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比兴之国:18-19世纪中亚被遗忘的群雄略记(上)
本文为转载,感谢@萌新复读姬 的提供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67825485?utm_campaign=&utm_medium=social&utm_oi=903915218160201728&utm_psn=1557101258896244736&utm_source=qq

感谢坦萝sama @勃艮第的猫车 提供的题图哦(雾)


前言
在十八-十九世纪的中亚,除了俗称的三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与布哈拉异密国)外,还有着许多被遗忘的小国。其中一些小国曾在中亚的动荡局势中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结盟自保或左右逢源存续到了“军神”俄罗斯人北来之时。但是这些小国大多缺乏系统性的当地文献资料(笔者目前只知道四部关于这些小国的历史抄本——乌拉提尤别相关的《城史》、巴勒朱万相关的《巴勒朱万史》、沙赫里夏勃兹相关的《关于俄罗斯人到来之前沙赫里夏勃兹诸王的记述》、喀啦特勤相关的《胜利纪》。其中《城史》与《胜利纪》已亡轶,其余两者分别藏于塔什干的塔什干东研所与塔什干国立档案馆,但加起来篇幅太短,不到十页......),因而很久以来不为研究者所重视,遑论为普通人所了解。所幸浩罕-布哈拉诸编年史中还留存着一些关于这些小国的资料,外加贝森比耶夫等学者也已经做出过一定程度上的前置研究,因此简要记述下这些小国的发展历程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如上。

19世纪中亚地图与19世纪布哈拉异密国地图(都是James Pickett老师做的,借用.jpg)



石料之乡与“盗匪所持之国”:努尔-阿塔
努尔-阿塔坐落于布哈拉东北150公里处(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的话,撒马尔罕西北256公里处),毗邻著名的克孜勒库姆沙漠。自塞尔柱人与蒙古人的时代起,那里便是自北方进入河中地区的必经之路。因为领内多山岭的缘故,当地盛产优质的石料。根据浩罕编年史《塔什干新史》的说法,十九世纪塔什干人用来兴建清真寺的石材便大多来源于此。
虽然十八世纪努尔-阿塔的主要居民为布尔库特部乌兹别克人,但在十七世纪末(也就是布哈拉汗国内乱前夕),被布哈拉汗王承认的努尔-阿塔之长为铁尔米兹.伯克.札剌亦儿。从其人名字来看,他出身于札剌亦儿部,并不属于当地的布尔库特部,足以证明彼时当地的部落首领还尚未取得自立的权力。
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根据布哈拉编年史《阿斯特拉罕王朝与曼吉特王朝诸乌兹别克速檀史记》的记载来看,与布哈拉异密国开国之君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曼吉特(1748-1758)对立的努尔-阿塔之长已经变成了本地布尔库特部出身的塔海.穆拉德.比.布尔库特。根据作者(也就是布哈拉流亡王子密尔.胡赛因)的记述,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曾经率军围攻努尔阿塔试图臣服桀骜不驯的努尔阿塔人,但是最终因为缺水,只能怀恨拔营而归。虽然布哈拉人并未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努尔.阿塔人似乎也认识到了布哈拉人威权之盛。塔海.穆拉德.比.布尔库特因此并未选择继续扩大对立,而是同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成为了盟友并将君长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雅迪格尔.比,以此换取了数十年的和平。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曼吉特王朝逐渐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努尔-阿塔的独立性也开始受到威胁。至少在目前遗存的布哈拉编年史中,十九世纪的努尔-阿塔之长并没有一位是布尔库特部的头人,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布哈拉的官员或王子,如异密沙.穆拉德的亲信毛拉.加尔.穆罕默德.比.阿富汗(1809-1812)、哈克木.比.库什别吉.曼吉特(1835-1839),阿卜杜.哈富尔.伯克.玉兹(1868),异密穆扎法尔之子阿卜杜.阿哈德(1868-1885)等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渴望夺回权势的布尔库特部头人纷纷卷入了反抗布哈拉异密的叛乱当中。例如,当1823年米扬加尔的契丹-钦察部乌兹别克人起兵对抗布哈拉异密海达尔时,一位名叫巴依.穆拉德.布尔库特的部族头人便加入到了叛军将领阿塔利克.伯克.玉兹的麾下,并被后者任命为乌什玛城的官长,直到1823/24年冬天异密海达尔重新夺回该城为止。
四十多年后俄罗斯人的到来也并没有褫夺布哈拉人在努尔-阿塔的统治权,不过撒马尔罕的丧失(被割让给了俄罗斯人)使得作为商路点的努尔-阿塔的重要性更加下降。1870年代被任命为当地官长的布哈拉王子阿卜杜.阿哈德已经放弃再认真管理此地,转而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都城布哈拉中政治网络的经营上。因此,一伙名为叫Babang(突厥语,字面意思是“你祖宗”)的盗匪利用了布哈拉王子的懒政,反而成为了当地实质上的统治者。据称,这些盗匪共由40名男子组成,经常拦路抢劫商品,给从俄属撒马尔罕出发的商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忍无可忍的俄罗斯人派出军队突袭努尔-阿塔并将这些盗匪全部捕获,此后悉数移交给了布哈拉异密。依据布哈拉异密的旨意,这个名为babang的盗匪团伙的成员们最终被从一个高高的尖塔上扔了下来,就这样结束了努尔-阿塔短暂的“盗匪之政”。

