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理咨询师相关知识

2023-07-11 16:10 作者:bili_48088057016  | 我要投稿

心理咨询师(psychological consultant)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已于2017年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人社部也不再组织心理咨询师国家统考。
概念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焦虑、抑郁、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
工作内容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个别咨询: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诉求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个别咨询涵盖以下四部分内容,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以及精神病性问题。
(1)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个体在成长的各个阶段,由生活、工作、社交、情感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因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亲子关系、恋爱情感、婚姻家庭、择业就业、职场困惑、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一般性的常见生活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如重要关系的破裂(分手、离婚、失亲)、学业事业的失败(重要考试失败、失业)、道德法律问题(抚养赡养、家暴)等问题导致的长时的痛苦、焦虑情绪等。
(3)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未严重到神经症,心理冲突还是常形。
(4)精神病性问题: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诸如躁狂症、癔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对于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有条件的辅助性工作。
团体咨询: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发展历程
2001年4月,劳动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同步出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01版。
2002年7月劳动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培训鉴定工作正式启动。
2003年4月,开展首次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统一鉴定。
2005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版),同步出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05版。
2009年,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全国统考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年
2011年,出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2011版。
2015年,心理咨询师职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四大类服务业人员。
2016年,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全国统考人数首次突破40万人次/年
2017年9月12日,心理咨询师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2018年5月20日,最后一次心理咨询师国家统考。
2019年8月,国务院发文提到:为了推动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分批调整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9年底前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以实际操作能力推动从业技能鉴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颁发专业技能证书。
申报条件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中专(含)以上学历;
(2)其他专业大学专科毕业或本科高年级在读。
职业道德规范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信仰、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以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建议,必要时还要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能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医师。
6、心理咨询师要始终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守则
(1)善行:心理咨询师要以来访者的福祉为首要考虑,助人工作的目的是使来访者从中获益。心理咨询师践行善行原则,一方面要保障来访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另一方面应避免来访者受到伤害。
(2)责任: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诚信: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应做到诚实守信,在临床实践、研究及发表、教学工作及宣传推广中保持真实性。
(4)公正:心理咨询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相关人员,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
(5)尊重: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每位来访者,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心理咨询师相关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