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考研应该这样复习才对!

2021-10-26 10:53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离22考研只剩下60天,这也意味着离23考研只剩下425天,除去上课、实习、考试等一系列事情,留给考研的时间其实真的不多。

现在不少23考研的同学,总是觉得时间还早,先不急着准备,但是时间过得往往比想象得快,浪费得也比想象得厉害,当你某个时刻回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时间已经流逝了这么多,所以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当下才是最好的时机。

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暴增,而统考的名额却在逐年递减,上岸的机会越来渺茫,竞争越来越激烈。

你拿什么和如云的对手竞争,只能通过努力,让自己跑在对手前面。

所以听炳哥一句劝:能早点开始,就早点开始,不然后期遇上实习等一些无法摆脱的事情,你就会感叹时间不够用,当初为什么不早点开

当然除了有不着急的原因,还有一些同学在纠结择校看书的问题,他们觉得自己还没确定好考什么学校,所以不能贸然复习。


对于这部分同学,炳哥想说,同学这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你考经济学,你就避不开高鸿业。不管考什么学校,先从高鸿业教材开始。

即使你最后选择的学校的参考教材并不是高鸿业,你也没有白看,因为知识点都是相通的。

最怕的就是你以自己没有选好学校为借口,逃避考研复习这件事。

做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自己的内心,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自我感动。

话说这么多,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认清形势,早点复习。


接下来进入正题,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经济学复习教材分类以及挑选的原则。


经济学教材分类

简单来说,经济学教材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大致分类为:

初级教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中级教材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高级教材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当然,除了上述教材外,还有些教材也很经典,但是相对来说,上述几本教材应用特别广。

同学们具体看什么教材,取决于所报院校专业要求。一般来说,基础阶段看初级教材,强化阶段看中级教材,考国内顶级名校如北大、人大等才需要看高级教材。

当然,如果学员考央财等名校,看看高级教材有一定帮助。


教材挑选原则

1、如果院校有指定教材有高鸿业教材,一定按照高鸿业教材来。据了解,全国共有200多所高校指定这本书为考研参考教材,高鸿业老师的书特别适合应试考试,概念和知识点写得清晰明了,同时阅读难度不大,跨专业的考生也可以看懂。

2、如果不确定院校或者院校未指定用书,炳哥也建议从这本书开始看起

3、对于指定教材为曼昆、范里安、马工程的学校,可以先看高鸿业教材打基础

4、对于一些考题超纲院校,如北邮、上外、南农、东财、中南财等院校,除了看高鸿业教材,还要看中级教材,如范里安、曼昆。

5、对于顶级院校,看书应该遵循从初级到高级的进度看书,初级阶段教材首选高鸿业教材。


专业课如何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


01

掌握框架结构

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书本框架结构,以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期复习时,重点从框架结构的角度来复习备考。

02

多画图,学会用文字分析和解释图形

利用图形来分析某个经济学原理、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经济学专业考研试题的一个趋势。

复习建议: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对图形予以重视,对于核心图形,一定要熟练掌握,最好是自己在纸上画几遍,脑海中有一个很清晰的图形印象。

另外,除了会画图,还要学会用文字分析和解释图形。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训练,通过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03

提升数理水平

近几年,众多高校(如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加大了计算题的比重和难度,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数理水平。(1)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数,高数学好了,学习中级甚至中级偏高级微观经济学就容易多了。(2)对于书中涉及到的数理分析,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能够独立推导。(3)平时多加练习计算题,掌握解题思路以及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04

重视课后习题

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难度高于课后习题,但是通过作答课后习题,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以及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从各高校历年研究生考研真题可以看出,有些高校考研真题来自或改编自相关教材课后习题,甚至指定考研参考书目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第一轮复习时,重点放在课后习题作答上。

05

认真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真题

通过查看各高校考研真题,发现有些重要知识点经常被重复考到。所以,建议大家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真题,其中包括其他水平相当院校的历年考研真题。建议考生第二轮复习时,重点放在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作答上。

06

不拘泥于一本教材,遵循“由简入难”的方法

可按照以下方法复习备考:




二、宏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


01

考察不同学派的观点并进行比较

与微观经济学不一样,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派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考察不同学派的观点是经济学专业考研试题的一个趋势,望考生予以重视。

复习建议:要学好宏观经济学,一定要对宏观经济思想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理解各宏观经济学派理论时会感觉到很大的难度。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适当地看相关的教材,如推荐的方福前教授所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02

关注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一些高校,最后一道论述题一般为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宏观经济现实问题,并要求考生就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主张等。

所谓经济热点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方面含义是指当年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比如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债等;

第二方面含义是指经济学术热点讨论,比如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等。这两方面有可能重叠,但是侧重点不一样。

前者类似于时事,知识性强,后者类似评论,学术性强。这两点在考试中都有体现。

一般的解题思路包括:①分析理论;②解读当前经济形势;③对当前经济政策进行评论和政策建议。虽然常考经济热点,但不是简单的考察经济事件的内容,而是以“热点与重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命题。

复习建议:仅仅看考研指定参考书目,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花费时间总结一些专题热点,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多看一些经典的经济类期刊杂志,一些不错的期刊论文可打印下来,予以归纳总结,对应付最后一道大题很管用。

03

重视各章内容的综合关系,从总体框架进行掌握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框架体系非常完整的学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各章内容体系的逻辑体系,从总体框架进行掌握,这部分内容非常容易出考题。

04


不拘泥于一本教材,遵循“由简入难”的方法

可按照以下方法复习备考:


掌握答题方法

要深深牢记:考研不同一般考试,概念题(名词解释)要当作简答题来回答,简答题要当作论述题来解答,而论述题的答案要像是论文,多答不扣分。有的论述题的答案简直就是一份优秀的论文(其实很多考研真题就是选自一篇专题论文),完全需要当作论文来回答!


23考研应该这样复习才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