流亡者的归来:乌尔固特-玛吉扬
乌尔固特坐落于撒马尔罕东南44公里处的泽拉夫尚山脉脚下,与努尔阿塔一样,是古代定居农业绿洲之一。在十八与十九世纪,该地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明格部乌兹别克人的统治之下。如果从统治者的部族归属来看,乌尔固特与浩罕汗国可谓是天然的亲戚——毕竟他们的统治者都出身于同一个明格部。 除了乌尔固特外,根据部分文献的记载,乌尔固特-撒马尔罕之间的一个小商路点珠玛巴扎也曾经处于乌尔固特明格部的控制之下(例如穆因的《终始纪》就提到过,1827年珠玛巴扎的官长是一位名为萨纳库里.伯克.明格之人)。
乌尔固特明格部的统治肇始于17世纪末的阿拉雅尔.比.明格之时。纵使布哈拉汗王乌拜杜拉汗于1704/05年下令处决阿拉雅尔.比.明格,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了他的儿子统治乌尔固特的权力。当布哈拉汗国陷入内乱后,乌尔固特明格部一直都是有力的王位竞争者之一。他们对曼吉特人的敌视甚至一直延续到了1820年代。
如今来看,乌尔固特一度向布哈拉人屈服其实算是件意外之事。在1800年左右乌尔固特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城墙、堡垒与各种建筑全都化为瓦砾。布哈拉人因此趁机占领了毫无防御之力的乌尔固特,并开启了布哈拉人近20年的直接统治。历经此难后,不愿屈从于布哈拉人的乌尔固特明格部诸头人选择举族迁往了玛吉扬地区(距今潘吉肯特40千米的泽拉夫尚河流域)——但是布哈拉人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穷途末路之下,乌尔固特明格部的头人们不得不在1813年请求同族之人浩罕汗王奥玛尔汗的庇护以阻止布哈拉人对玛吉扬的侵攻。浩罕汗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成功进军泽拉夫尚河中游,从而打消了布哈拉汗国彻底夺取玛吉扬的念头。
从布哈拉人的灭国企图中解脱的流亡者们随即开始策划着如何夺回业已沦陷的乌尔固特,重返别离已久的家园。1822年,玉勒达什.比.明格之子卡塔.比.明格在沙赫里夏勃兹与浩罕的支持下,率军袭击布哈拉人的乌尔固特,并成功夺取此城。随后卡塔.比进一步出兵占领了珠玛巴扎,并在诺藏达克地区(距离撒马尔罕3-4公里)建立了营垒,同契丹钦察部结盟共同围攻撒马尔罕,发挥着中坚作用。然而,1822/23年冬天,缓过气来的异密海达尔成功击退了围困撒马尔罕城的联军,并讨杀了卡塔.比的儿子巴巴.穆拉德.伯克等200余人,从而迫使卡塔.比接受和谈。尽管最后卡塔.比被迫将女儿嫁给了异密海达尔的儿子纳斯拉拉,但对于乌尔固特明格部来说,和议的结果仍然是可以接受的——乌尔固特明格部可以保留在乌尔固特的领地,不必继续再流亡于米吉扬地区。
随后,当乌尔固特人看到异密纳斯鲁拉统治下的布哈拉异密国国势正蒸蒸日上之时,他们便放弃了继续与异密作对,转而为他效忠。因此乌尔固特明格部的君长被授予了帕瓦纳契一职,即布哈拉宫廷等级制度15级中的第12级(15级是最高等级,1级是最低等级)。随后他们作为异密的附庸,参加了许多异密发动的征讨,例如1842-3年的远征浩罕之役。鉴于乌尔固特人的忠诚,终异密纳斯鲁拉与其子异密穆扎法尔之世,布哈拉人都默许了乌尔固特继续维持半独立王国的地位(并允许他们世袭持有帕瓦纳契一职,例如1841-42年卡塔.比的继承者阿迪力.比.明格也持有此职)。但是,随着布哈拉人在俄罗斯征服军面前的溃退,乌尔固特最终还是成为了弃子,于1868年5月底被俄罗斯军队攻破。自此乌尔固特便被纳入了俄罗斯人的统治之下,彻底终结了半独立王国的历史。

