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画画也可以做动画,《白箱》女主的日常工作,为你科普“制作进行”
“什么是制作进行”

在舛本和也的《制作进行》的书中有句话“作品是子弹,我愿做射出子弹的那把枪。
这句话描绘的是曾经鲜有人知的动画制作现场的职位“制作进行”。
而随着一部《白箱》动画的大火,制作进行这个职位置才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在舛本和也书中的描述的制作进行是,参与所有流程环节,并且要保证放映档期不会延误的统筹管理人员。
而在《白箱》中的描述则是,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周旋,开着车去原画家里收卡。
两种描述其实都没有错,但真正的制作进行的形象,是起到一个各部门的沟通桥梁的作用,并且要在保证档期的情况下,在时间与动画质量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当有一个动画项目的时候,会先由进行的上层制作人,也就是日语的“ プロデューサー”接手分配,一集一集的分配给担当的进行。
“制作进行是干什么的”

动画的制作,会先从脚本开始,会经由演出画分镜。
分镜完成后,交由原画担当的人绘制L/O,而画L/O的人需要根据演出的指示,不断地完善L/O。
L/O完成后,再下放到原画担当的人绘制一原。
完成后再下放到二原,而二原完成后再下放到动画。
最后再由上色与摄影进行完善。
(流程大概讲解,并没有细化到每个流程的具体细节与修正审核)
从演出画好分镜的阶段开始,之后大部分工作分配与管理,都是由担当的进行负责的。
选择原画担当,找作监,找二原。
每个阶段所有的材料都汇总到进行手上,由他们决定下发到下个环节的那些制作人的手里。
可以理解成,这是个不断给人挖坑、催稿、填坑的循环。
看起来似乎是个很轻松,写个计划按照计划来,在截止死线前把东西做出来就行。
但制作现场的麻烦永远是不间断的。
比如,当一原完成后,下放到二原之前,会先经由演出审核,作监修改。

二原完成时也会重复这个环节。
合格的进行会在表格上填写标注,并且下发到下个环节,不合格的再经由进行之手,返给负责担当这卡原画的人,重新进行绘制。
而负责反修交接的,依然制作进行。
为了保证动画的质量,有很多时间,是在沟通与返修的问题。
负责处理这些制作现场的各种麻烦,并且还要保证计划的进行。
在比如说有些原画担当画卡的速度很慢。
卡着死线发动画中割的外包,结果外包公司做到一半突然放假了。
等等。
能完全按照计划的日程来进行制作的项目,是预期的最好状态,但实际的制作现场,很少有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的,意外状况总是不断。
总是会有各种各样,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而负责处理这些麻烦的,才是制作进行这个职务最大的功能。
“制作进行的晋升”

近日,《白箱》动画剧场版又放出消息,制作剧场版动画,时间设定在TV版的五年后,将会有新角色登场。
而五年的时间,主人公宫森葵也成长为了一个制片人了。
一般的制作进行的成长阶段会从
制作进行→制片主任→制片人
当成为制片主任的时候,便能够统领一个项目,换句话讲,就是项目负责人,分配动画分镜,下发给底下的进行。
在《白箱》中对制片人的描述是,跟各种大佬没日没夜地打麻将。

而真实的制片人,则是要在各种投资方与制作团队来回周旋。
一家动画公司不可能只单做一部动画,同时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投资方,要在有大局观下的情况下互相协调,同时也要保证制作能顺利进行。
而还有另一种晋升的方式“演出”
这里有个小插曲;
日本一个制作进行,收到作监修正的卡,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自己修正了,反馈到演出之后,演出想让这个进行转职当作监。
这只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大部分的制作进行是不会画画的。
但当制作进行对作品的了解与技术的把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包括动作、构图、机位、视线等。
他便能负责动画演出了,来把控单集动画的质量。
而这种成长会从
制作进行→演出→监督(导演)
动画导演不一定都会画画,但他们一定都是对画面有把控的人。
文:天下丶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