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保目录药品-XC07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2022年医保目录药品-XC07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左心衰竭、心率失常、主动脉夹层、心肌病等症状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还可通过延长舒张期以增加缺血心肌灌注,因而可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提高运动耐量。β受体阻断药属II类抗心律失常药。
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非选择性的,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由于为非选择性,所以副作用较多,目前已较少应用;第二类为选择性的,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避免因为阻断β2受体而出现的副作用,比如哮喘发作、乏力、外周血管缺血及掩盖低血糖症状等;第三类也为非选择性的,可同时作用于β和α1受体,具有外周扩血管作用,常用药物为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XC07 β受体阻滞剂
XC07A β受体阻滞剂
XC07AA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359.普萘洛尔,Propranolol

适应症: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劳力型心绞痛。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事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减低肥厚性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用于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率过快,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危象。
作用机制: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竞争抑制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阻断心脏上的β1、β2受体,拮抗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作用,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与收缩速度,同时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使缺血心肌的氧供需关系在低水平上恢复平衡,可用于治疗心绞痛。抑制心脏起搏点电位的肾上腺素能兴奋,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亦可通过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抑制肾素释放以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竞争性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阻断β2受体,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可致支气管痉挛。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掩盖低血糖症状,延迟低血糖的恢复。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主要与药物的膜稳定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膜Ca2+转运有关。
普萘洛尔原研药由法国Pierre Fabre Dermatologie公司开发,是60年代上市的治疗心脏疾病最早的药物。
普萘洛尔为2022年第1批采购品种,集采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为17,979.44万片(折10mg/片),集采中选公司包括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华中药业及常州康普药业,集采中选金额为3,571.65万元。


360.索他洛尔,Sotalol

适应症:转复,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予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持续性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
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传统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还可以显著延长心肌动作电位复极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同时兼具I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索他洛尔是对β1和β2受体均有阻滞作用,作用效价与普萘洛尔相似,表现为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和A-H间期,使得窦性心动周期延长(心率减慢)及房室交接区传导延缓。钾通道阻滞作用(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索他洛尔除了β受体阻滞作用外,还可以有效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呈浓度依赖性,剂量越大,APD延长越明显。索他洛尔可延长心房及心室肌单相APD(心房肌的APD延长大于心室肌),并能延长房室旁路的传导。作用机制为阻滞时间及电压依赖性的复极相钾外流(Ik),作用靶点主要为选择性阻断3相复极后期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对早期缓慢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无作用。心电图可表现为P-R间期延长,QRS波时限轻度增宽,Q-T间期显著延长。索他洛尔对于早期复极的一过性钾离子外流(Ito)也有阻断作用。
索他洛尔由百时美施贵宝原研,1974年在英国获批上市。
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在XC01心脏治疗药部分已有简单介绍。
心肌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作细胞,包括心房及心室肌,主要起机械收缩作用,并具有兴奋性及传导性。另一类为自律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律的能力,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这些特殊分化的细胞同时组成了特殊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心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若受到一个足够强的刺激,可触发其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经历了由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变化。根据动作电位电位曲线的变化,动作电位分为0相、1相、2相、3相、4相共五个时相。其中4相为极化状态,0相为除极化,1相、2相、3相为复极化。
静息电位:心肌细胞内有高浓度的钾离子和负离子,细胞外有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静息电位为-90mV左右,主要由于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不断从内部泄漏到细胞外,在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膜上的内向整流Ik1通道开放,其通透性远大于其他离子通道的同透性,因此,K+顺其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造成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从而形成了膜内外的电位差。而钠离子和钙离子则被细胞内部的ATP消耗或Na-K-ATP泵运输出去,从而维持了负电位。
0相: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30mV左右,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为除极过程(0期)。电压门控钠通道(快速钠通道)打开,允许钠快速流入细胞并使其去极化。首先引起部分电压门控式Na+通道(INa通道)开放和少量Na+内流,造成细胞膜部分去极化。当膜电位由静息水平(膜内-90mV)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膜内-70mV)时,细胞膜上INa通道的开放概率明显增加,于是Na+顺其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使细胞膜进一步去极化,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到正电位(+30mV)。由于这是一种快INa通道,激活的速度很快,开放时间约1ms,当细胞膜去极到0mV左右时,INa通道就开始失活关闭。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的R波上升支。
1相:钠通道关闭,细胞开始复极,在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钾离子通过开放的钾通道离开细胞。此时,快INa通道已经失活,但同时激活一过性外向电流(Ito),从而使膜电位从+30mV迅速复极到0mV,历时约10ms。Ito通道是在膜电位去极化到-30mV时被激活,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K+,因此K+负载的Ito是心室肌细胞1期复极化的主要原因。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的R波下降支,1期之末为J点。
2相:1期复极到0mV左右,此时的膜电位下降非常缓慢它主要由Ca2+内流和K+外流共同形成。平台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此时外向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内向的L型钙电流(ICa-L)同时存在,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所致。此期相当于心电图S-T段。
3相:此期心室肌细胞膜复极速度加快,膜电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历时约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离子流形成。细胞膜复极速度加快,这是由于此时L型钙通道已经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减弱,而K+通过平台期已经激活的Ik通道外流,且K+外向电流随时间而递增。到3期末,外向的Ik1电流也增大,进一步加快过程,使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完成复极化过程。历时约100~150ms。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的T波。
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完毕就是整个动作电位时间。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约200~300ms。相当于心电图上的Q-T间期。
4相:4期是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心肌细胞已处于静息状态,故又称静息期。Na+、Ca2+、K+的转运主要与Na+-K+泵和Ca2+泵活动有关。由于在动作电位期间有Na+和Ca2+流入细胞内及K+外流出细胞,因此,此期要通过细胞膜上的Na+-K+泵的主动转运,将3Na+运出细胞外和2K+运回细胞内。同时通过Na+-Ca2+交换体和Ca2+泵,将Ca2+主动转运出细胞外,以恢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正常浓度梯度,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此期相当于心电图上的T-P(或T-R)段。