反布哈拉联盟的前哨:雅卡巴格
雅克巴格坐落于卡尔施和沙赫里夏勃兹之间,属于古代西域渴石之地。在18世纪上半叶,古渴石之地一分为二,其西(从卡尔施到奇拉克赤)归布哈拉曼吉特王朝所有,而其东则分布着围绕着沙赫里夏勃兹互相结盟以对抗曼吉特王朝侵攻的几个小国。
由阿巴克里部统治的雅卡巴格便是这几个小国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势力最盛时曾经统领过雅卡巴格、塔加与苏尔哈布之地。但根据《阿斯特拉罕王朝与曼吉特王朝诸乌兹别克速檀史记》的说法,阿巴克里部的头人并非来自于阿巴克里本部——“阿巴克里部的头人们起初是卡拉克兹部的后裔,但后来(自此支系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有才干之人。其后出身奇格尔部的勇士卡西姆.比统治了雅克巴格一段时间”。而上文中的那位卡西姆.比正是18-19世纪阿巴克里部诸君长的先祖,也就是说,18-19世纪阿巴克里部都是由奇格尔部出身的头人们进行统治的。
据信,在十八世纪中期,阿巴克里部只有300户人。在曼吉特人短暂地统一了古渴石之地(1748-1758)后,与曼吉特人不和的阿巴克里部便离开了故土,在希萨尔君长穆罕默德.阿明.比的庇护下迁往了希萨尔。不过不久后者便与阿巴克里部产生了冲突,迫使阿巴克里部回到了他们的故乡雅卡巴格。在一代雄主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曼吉特去世后,东渴石之地的小国们纷纷恢复了独立,并一起结盟防止布哈拉卷土重来。例如,1843年沙赫里夏勃兹与雅卡巴格便共同出兵击退了异密纳斯鲁拉的进攻。虽然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雅卡巴格在沙赫里夏勃兹主导的反布哈拉联盟-布哈拉战争中时常第一个遭到攻击,但因为布哈拉人缺乏攻城武器与联军战术上的优越,雅卡巴格本城直到1840年代为止,一直不曾被布哈拉人攻破过。
但是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着东渴石之地的小国们。1844年,放弃征服浩罕的布哈拉异密纳斯鲁拉带上所有炮兵再度全军来攻,此行雅卡巴格则首当其冲。凭借着异密炮兵火力与人数优势,布哈拉人赢下了这场血战,首次攻陷雅克巴格并将其洗劫一空。不过雅卡巴格人并未丧失斗志,而是重建家园,继续联合沙赫里夏勃兹等国抵抗着布哈拉人的进攻。然而纵使雅卡巴格军民意志坚定,但是在异密的炮火优势下,异密穆扎法尔还是在1861年再度攻破雅卡巴格,并屠杀了许多当地居民。虽然日趋衰弱的雅卡巴格人难逃失败的命运,但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与给布哈拉人带来的战损甚至超过了1844年,连布哈拉异密麾下的高官卡西姆.伯克.明巴什都战死沙场。据《世界史记》(圣彼得堡本)的作者毛拉.阿瓦兹.穆罕默德所言,在此战后,本来已经稍稍兴旺的雅卡巴格只剩下了500-600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