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真的适合普通人吗?

笔者MacBook配置:
国行MacBook Pro 2019 13寸深空灰色 256G
i5-1.4Ghz CPU 8G 内存 256G闪存

我是一名驻点临时工,平时除了维护公司售卖软件的稳定外还会承接客户要求的各项工具使用需求以及响应客户自身的办公需求(说白了就是干杂活233),所以我有一定的办公效率要求。但因为我在购买mbp之前已经有两台win本(一台公司留的低端联想本,一台自己买的神舟游戏本),所以mbp主要是用来给自己轻娱乐使用。购买契机是一位用户的女儿抽奖中了这台mbp,经过一周的讨价还价,我用9000的价格购买了全新的它,正式开始了体验。
基本体验部分,外包装及外观极简主义,没有有线网络接口,激活登录AppleID后可与iPhone共享WiFi密码,触摸屏手势操作相对舒适,2K屏幕无漏光、近看无像素点、偏暖且在处于静置时会有呼吸效果(从纯白渐变到偏黄然后变回来),适应后眼睛会感觉很舒服,扬声器音质清脆无噪音(至少不比SHP9500差)。传说中的单手开合没有骗人,但是代价则是摄像头部分经常会很脏(所以需要勤洗手),以及摄像头像素意外的差(不是说不允许,但这是mbp不是吗?)。体验过后,Siri中国版还是没有尝试的价值,她能做的事我用触摸屏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到,我能做到的事她又无法理解我的意思。屏幕容易脏,但欣慰的是并不会明显影响屏幕成像质量(这点我的神舟游戏本相反)。整机看似轻薄实则“超重”,没有我想象的轻,可以放电脑包里背但要做好带上其他杂物后肩膀一定酸痛的准备。只有type-c接口,MacBook完全抛弃了USB接口,所以如果有中重度办公需求一定需要转接口。

由于刚购买时工作繁忙,没怎么细品,所以等到下一次开机时系统便提醒我升级系统。原则上除非系统崩溃,我不会同意升级终端系统,但介于这是mbp,所以我选择了升级,结果因为系统默认的休眠机制问题,导致更新包下载经常终端,本来1小时能完成的升级被拖成4小时,我陪着mbp升级完毕后才盖上屏幕睡觉,那时最新系统版本是macOS 10.15.1。等我又过了两天才打开盖子输入密码想解锁时鼠标转了半天没进入系统、风扇疯狂的转出噪音、mbp无端发热才明白原来macOS也会死机(不是说不允许,但这是mbp不是吗?)。最后我只能强制关机重启。等Apple解决这个问题发送10.15.2更新包时也是几天后的事了。作为一个普通的使用者,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macOS在技术上和Windows 10半斤八两,没有谁瞧不起谁。
后面我带回家作为和Nintendo Switch的互补品使用。NS玩腻了就用mbp逛逛B站、运营运营公众号这些网页端操作,体验上反倒和Windows没什么区别,差别在触摸板手势操作,如果不玩游戏的确比鼠标便捷很多,比如MacOS会默认为所有全屏程序提供一个新屏幕,使用三指滑动即可无缝在桌面和程序之前切屏。至于触控屏(键盘上方的黑条快捷功能栏),仅默认的屏幕亮度、音量控制功能带给我的便捷体验上便值回票价,更不用说MacOS还支持多种功能选择以及程序兼容显示常用选项(如WPS功能栏为粘贴、加粗、倾斜、划线等)。触摸板、触控屏带给我的独特舒适体验目前就只有MacBook能带给我,不过讽刺的是本来这些只是键盘的辅助硬件,体验反倒比键盘好很多——没错,MacBook的蝶式键盘体验和普通的薄膜键盘差不多甚至可能会更差,我只希望使用久了不会产生粘滞感。(题外话:我去华为和小米的线下体验店体验过他们的平价笔记本电脑产品,对于我这种没有其他生态产品的用户来说,他们的本子就是搭载了最新Windows 10系统的极为普通的办公本,当然作为刚起步不就的产品,价格上比mbp便宜了一半,也不能奢求有多独特的体验)

繁忙的工作终于结束,因为年休的关系我提前结束工作回到了名为“自由”的拥抱中,我抛下了出租屋中脏兮兮的游戏本,回到家中独宠金贵娇妻mbp,连NS也无暇顾及。结果就是第二天客户直接微信告知产品出现问题,需要远程指导修复,此时我还要承接公司业务上的疑问,同事技术上的询问,以及客户工作群里的通知,被迫人在汉营心在曹,无奈在App Store连续下载了各类办公软件(微信、企业微信、钉钉、WPS)进行备勤,此时我之前一直觉得鸡肋的调度中心极大地提高了我切换各个小窗口程序的效率,让我能在30秒内响应3个以上办公软件的需求,好评!

