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董政:坚守医者初心 弘扬医道精神
引 言
2023年7月15日,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新院区项目已开工。这一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完善新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造福百姓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两江新区中医院将以此项目开工为新契机,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把中医药这一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将两江新区中医院打造成重庆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和标杆,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重庆实践、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和打造西部医学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传岐黄薪火 弘中医国粹”主题宣传,对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重点科室、重点专家进行展播。本期,让我们一起认识国医堂主任中医师董政。
在两江新区中医院国医堂,有这样一位中医师,虽然来院坐诊时间不到一年,却吸引了不少患者慕名前来。患者问诊时,他表达的观点专业严谨又不失温度,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以及内心对中医的由衷热爱。
他,就是两江新区中医院国医堂主任中医师董政。自2022年9月加入中医院后,凭借其40余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精湛医术,帮助众多患者解除病痛,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
董政是重庆英才大会引进人才,师承于名老中医付静候。他注重结合中医理论和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准诊断、科学治疗,擅长诊治心悸、肾虚、各种男科、妇科病等多种疾病。
仁心悬壶妙手施治 山东患者千里寻医
家住河北省衡水的廖阿姨今年58岁。5年前被诊断为冠心病,之后心悸、胸闷的症状常常发生,但四处求医无果。在朋友的介绍下,廖阿姨了解到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国医堂主任中医师董政擅长治疗心悸。今年1月,她跨越1500公里,专程从衡水来到重庆两江新区找董政看病。
董医生接诊后,发现其舌淡苔白,脉细弱。询问后得知,廖阿姨自确诊冠心病后,又处于更年期,一直饱受出汗、潮热、失眠、胸闷气短等的折磨,多次寻医效果均不明显。
(董政为患者把脉)
他初步诊断廖阿姨为心血不足证、胸痹、面色无华,并开出桂枝、白芍、川穹等组成的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配。三个疗程后,廖阿姨胸闷气短、失眠等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她对此非常满意:“太谢谢董医生了,我已经好几年没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现在感觉整个人精神多了!”
董政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注重中药的药性和疗效,并积极引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他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疾病,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细心对待病患 仁心彰显大爱
董政臻于细节,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次,他在医院食堂用餐时碰到患者陈先生,特意走到陈先生身边询问:“小陈,上周给你开的药有好好吃吗?现在感觉怎么样?我看你吃的有点辣,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一点……”患者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食,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董政在义诊现场)
此外,董政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义诊活动。翠云街道福安社区、礼嘉街道嘉宁社区等,均留下他义诊的身影。义诊现场,他认真倾听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描述,耐心询问病症,辨证施治,给出专业的诊疗意见。
每一次问诊,董政始终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每位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他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与信任。不少患者在义诊后,专门来到两江新区中医院国医堂找到他,继续后续的治疗。
传播中医文化 服务百姓健康
除了日常问诊,董政以初心致创新,还利用视频直播、科普推文等方式,积极传播和推广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医药。
“夏季祛湿,建议多吃一些具有祛湿效果的食物,比如冬瓜、薏米、山药、赤小豆、白扁豆……”在直播间,董政从夏季养生的重要性、夏季养生方法等方面,为网友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及时回应网友的各类提问。他还结合川渝地区实际情况,为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饮食调理、身体锻炼和睡眠改善等方面的健康知识。
(董政在直播间为大家科普夏季养生知识)
“作为一名中医师,向群众宣传、讲解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融入大家的生活,让他们‘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是我的责任所在!”董政深知文化传播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重要性。他表示愿意继续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药的健康价值和文化魅力。
作为两江新区中医院中医药师带徒的指导老师,董政带了4名青年医师。他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今后自己将不遗余力地将多年的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授给弟子,让青年医师少走弯路、更早成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弘扬中医文化,发挥中医力量。董政说,自己将持续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治疗水平,在求索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继续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