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整合纲要下+3本选必)

2023-04-07 20:43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定哥 |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食物物种交流

交流概况

  • 新航路开辟推动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促进世界动植物大交流
  • 马铃薯、甘薯、玉米、番茄、辣椒、南瓜等从美洲传到欧亚非
  • 大麦小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豌豆,甘蔗等传入美洲;
  • 牛马猪鸡羊驴传入美洲;
  • 新航路开辟前:
  • BC6000,大麦小麦从西亚到欧洲;
  • BC2世纪-2世纪,葡萄、苜蓿丛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樱桃、杏从亚洲传到罗马

交流影响

  • 不同种类的物种适应了复杂气候环境,提高了粮食产量;
  • 抗饥荒能力增强,人口激增;
  • 抗饥荒能力增强,人口激增;
  •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食物结构;
  • 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发展,推动了经济和贸易发展;
  • 人口和动物的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
  • 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传播范例

  1. 玉米 / 马铃薯
  • 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作为观赏;
  • 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推广,16世纪末马铃薯在欧洲推广;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欧洲粮食作物
  • 明朝时,玉米通过西亚、印缅、菲律宾等多途径传入中国,乾隆年间,大规模推广,鸦战前已遍布全国;
  • 甘薯
  •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 在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 番茄
  • 18世纪中叶开始食用栽培;
  • 欧洲农艺家改良培育,重新传回美洲;
  • 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长期被观赏和药用,光绪年间开始做食用蔬菜;
  • 辣椒
  • 原产于拉美秘鲁、墨西哥;
  • 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后传入欧洲其他国家;
  • 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 小麦、水稻
  • 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供富人享用;
  • 18世纪中期,小麦、水稻成为北美前两大农作物
  • 咖啡
  • 原产于非洲;
  • 6世纪传到阿拉伯半岛,15世纪传到欧洲
  • 17世纪传到斯里兰卡、印度、印尼
  • 18世纪初,传到拉美;
  • 17世纪初,威尼斯出现第一家咖啡馆,18世纪初欧洲普遍并推广到北美;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 传统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
  • 三角贸易兴起
  • 葡萄牙以澳门为中转站的贸易网络
  • 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跨太平洋贸易
  •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3️⃣早期殖民扩张

概况

  • 葡萄牙:非洲沿岸、澳门、印度果阿、巴西
  • 西班牙:美洲、菲律宾
  • 荷兰英法也在亚非北美建立殖民地

影响

  • 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 美非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
  • 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很多非洲人沦为奴隶
  • 用农奴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
  • 限制殖民地对外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 给殖民地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 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整合纲要下+3本选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