解决掉工作上的杂事后,我便认真开始研究起我的mbp上的默认程序来。作为轻娱乐终端,我自然想通过直接体验macOS默装的程序进行享受文化作品而不是再去下载各种第三方程序。各种体验下来,邮件、音乐(Apple Music)、QuickTime播放器和图书带给我的体验尚可,不过音乐会默认将本地音乐同步至ICloud占用我本就不多的ICloud容量以及QuickTime图标太丑,我选择了第三方替代品。除此之外的默认程序体验不佳(如播客,可能是我习惯和喜好问题),视频(Apple TV)则是根本无法使用(听说锁区了,需要通过一系列繁琐操作才能显示作品),更不用说自带的办公系列iwork了,由于默认保存格式不是主流的doc/x、ppt/x,以及功能、兼容的内容肉眼可见的少,根本无法拿来应付国内日常办公。

虽然我在买之前已经决定让游戏的归游戏机(NS),mbp只用来办公和其他娱乐,但限于macOS只预装了一个国际象棋游戏,所以我还是下载了《炉石传说》,体验上比Windows流畅很多(网络环境没变,我推测是硬盘读写速度的确跟上了),虽然用触摸屏进行游戏偶尔会因为操作失误但不影响打牌,不过享受打牌的同时风扇会产生较大噪音(对,平时没有),而且在切屏时一定会间歇性花屏,以及键盘右半边超级烫(这么烫的温度在我以前的惠普渣本上是80℃往上走),可见散热依旧是问题。mbp在切断电源适配器正常观看视频、办公的话测出的续航时间是6小时,机身正常热量,而在进行“大型”游戏的话续航时间会缩短至4小时;切断电源适配器自动休眠后再触摸键盘唤醒屏幕时屏幕、键盘会延迟比较久被唤醒,让我误以为死机了,这点差评。
总结:
macOS的独特娱乐办公使用体验吊打Windows,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开发技术上和Windows10的印度工程师并无不同,该死机还是死机,该花屏还是花屏,五十步笑百步。硬件体验上Windows系笔记本也有很多新奇的黑科技(如联想的分屏设计、宏碁的折叠设计),不过考虑到价位和配置只有MacBook能给你如此优秀的触控屏和如此完美的触摸板。如果你能接受macOS无法进行深度游戏(即使是最高配置)的祖传缺陷,以及愿意去适应macOS的操作,那macOS将会带给你丢掉鼠标后非常享受的办公娱乐时间。
以上评测中没有涉及到软件开发、视频制作,也没有专门使用测速软件对硬件进行测评,仅以一名日常娱乐、办公的轻度用户体验为主,所以我的结论是,MacBook比较适合普通用户,不过需要对自己实际需求选择产品:
如果你是电脑小白,在Windows系统上经常下载软件下载到开机自启的恶意弹窗广告插件,甚至是连Windows都没接触过得手机用户甚至就是IPhone用户,平时没有玩游戏的需求,请务必选择MacBook Air 13寸 256G作为自己的日常娱乐办公产品。如果预算足够,可以选择MacBook Pro 13寸 256G。
如果你是Windows系统的深度用户,觉得Windows系统太复杂或者不适合你的使用习惯,如果预算足够,请尝试购买体验MacBook pro,实在不行至少也有配置允许你装Windows系统后流畅的资本。
如果你彻底习惯了Windows的使用习惯,同时也是一个中深度游戏爱好者,那我不推荐你购买MacBook,因为游戏体验的确很差,就算你能习惯,你的队友也不会习惯。
对于后两种人来说,我推荐你们关注我的Igamenine公众号哦!


(不要购买128G版,不要购买128G版,重要的话说两遍,128G容量很快就不够用)
最后,对于初次接触macOS的朋友们可能对macOS兼容哪些第三方常用软件抱有疑问,我这边简单罗列一下我正在使用的程序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一、INNA(免费,本地视频、音乐播放软件)
二、WPS(免费,办公软件,一个软件等于7个软件)
三、Macbooster(收费,优化软件,界面非常简洁官方终身版99元淘宝39元)
四、Downie3(免费,在线视频下载软件,我平时用来白嫖B站视频)
五、Chrome(免费,谷歌浏览器)
六、网易云音乐(免费,用来用去就网易这边可以白嫖音乐233)
七、迅雷(免费,国内老厂,下种子必备)
八、诚通云盘、百度云盘(免费,就算我屏幕寿命缩短,我也不会给百度一分钱!)
九、爱奇艺、腾讯视频(免费,流媒体视频软件)
十、Steam、Epicgames(免费,游戏购买平台)
十一、Onedrive(免费,微软云存储服务,可以取代ICloud,办公绝佳助手)
十二、QQ、微信、企业微信、钉钉(免费,社交工作类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