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胡思乱想——正确对待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伦理道德

2023-06-30 03:47 作者:爱吃馒头的橘猫  | 我要投稿

过去其实并不理解别人说的,在观看或者阅读各类作品时,要考虑故事背景以及创作背景的意义。在判断好坏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根据故事中的伦理道德是否符合个人的认知,甚至可以说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个人的伦理道德去判断,这其实很正常,也很难界定对错,毕竟每个人对于不同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

(举个栗子)比如三妻四妾,在当下的社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对此我们有清晰的认识,假如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古代,大部人又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在我们的了解中,古代似乎就是这样子的,这是基于我们长久以来的认知。

但假如故事背景是现代,内容却是架空,三妻四妾在这个设定中是可以的,那么这时就会出现分歧,有的人可以坦然将其与现实区分开,将其单纯地作为一部作品去看待,而有的人会因为过于贴近现实,却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内容而觉得恶心(算是另类的恐怖谷效应吧,太过相似反而令人恐惧,具体也是因为而异),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价值传播。

当然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真的会有人会分不清。

越贴近现实,越容易让人分不清现实,越真实,越混乱。

就像很多小孩,在接触到大量暴力的内容后,又缺乏相应的引导,会自然而然地使用暴力,即便是成年人,有时也会因为部分认知的缺失,从而相信一些在外人看来很荒谬的言论。

所以,在接触新内容的时候,不要随意做出判断,不要轻易接受、相信不熟悉的内容(也会有不得不接受的时候,现实嘛),慢慢接触,逐渐建立自己的理解,或者就当做一个未定的知识点放在脑子里也好。

虽然本质上依然是主观的客观认知,很难界定对错,但总比莽强。

一片混乱,脑子转不动了_(:з」∠)_

那么,一部作品,因为内容包含了不符合当下伦理道德的内容,它就一文不值吗?其它的内容就应该完全忽视吗?多少有点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意思了。某种程度上也断送了解新事物的机会。

(举个栗子)《热血街区:极恶王 - 希望之丘外传( 6 from High & Low The Worst )》,打架斗殴,黑恶势力,扰乱秩序,毋庸置疑,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内容。但除此之外,主角团的友谊,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回到十年前一起埋下时间胶囊的地点,正如剧中所说,这是一个奇迹。加工厂热心的大叔,尾尾地一家温馨的日常,怀揣着父亲的记忆参加比赛的小怒,还有其它的一些内容。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在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下,都在认真的活着。

是普通人都会有的平凡的一面,也是普通人会有的质朴、纯粹的情感。

或许因为剧情缘故,都发生在一个地方,一群人身上显得不真实,但这些情感,这些经历是现实生活可能真实存在的,它可以让人相信一些生活的美好,一些值得希冀的地方。

我相信这些并不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把一部作品当做一个异世界就好,或者一个假定存在的文明,带着自己的认知去接触,好的部分就接受,不了解的部分持保留意见,不认可的部分就不认可。

如果接触的内容并非那么不可接受,那么放下个人的刻板印象,尝试着去接触,或许会发现,它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甚至会因此发现一个新奇的世界。(该说不说,好奇心,或者说新鲜感,是驱使很多人接触新内容的原动力)

创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基本会加入很多个人的喜好,无论是背景还是设定,或怪异或荒诞(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受众群体)。你所不接受的部分,或许并不是一个作品的全部。

正是这些脑洞大开的创作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理解。

即便很多时候,讲述的都是相似的内容,但不同的演绎,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原本了解的事物,可能让人有新的认识。原本不理解的东西,通过另一位创作者的演绎,也可能轻而易举就理解了。

世界上本来就很难有完全符合个人喜好的东西,试着接触新事物,或许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也说不定。

往大了说,很多奇奇怪怪的设计或者发明,最开始,也源自一个奇奇怪怪的想法。

(但是,有些东西的害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了,就不要当好奇宝宝硬是要试试了)


胡思乱想——正确对待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伦理道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