微电极记录的是单个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而心电图记录的是全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总和。心电图包括窦房结、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束支、浦肯野氏纤维以及心室肌全部动作电位的总和。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有症状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既能明确诊断,同时还能指导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
用经皮穿刺插入电极导管的技术,把记录心腔内电图和心腔刺激(起搏)用的电极导管顶端放置于心腔内适当的部位,并将它们的尾部分别连接于生理记录仪和程控刺激仪。
位于右心房上部的天然起搏器窦房结自动地、有节律地发出电信号,然后传导到房室结,再经过希氏束传导到左、右束支,最后传导到浦肯野氏纤维,激动整个心脏,从而引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泵送血液至全身。窦房结每发放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这种正常的节律被称为“窦性心律”,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
心脏有创电生理检查通常在局麻或全麻状态下穿刺静脉,常见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再将相应检查导管通过静脉放入右心房、右心室或冠状窦、希氏束等需要检查的相关部位,之后将导管连接相关心电生理记录仪,从而记录相关腔内心电图。
心电图中,P波代表心房除极,心房复极通常看不见,在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心房复极Ta波;PR段为心房复极、房室传导段;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段;ST段为心室早期缓慢复极,T波为心室晚期快速复极。PR间期表示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的过程,而QT间期表示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过程。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始到QRS波起始,代表了心脏激动从心房传递至心室的时间。
正常时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传导至高位右房,经Bachmann束传导至左房,高位右房逐步激动临近心房肌直至低位右房,而后经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至心室肌。除了窦房结至心房的传导时间外,这个过程的其他时间都包含在了PR间期范围内。
腔内电生理检查时,通常将导管放置在冠状窦(CS)、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BE)和右心室尖部(RVA)四根多极标测导管。把一个标测导管放在希氏束附近,常常可以记录到三个不同的电位,分别是A波、H波和V波,A波代表低位右房靠近房间隔的心房电位,H波代表希氏束的电位,V波代表着心室电位。AH间期代表低位右房至希氏束的传导时间,HV间期代表希氏束至心室的传导时间,A波代表心房电活动,V波代表心室电活动。正常PA间期的变化范围为25-55 ms,AH间期为55-125 ms,HV间期为35-55 ms。三者任何一个延长或缩短,都会造成PR间期的延长或缩短。临床常用于辅助诊断心脏病变。
XC07AB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361.阿替洛尔,Atenolol

