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事件:说来说去,没说到“关键信息”

笑果事件发生后,几条重要信息归拢一下:

第一,当事人House,被无限期停止演出工作,并公开道歉。
第二,当事公司甩锅,声称是当事人自己加进去的话。
第三,有关方面立案调查。
第四,人民日报发文:脱口莫脱轨,玩梗须有度。
第五,胡锡进提议,不至于一棍打死,让市场来决定如何处罚。
我想说的是,这件事发生后,很多人居然还在“弹性热议”,尤其是某些大V深情款款地流露出“手下留情”的包容之意,令人着实无法理解。
从本质上来讲,这件事已经触犯了底线:


既然法律条文写得清清楚楚,那么,弹性处理的提议,用意是什么?出发点又是什么?
只有对照一下法律原文,关键信息才能体现出来。现在需要讨论的,根本不是“口误还是别有用心”的问题,而是“到底有没有违法”!
从已知消息可以判断,如果不涉嫌违法,就不会有人立案。既然已经立案了,只要被认定触犯了底线,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根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脱口秀,是纯商业化的东西,逐利性、逐流量性,是其内在基本属性。有些从业人员,为了口嗨,为了突破禁区和底线,不惜漂洋过海,只为过一把嘴瘾……如今看来,恶劣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不是嘴巴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什么样的话,都能拿来作梗,这是毫无底线思想的根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