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综实验如何得高分?高考考前必看必记知识点汇编!

2022-05-26 17:48 作者:播优私塾秦老师  | 我要投稿

高考理综实验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高考再现率为100%。“实验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实验能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郑州播优教育高三小班课为同学们整理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的必考知识,大家一定要收藏哦。

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 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

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a.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测量性实验

螺旋测微器

(1)工作原理: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精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注意: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三、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2)游标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3)若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注意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5)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五、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

(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

(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八、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注意: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

(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

(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

(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研究性实验

一、研究匀变速运动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3.重点:纸带的分析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DS1=DS2=DS3=…….=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先求DS,再由D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观察描绘实验

一、描绘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原理:在小灯泡由暗变亮的过程中,温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故在两端电压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各点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

2.实验步骤:

(1)开关断开的状态下连好电路(分压器接法、安培表外接)后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使负载所加电压最小的位置

(2)调节滑变,读数记录约12组值(不要断开电键进行间断测量)

(3)断电,折线路

(4)建立坐标,选取适当标度,描点,连线(平滑)。

3.注意事项:

(1)为使实验准确,应尽量多测几组数据(12给左右),且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器接法

(2)安培表内外接法应视灯泡的电阻大小确定,一般是外接法。

(3)为了减少误差,在作图时,所选取分度比例要恰当,应使12个点在坐标平面内分布在一个尽量大的范围内,且疏密程度尽量均匀些。

(4)用多用电表所测得的电阻值较在电路中所测得的值一般要大很多(冷态电阻要小)

示波器的使用

1.原理:

(1)示波管是其核心部件,还有相应的电子线路。

(2)示波管的原理:用在xx’方向所加的锯齿波电压来使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位置距中心之距与时间成正比(好象一光点在屏上在水平方向上做周期性的匀速运动---这称为扫描,以使此距离来模拟时间轴(类似于砂摆的方法);在YY‘上加上所要研究的外加电压(信号从Y输入和地之间输入),则就可在屏上显示出外加电压的波形了。

2.使用的一般步骤:

(1)先预调:反时针旋转辉度旋钮到底,竖直和水平位移转到中间,衰减置于最高档,扫描置于“外X档”

(2)再开电源,指示灯亮后等待一两分钟进行预热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

(3)先调辉度,再调聚焦,进而调水平和竖直位移使亮点在中心合适区域

(4)调扫描、扫描微调和X增益,观察扫描

(5)把外X档拔开到扫描范围档合适处,观察机内提供的竖直方向按正余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波形

(6)把待研究的外加电压由Y输入和地间接入示波器,调节各档到合适位置,可观察到此电压的波形(与时间变化的图象)(调同步极性开关可使图象的起点从正半周或负半周开始

(7)如欲观察亮斑(如外加一直流电压时)的竖直偏移,可把扫描调节到“外X”档。

高中化学实验在考试中也占一定的分值,如何保证化学实验不失分,下面为各位同学分享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最常考的化学实验现象,记熟这些实验现象,就可以搞定大部分的实验现象题。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四: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实验五: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 

实验七: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实验九: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原理: 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步骤: 将含酚酞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放入烧杯内,加入 NaOH溶液,10min后取出,用纸巾吸干,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分析: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也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理综实验如何得高分?高考考前必看必记知识点汇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