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感染-疟疾
疟疾
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引起红细胞间歇破裂而发病;间歇性寒战、高热,继而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病原体:
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按蚊叮咬后子孢子进入血液-首先进入肝脏发育为裂殖体(分为速发型、迟发型)-裂殖体释放出大量裂殖子-裂殖子侵入红细胞进入裂体增殖-引起周期性红细胞破坏-部分裂殖子变为雌雄配子体-进入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
间日疟和卵圆疟部分子孢子发育为迟发型裂殖体,6-11月才能成熟感染红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间日疟和卵圆疟增殖周期是48h,三日疟是72h;恶性疟发育先后不一临床发作无规律;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疾病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
按蚊叮咬;
易感者:
普遍易感,不持久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
往往有热带地区旅行史;
寒战、高热;寒战持续10min-2h,同时体温上升,通常>40℃,伴有全身乏力,无中毒症状;发热2-6小时后大汗、体温骤降;发热间期如常人;
间日疟和卵圆疟间歇期2天,3日疟间歇期3天;恶性疟无间歇期;
多次发作后导致贫血(恶性疟可侵犯各期RBC,贫血最明显)、脾大;
由于大量破碎红细胞、疟原虫需要吞噬,所以单核吞噬系统增生,导致肝脾大、骨髓增生、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加;
凶险发作-恶性疟感染的红细胞增大为球形并互相粘附,容易附着于内皮细胞而阻塞微血管导致脑型疟(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和急性肾衰;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血红蛋白尿、发热、寒战、ARF称为黑尿热;
复发-多在初发6月以上,由于肝内迟发型裂殖体;
复燃-多在初发8周以内,由于治疗不彻底,血液内仍有少量虫体;
诊断:
确诊需要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疟原虫;
鉴别诊断:
脑型疟疾需要与乙脑、中毒性脑型痢疾鉴别;
乙脑-稽留高热、抽搐、呼吸衰竭3大特征;
脑型痢疾-不洁饮食史、血象高、立即灌肠粪检;
治疗:
氯奎(急性期)、伯胺喹啉(预防复发)
青蒿素(广谱作用)10# 5# 5#;
关于诊断性治疗:
要求:
怀疑单一疾病,并且已经排除了其他疾病;
所用药物只能治疗怀疑的疾病;
治疗效果明显;
适合的疾病:
结核、疟疾、阿米巴(甲硝唑)、 成人Steel病、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