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站评存:浅析比亚迪与加州口罩贸易的部分细节

2020-05-15 12:12 作者:自救实践局  | 我要投稿

刚看到一位up披露的比亚迪及加州口罩贸易相对合同细节(国际贸易术语为DDP,争议仲裁、法律管辖权等),简单评论了几句,加了个别备注放这边存档。



DDP(即目的地完税后交货)已是国际贸易术语中卖方责任最大,风险链最长的一种了(INCOTERMS2000中国际贸易术语共13种,INCOTERMS2010中为11种,DDP责任均大)。在过往数月口罩紧缺的形势下,未按供应方强势环境中相对常见的EXW、FOB、CIF等术语签约(其中FOB、CIF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水运而非所有运输方式,此次疫情紧急或多为空运,可忽略),或许与交易对手身份(州政府,而非常见贸易公司或企业集团)、BYD自身产能释放及销售合同规模等都有关系。但从这一细节及法律管辖、仲裁庭适用等方面看,有风控与潜在获利平衡的问题。

从比亚迪官方目前披露的:产品已通过NIOSH物理评估,对方拒绝立刻完成认证因所提交文档未符合(比亚迪北美发言人:“联邦监管机构指出的唯一问题是工程图纸的小改动,很容易被改正”,来源:5月14发布《10亿美元加州口罩认证未过?比亚迪:有关文档,质量没问题》一文)来看,事情似乎存在转机和“希望”。但陆续签订的补充合同相当于在同一条风险延伸线上,同一个赌局上压上更多筹码,毕竟写过论文的人都清楚导师永远可以给你挑出修改文档的理由,而且通常可以微笑着轻松挑出。这是事态所逼,却也是风险扩大。自己学国际贸易,也从事航运与供应链行业,清楚重合同才是守信用。

目前一个问题是比起加州,萨克拉门托作为加州州府、“裁判员”(法庭及仲裁庭)不会站在比亚迪一方,而能决定合同及补充协议违约与否(即是否按时给认证)的辅助方也是美国人,比亚迪在这单生意上凶多吉少。如果没有比亚迪以外的外部支持,对方看中方似乎疲弱的反应只会得寸进尺而非收手。我一直提倡自救,但自救的手段在这件事发展上已不多,本应考虑、预防在源头,以人情和患难时期伸出援手的主观思维去预设善意对手本身是个错误。当形势发展呈现出某种利益空间,不惜借助合同漏洞提前终止合约或达到某种条件的案例在国际贸易甚至租船等领域随处可见,翻看一本《提单》、《信用证》、《航次租船》的专业书就能看到,没什么人情可言,这本身也体现部分人性。感谢分享,祝好。


B站评存:浅析比亚迪与加州口罩贸易的部分细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