阿替洛尔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轻度高血压病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适应症:高血压。阿替洛尔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联合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用于纠正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洋地黄及儿茶酚胺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阿替洛尔滴眼液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闭角型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等。
作用机制:阿替洛尔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亲和力较低。阿替洛尔与普萘洛尔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高度的心脏选择性,即它主要作用于心脏的β1受体,而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抑制较弱。这样,阿替洛尔就可以避免普萘洛尔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外周血管收缩、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另外,阿替洛尔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不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抑郁、失眠、噩梦等。阿替洛尔在1976年首次上市,是第二代β-受体阻滞药的代表。阿替洛尔的高度心脏选择性是通过对普萘洛尔分子结构的改造而实现的。
阿替洛尔由英国ICI公司(现在的阿斯利康)开发,1976年率先在英国上市。
362.比索洛尔,Bisoprolol

适应症: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比索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有选择性的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的连接来发挥作用,而不对β2受体产生影响,是一个对心脏β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和选择性的β1-阻滞剂,β1-选择性高于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心脏选择性β-阻滞剂。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由德国默克公司1978年率先研制,1986年首先在德国上市销售,1998年进入中国上市。
比索洛尔属于2019年第2批集采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为76,548.33万片(折2.5mg/片),集采中选公司包括成都苑东生物制药及北京华素制药。集采中选金额为27,156.72万元。


363.美托洛尔,Metoprolol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用机制:美托洛尔作用与阿替洛尔相似,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对β2受体阻断作用很弱。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消除主要在肝脏,尿中排出原药很少。具有亲脂性,主要经肝脏代谢,美托洛尔主要以代谢物从肾脏排泄。
从1975年上市至今,原研阿斯利康的美托洛尔先后上市了普通片剂和缓释片,活性成分分别为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属于2022年第1批集采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为101,152.06万片(折47.5mg/片),集采中选公司包括南通联亚药业、浙江普洛康裕制药、合肥合源药业、华益泰康药业、佛山德芮可制药及宜昌人福药业。集采中选金额为55,867.01万元。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也是2021年第2批集采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为154,143.89万片(折25mg/片),集采中选公司包括远大医药、上海旭东海普药业、石家庄以岭药业、珠海同源药业、烟台巨先药业、陕西步长高新制药及常州四药制药,集采中选金额8,995.17万元。


364.艾司洛尔,Esmolol

适应症: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所致的心动过速或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需急诊处理的异位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用机制: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主要在心肌通过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点而抑制β1-受体,具有减缓静息和运动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临床上主要用于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后,以及急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性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还可用于围术期、麻醉时高血压的快速降压治疗。
盐酸艾司洛尔最早由Baxter Healthcare Corporation公司研发,1986年在美国上市,之后还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批准,原研药品未在我国上市。
XC07AG α和β受体阻滞剂
365.阿罗洛尔,Arotinolol

