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3.26随笔:为什么我们喜欢给地理赋予情感

2023-04-04 20:09 作者:重新做人的yzt  | 我要投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惊起千堆雪”。这些话描述的明明是景物,可我们却读出浓烈的情感。似乎自从人类文学的起源,“借物抒情”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法,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从没有情感的地理盛况中收获感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世界都至少有两层,一层是客观世界,理性、现实、毫无感情,另一层则是自己身处客观世界之中,通过自己的五感与思想结合,观察到的主观世界,感性、奇幻、富有感情。我们观察世界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思想构建独特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同样的一片草地,心灰意冷之人看上去会是一地狼藉,凌乱的草、低头的花、贫瘠的土地;而处于乐观状态的人看到的则是另一幅景象,各种明亮色彩的结合、绽放在绿草中鲜艳的花……客观的世界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选择去感受什么,前者选择感受狼藉、凌乱,构成了悲伤的主观世界,而后者选择感受鲜艳的色彩,构成了开朗的主观世界。在形成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便选择性的观察了符合自己内心情感的事物,同时为它们赋予了自己的情感。

        景色无情,而意象有情;地理无情,而人有情。我们之所以为“黄河之水天上来”而震撼,并不只是震撼于壮阔的水,而是在这个意象中感受了李白饮酒纵情的豪迈,感受了诗人赋予它的情感。我们说一个景色美,不单单会对其外形做描写,更会思考自己主观世界中为其赋予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说星空美,不是因为我们喜欢一个个小亮点,而是星空被我们赋予了自由、梦想等感情与思想。地理本身从未有过感情,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代代前人将自己的人生赋予景物之中的感情,是我们自己主观世界中思想赋予景物的感情。

        每一个渺小的人,都想成为更伟大的自己,因此越是壮观的事物越容易调动人们的感情。一块石头扔进水里——稀疏平常,移山填海——豪情壮志,同一个事物,放大规模,便在人的主观世界中产生质变。我们不会去羡慕自己已有的东西,只会向往未曾达到的目的地,因此,越是人类无法企及的力量,就越被赋予了浓烈的感情,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可不是小情侣间的唧唧我我!浪漫主义是沧海桑田,无与伦比的世界变迁;是宏伟的壮观的地理现象,和思想者为它们赋予的意义;是将自我超脱世界之外,以清风为伴的洒脱;是人类一切传奇的、幻想的梦。而这些美丽的梦早已超越人类力量的范围,因此寄情于宏伟壮观的地理事物便是唯一使它们照入现实的途径。

        “如果你要写爱,就不能只写爱,要写上帝为一人走下神坛,要写热爱和平者为爱杀戮,要写制定规则之人亲手打破规则。”这是我曾在《神秘博士》社区内看到的话。直接的抒情太过浅薄,不够深刻,一句简单的“我爱你”怎比得上“沧海桑田”?如果人类有一样东西是无限的,那就是思想,可无限的思想如何用有限的情绪表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赋予在同样无限的事物上!天文、地理,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我们思想的容器!我们赋予事物情感,因为直接的抒情已经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心,那便让壮丽的世界代我们抒情吧!高山啊,请为我呐喊壮志凌云!大海啊,请为我诠释波涛汹涌!繁星啊,请向我证明无限的爱!

        当我们将情感赋予世界,我们的情感就不再是一个渺小的人的情感,而成为了伟大的,世界的情感。这时我们再凝视这个世界,看到的将不再是存粹的客观世界,而是我们寄情于天地的主观世界。


2023.3.26随笔:为什么我们喜欢给地理赋予情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