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图说板城旧时光

2023-07-29 10:03 作者:傻几分钟  | 我要投稿

图说板城旧时光

下板城——我的故乡,从于燕山,发于滦水,属三山环绕、两水交汇之地,自古是滦河流域著名的水运码头,有着“燕山酒窝”和“塞外明珠”的美誉。

图片

自1949年3月建城以来,作为承德县政府驻地的下板城从几个小村庄的规模伴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塞外名城”。

图片

如今我已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但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城以及小城的旧日时光宛如一卷泛黄的电影胶片,总是在某天的午后、黄昏亦或是寂静的夜晚,在脑海中不断的循环播放,而那一段段闪现的时光也不断地提醒着我,会不会有一群人和我一样,始终怀念着、牵挂着那个属于自己的故乡和属于自己的故事。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金牛环岛”,它是进入家乡下板城的第一标志物,在超大的转盘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头巨大的金色牤牛,头朝东,尾朝西,俯身弓背、威武雄壮。大概是90年代设立于此,所以板城人无人不晓,因其作为标志明显,本地人甚至把这一片区域统称“大牛”。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板城大街”,是建城以来最悠久的一条主干街道,它纵贯东西,作为县城的轴心骨架,伴随着县城的发展不断地拓展延伸。由金牛环岛出发,放射至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最中间的是“迎宾大道”也就是“板城大街”西段的延伸。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邮局胡同”,是县城中一条非常普通和窄小的巷子,路两旁是一排排老旧的平房,从南到北临街的位置都被小小的商铺占据,但印象最深的是“三合精品屋”,因为上学时同学过生日或是给心仪的女孩子买礼物,这里是首选。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珠源路”,本地人把它叫做“二路”,也许是与中心街“板城大街”平行,是城中的一条次干道,所以叫“二路”。二路的前身是个马路大棚市场,因经常造成拥堵及卫生问题,后整体搬迁至煤场的空地上,取名“七彩桥市场”。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转盘”,位于县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尽管现在已经拆除,但老人们依旧把这个区域叫做“转盘”,90年代的时候,在转盘的花园中心曾设立着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雕像,当时是因为县酒厂出了一款名为“板城烧锅酒”的新品,再加上纪晓岚随王伴驾与乾隆爷私访板城“庆元亨酒店”留下了皇臣绝对“金木水火土,板城烧锅酒”的美丽传说,因此这款酒一经问世便席卷全城,后因销售额连年攀升,成就了享誉省内外的地方白酒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82”,源于县城大山深处的一支驻守部队,当年的部队番号叫52993,但当地人简称“82部队”,由部队通往下板城火车站有一条专属铁路线,有一列黑色的货运火车偶尔会穿城而过,与铁路线还平行着一条乡村公路,是杨树林、干沟门、石洞子、南老梁等村庄通往县城的便捷之路。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电视塔”,位于县城南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山下有大片的松树林,属于亚原始次生林,上山的路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在修建成了森林公园叫做“松云岭公园”。

图片

有一条路叫做“街里”,位于城西板城大街与二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带,记忆中著名的地方有“一小”、“二门市部”、“老街馒头铺”等,“街里”是本地人的叫法,在当时是城西的商业聚集地。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小桥”, 80年代的时候,县城中心的转盘下是条臭水沟,上面有座小桥,小桥的路北是一排商业,有间著名的澡堂子叫“大众浴池”,县城的大人小孩都去那里去洗澡,澡堂子旁边有个理发店叫“大众理发”,有个理发师还是个哑巴,东边还有几个商店,路边还有个做棉花糖的路边摊。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大牛圈”,老早以前是下板城村八组养牛的地方,后来改建成体育场,体育场是座环形露天场馆,由三层看台和一个篮球场组成,东北西都有出入口,平时有大铁门锁着。体育场不光是举行篮球比赛,还举办过文艺汇演、公捕公判大会、学生军训汇演等活动,承德县苹果节期间连央视的明星大腕都在这里表演过节目。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火车站”,是锦承线在下板城设立的三等站,始建于1935年,据说是日本人修建,车站很小,大概400平米左右,站内大厅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承德县山水画,还有铁路线路图,著名的电影明星黄渤主演的《亲爱的》,曾在这作为电影拍摄外景地。

