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虫记·楚雄·紫溪山·20181009 (1)

2022-05-02 11:24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树灵芝 Ganoderma sessile

    当地较为常见的物种,分类上与灵芝接近。

    内网某些资料把没有菌柄的附生多孔菌统称为树灵芝,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把传统上不被用于中药的某些多孔菌物种卖个好价钱,令人捧腹。

    不过真假灵芝对我来说差别不大,毕竟我一直不主张用中医解决问题。

多洼鞍菌 Helvella lacunosa

    暂定,有可能是近似种。

    在北半球分布广泛,国内各地均有。关于本种能否食用的讨论至今还在继续,有人吃了没事,有人吃了闹肚子,也有人认为它“可食用的同时菌柄含有毒素”。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即使它有毒,也不像有毒的鹅膏菌那样致命。

    不要问我的看法,我没吃。

光亮小红孔菌 Pycnoporellus fulgens

    独特的种类,体型较大,背面有毛。当地人采摘,用途不明。应该不是用来吃,这东西和其他的多孔菌一样硬。

    可别是把它当灵芝了。

皱韧革菌 Stereum rugosum

    北半球广布的物种,贴生于倒木上,背面多皱褶。

    质地像其他韧革菌一样坚硬,故不可食。

双带莎茵蛛 Thyene bivittata

    存疑。与阔莎茵蛛相似,但腹部斑纹不同。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性别差异,然后越看越不对劲。

    和印度的个体有所不同,不知道是我定错了还是他们定错了。

褐脉真蝽 Pentatoma zhengi

    这个物种在发表时的拉丁名被一个化石种占用了,现在的名字是修改后的,纪念描述本种的郑乐怡先生。

    少见,国内外的记录加起来都不一定超过三条。

云南直同蝽 Elasmostethus yunnanus

    当地常见的小型同蝽,有很多近似种。同蝽的内部变异比较复杂,尤其是色型变化,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同一个物种全身上下的颜色深浅是同步的,不存在头部是深色型,腹部是浅色型的情况。

斑大叶蝉属 Anatkina sp.

    我认知范围内没有找到合适的种名,看似很像条大叶蝉属,实则完全对不上。

    少见,我能看到纯属碰巧。

粪堆粪金龟 Geotrupes stercorarius

    国内常见的粪金龟,颜色有点好看。理论上非常好养,但实际上显然没人愿意饲养这玩意。

    不过知道它是粪金龟的人大概不会随便摸它。

    粪金龟和蜣螂的区别在之前的某一期已经讨论过了,此处省略。

光滑栉甲 Cteniopinus glabratus

    主要特征是触角黑白相间,几乎不可能认错。

    幼虫以朽木为食,成虫访花。理论上可以用来处理朽木,但是谁会有这种需求呢?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西南虫记·楚雄·紫溪山·20181009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