适应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轻度-中度)、心绞痛、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原发性震颤。
作用机制:阿罗洛尔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时主要阻断β1、β2受体,大剂量时可同时阻断α1、β1、β2受体,在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治疗中有良好的作用。阿罗洛尔可通过阻滞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分泌、直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肾脏血流而同时达到降压并保护肾脏功能,故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阿罗洛尔因具有β受体和α1受体双重阻滞作用,因此能部分抵消彼此的不良反应。如减轻因α1受体阻断所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减少或消除由于β受体阻断而导致的外周血管收缩,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对脂蛋白酯酶活性、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无不良影响,解决了传统β受体阻滞剂因糖脂代谢影响而使临床使用受限的问题。阿罗洛尔可通过阻滞可阻断α及β受体,但阻断α受体的作用较弱,阻断α受体与β受体的比为1∶8,故其体位性低血压作用甚弱。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比普萘洛尔者强。阿罗洛尔还具有水脂双溶性的特点,与脂溶性的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比较,其不仅口服吸收更好,而且吸收后首先被肝脏代谢率更低。同时,由阿罗洛尔还兼顾有α受体阻滞作用,对于单纯阻断β受体效果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阿罗洛尔是更好的选择。而且研究表明,阿罗洛尔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
阿罗洛尔由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研发,1985年首次在日本上市。
366.卡维地洛,Carvedilol

适用症: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力衰竭,也用于原发性高血压。
作用机制:卡维地洛属于非选择性β受体、兼有α1受体阻滞作用、脂溶性、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阻滞心脏β1受体:减慢心率,延缓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阻滞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发挥降压作用;阻滞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肾脏血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压。
卡维地洛由罗氏宝灵曼公司研发成功,1991年首次上市。
367.拉贝洛尔,Labetalol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轻度至重度高血压和心绞痛;静注能治疗高血压危象。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孕妇或先兆子痫。嗜铬细胞瘤。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控制全身麻醉时的低血压。
作用机制:兼有α受体及β受体阻滞剂作用的降压药。对β1及β2无选择作用,其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的相对强度,口服时为1:3,静脉注射时为1:7。其降压效果比单纯β受体阻滞剂为优。原理是阻断肾上腺素受体,放缓窦性心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这种药物特别对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着疗效。
拉贝洛尔由葛兰素史克原研,于198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
XC07FB其他β受体阻滞剂复方制剂
谈判西药
XC07AB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Landiolol

兰地洛尔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心脏抑制作用弱且较少引起低血压。对β1受体的阻滞作用约为β2受体的255倍(即β1/β2为255)。兰地洛尔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主要拮抗心脏β1受体,抑制儿茶酚胺作用。兰地洛尔对心脏离子电流、动作电位、心脏收缩力或心脏冠状动脉灌注压的影响微乎其微。
适应症: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临床适用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紧急治疗: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速;手术后循环系统动态监护时发生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紧急治疗: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治疗。
兰地洛尔原研小野制药,2002年于日本上市,2016年欧洲多个国家上市,2020年我国批准上市。
谈判期间2022/1/1至2023/12/31,168元/50mg/支,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批文。
盐酸艾司洛尔氯化钠注射液,Esmolol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为预配置即用型艾司洛尔注射液。对于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危象等紧迫性高的疾病,需要尽快控制至目标心率/血压。现有艾司洛尔的使用需要临时配置,可能存在延迟救治的风险。长时间手术/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艾司洛尔可保护患者心脏。长时间输注需要反复配置和给药,可能存在输注中断,进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波动的风险,即用型解决了此问题。
谈判期间2023/3/1至2024/12/31,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持有批文。
XC07FB其他β受体阻滞剂复方制剂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Bisoprolol Fumarate and Amlodipine Besylate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为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组成的复方制剂。
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活性。比索洛尔对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2-受体仅有较低的亲和力,对2-受体有关的代谢效应无明显影响。因此,比索洛尔通常不会影响呼吸道阻力和2-受体调节的代谢效应。比索洛尔在超出治疗剂量时仍具有1-受体选择性作用。比索洛尔无明显的负性肌力效应。
比索洛尔详见上。
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其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由于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氨氯地平详见XC08钙通道阻滞剂。
谈判期间2023/3/1至2024/12/31,Merck Kft持有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