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谈酒 || “选酒”不简单
李寻谈酒 || “选酒”不简单
曾获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 萨缪尔逊有句名言:“人们经常忘了一件事:有时候同一个词说的是两个意思,有时候两个词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选酒”这个词其实也是这样的,我们经常混淆它所说的不同意思。
经销商们都说“选酒太重要了”,我也觉得“选酒太重要了”。但是随着接触深了之后,我发现经销商们说的“选酒”和我说的“选酒”不是一回事情,我说的“选酒”,就是要选品质好的酒,经销商们说的“选酒”,是要选能卖得动的酒。
由此,我深入去思考“选酒”这个词,对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人意味着什么。对经销商来讲,标准是最简单的,就是好卖。一款酒好卖不好卖,和酒质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品牌的因素,包括做广告的范围和力度、市场推广的力度,特别是在一个局部市场上酒厂给的所谓政策支持,等等。只要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有足够的广告,酒厂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力度,而且有足够的持续时间,这款酒才能好卖。而一款酒一旦好卖了,对经销商来讲,他基本上就是起一个物流配送和分发的作用。
对消费者来讲就不一样了。消费者有很多种,可以说有一万个消费者,就有一万种需求。选酒,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是有不同的定义的。我看过抖音上的一个搞笑段子:博主说请领导喝酒,得喝上千块钱的,表示尊重领导;请客户喝酒,得喝三四百块钱的,要得对得起客户;请朋友喝酒,就喝100来块钱的,毕竟朋友是自己人,不是外人;那么自己喝多少钱的酒呢?自己得对得起自己,喝二三十块钱的酒。这个段子可能反映出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选酒的要求,他们在选酒的时候并不完全是考虑酒质,也并不是完全考虑价格,而是考虑这款酒的饮用目的和饮用场景。

面对消费者们多种多样的需求,选酒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选酒原则?我想这里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教条,比如我们所提倡的“说真话,喝真酒”,可能也只是在某些场合下满足了某一部分客户的需求,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有这个需求。为客户提供选酒服务,还是要尊重客户的要求。有些客户可能更在意酒质,有些客户更在意使用场景,有些客户更在意风格,有些客户更在意品牌,不一而足。
选酒师这个职业,当然要为客户服务,但是为客户服务并不是毫无原则地逢迎客户,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需要什么选酒师了,客户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无需专业的服务。但如果一种专业的服务出现,其前提是有它的专业立场,专业立场是既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表达一个专业工作者所判断的真实的信息,无论是满足客户的哪一种需求,都要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完整而真实的信息。有时候说真话可能并不适合客户的需求,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要以适当的方式来做提醒,立此存照。客观、真实、得体,是选酒师这个职业得以存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