图片
图片

有一个厂子叫做“拖拉机厂”,成立于1982年,当时厂区很大,工人也很多,有厂房车间、有职工宿舍、有职工食堂,80年代工厂效益空前,职工待遇优厚,在厂区还栽种着樱花树,是当时县城最好的企业之一。

图片

有一个厂子叫做“帝贤”,承德帝贤针纺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中国曾经的唯一一家纯B股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国最大的针织企业之一,已经坍塌。1986年,王淑贤只身来到承德县下板城镇贷款5万元自建服装厂,从当时只有30来人,一间几十平米大的车间到鼎盛时期公司16000多名员工,当时帝贤一年的工业产值大约15个亿,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然而2005年遭遇资金危机;2006年底又因涉嫌走私,包括董事长王淑贤在内的多名高管被河北省海关缉私局批捕。王淑贤——这位曾经立志要做中国纺织业的“皇帝”、还要做世界纺织业的“皇帝”的民营企业家现已身陷囹圄。虽然位于承德县下板城镇的帝贤厂区还静静的等待着重新崛起,但缺少了王淑贤的帝贤公司已今非昔日,辉煌时期的霸气已经荡然无存。

图片

有一个地方叫做“语录碑”, 1955年,毛泽东主席曾亲自对承德县朝梁子村办社情况的调查报告撰写长篇按语,如今,这块庄肃穆的语录碑依然矗立在朝梁子村头,“所谓落后乡村并非一切都落后”的励志精述,形成了“勇于创新、不甘落后、努力争先”的红语精神。数十年来,语录碑几经修缮,于2012年6月建成按语碑公园。

图片

有一个村叫做“下板城村”,位于城西最早的商业聚集区,也是下板城镇政府所在地,早年间还有一座“药王庙”,门前有个戏台,后来因城市变迁而消失不见,但是每年正月十五,县里会邀请各乡镇、各村表演队举办传统民间花会,还是以这里为始发站,而代表下板城村表演队是一黄一绿的两头大狮子。

图片

有一个村叫做“东窑村”,位于城中南山根,因村东有砖窑厂,所以起名叫“东窑”,东窑村民间花会中的“马叉”表演,还是省级非遗代表项目。早年间除了有砖窑厂,还有印刷厂、纸箱厂、冷饮厂等。

图片
图片

有一个村叫做“中磨村”,位于城北老牛河对岸,据说是乾隆年间,在这里开设了上、中、下三盘香磨坊,上磨在杨树林,中磨在这个村子,下磨在老牛河口,因此得名“中磨”。早年间有拖拉机厂、化肥厂、燃料公司等企业。

图片
图片

有一个村叫做“杨树林村”,位于城东三里,据说也是在乾隆年间,因村东有三棵古杨树而得名。我就是在这个村里出生,小时候印象中,在去村北的路边有一小片杨树林,在快到老牛河大坝上有一大片杨树林,林中杨树粗壮,夏季树叶繁茂、遮天蔽日,林后就是老牛河,是天然的游泳场。我家的田地因挨着大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我家拥有一片水稻田,从席苗到插秧;从灌溉到抽穗,每年能收获十几麻袋稻米,相较南方水稻一年两熟,我们的水稻是一年一熟,再加上是河水灌溉,日照充足,新米煮出的香味一点不输五常大米,也是我一个北方人喜吃大米而不喜欢吃面的原因。早年间有被服厂、针织厂、食品厂、开关厂、靠垫厂、木材厂、淀粉厂、碳厂、自来水公司、县交警队、畜牧局等企事业单位,是城中村企业最多的村。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一种苹果叫做“国光苹果”,承德县发展“国光”苹果是从1943年由下板城镇乌龙矶村开始引种的,因为独特的冷凉气候和果实成熟期的大温差,承德县被认定为国光苹果的优质产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国光苹果之乡”,国光苹果色泽好、甜酸适口,味道极佳。1990-1992年,承德县成功举办了三届苹果节,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应邀参加了第三届苹果节,并实地视察下板城镇东窑村果园,对承德县生产的苹果给予了“酸甜适口,风味特别”的高度评价。自此“承德国光苹果”因此声名远扬。

图片
图片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传播知识,分享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涉侵权请联系,本号会作删除处理,谢谢理解)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图说板城旧时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