会活动等。除了站立的人,还有倒立的人、跪坐的人、躺着的人等。现代汉字中,亻、人、儿、卩等偏旁部首多从

演化而来。

【举例】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生如逆旅,我亦是行。”——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倏言忽语】

甲骨文的“车”字是俯视图,前面的横木是为,曲木是为,中间的竖是为,两侧的圆是为,连接轮子的横是为,轮中的竖是为(对照下图可更清楚)。

商代古车一般为双轮,由两匹马来拉。甲骨文中车和马的量词都是“丙”,但“车一丙”表示一辆车,“马一丙”表示两匹马,即因此故。由于车轮是旋转的,所以还引申为利用轮轴的旋转来加工的机械,如车床、车削等。现代简化的“车”字源自草书书法,已看不出车轮的形状。只在中国象棋中,车还保留了繁体“車”的写法,读作jū。

【举例】

“操吴戈兮被犀甲,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停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常见字形】

资料来源:《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注:本人非专家学者,仅以此为乐。且甲骨文字解说争议颇多,各执己见。所述者在我,所思者在诸君。若能引得两三人投身甲骨学说,我之幸矣。

有趣的甲骨文(二) | 人、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