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工科跨考上岸清美服装,我为何有勇气破釜沉舟,一战成硕?

刘雨嘉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服装艺术设计
本科院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初试 |364分
英语 |67分
政治 |64分
专业一|108分
专业二|125分
前期选择
我是从小就学画画,高考的时候就想要选择清华美院,但是最后因为一些原因还是走的文化生,而后来在大二下学期疫情期间,我在家里进行了深度思考,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艺术类的专业,服装专业是我认为非常具有实践性的专业,涉猎知识很广,而且很需要动手能力,我非常喜欢,我觉得自己肯定能坚持下来,我很少去想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我怎么样才能够成功。我当时几乎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境,因为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是准备走自己原来专业的保研的,我绩点很高,还得过省政府奖学金,但是为了要考清华美院,我亲手斩断了另外一条路,我觉得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要再做别的无用功了,全力向着一个目标进发就好。而且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我只需要解决手绘过线的问题,其他的正常学肯定可以。
心路历程
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我都是很快乐很充实的(除了长胖了很多加上熬夜掉了很多头发),因为我觉得学艺术相关的东西实在比我自己本专业的东西有趣得多,而且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是有价值的,有一种很充实,很满足的感觉。而且我有了很多与自己独处的机会,我甚至觉得很自由。在此期间我也从来都没亏待过自己,每天要吃4顿,每周还要吃大餐,每个月都要出去玩。我从来也没有因为初试的学习崩溃过,按部就班就好。
学习方法
政治(62)
我是10月中旬才开始准备政治(去年大家说政治考的非常简单都是肖四原题,我就一个大自信)到十一月中旬我都在看徐涛的课,然后2刷做完了1000题,接下来就是背书,先是跟着b站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 的带背视频,然后就是各个老师出的模拟题的选择题,比如肖八腿四徐六。我刷了大概4遍吧。最后一周的样子突击的肖四的大题(纯纯反面教材了属于是,想拿高分的同学谨慎参考。
英语(75)
英语我本身是过了四六级,然后准备的也比较早,在大三上学期(11月左右)就在看一些语法视频,背单词之类的,下学期的时候主要是背单词和翻译练习,跟的田静老师的每日一句,6月份左右开始做真题,01-09年的真题我是当练习做的,没有刻意的规划过,暑假结束,9月份我才开始10-21年的真题,一共11套(英语二),我的计划是9月做4套,10月做3套并二刷9月的卷子,11月做2套二刷完做过的卷子,12月模拟2套,这些卷子我都是按题型卡着时间做的,只有最后几套是整套卷子模拟,每做完一套卷子我都会进行总结和复盘,梳理阅读的逻辑,确保自己能完全读懂4篇阅读里每句话的意思,这样练习之后,我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最开始我错的最多能错6-7个,后期的模拟中,4篇阅读几乎只错1-2个。在最后一次模拟中,客观题一共扣了5分,但是由于临考几天对英语的懈怠,导致考试发挥并不理想。
推荐的老师:语法跟田静,阅读跟唐迟,翻译跟唐静,新题型跟刘琦。使用过的参考书:《阅读的逻辑》《考研圣经》推荐的APP:不背单词 乐词
史论(114)
史论是从寒假结束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的,6月之前我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背诵,主要是对书本的深入阅读,每本参考书我都看了2遍及以上,这样能够让我形成一个大局观,更好地帮助我建立起框架,对于我这种从小就不擅长背书的纯理工女来说,建立起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6月份到7月末我开始进行了第一遍背诵,主要参考了一些教辅资料,配合书本自己整理出了一部分笔记。9月份之后就是以背诵为主了,我记忆力不好,就先记的大框架,连接起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再往里面填充细节,对于每种类型的名词解释我还会进行归类,帮助记忆。我还制作了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忆卡片,帮助我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记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大目标:重要的知识点要背6遍以上。接下来就是细化,每个月要完成多少任务,哪个月要背几遍,什么时候开始写论述,论述要准备哪些题目这样按着计划一步一步完成即可。
接下来就开始积累论据,搜集论文,开始尝试写论述了。最开始写的逻辑挺混乱的,尤其是我还没有什么范文可供参考,写起来就是一头雾水,我后来找陈老师要了去年学姐的高分卷,我观察到他们的逻辑都非常清晰,很容易就能梳理出框架,这对我帮助很大,我开始写论述时,总是参考学姐们的高分卷的整个文章的构成。然后就是大量的练习,到12月初的时候,量的积累就带来了质的变化,我已经可以很流畅的写完一篇论述了。我会先列出大框架,在往里面填充一些论据,接下来就在论述中展开。除此之外,我还听了梦清的黄学长教写论述的公开课,总结了几个论述题目的大类别,这使得我在后期论述题目类型的准备中更加的顺畅和清晰了。

使用到的参考书目:《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的故事》《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找论文:知网搜索下载、《装饰杂志》、装饰杂志公众号及一些设计类的公众号。
手绘(124)
我是一个工科的跨考生,虽然我从小学画画,但还是跟别的同学有很大差距,所以手绘是我比较担心的科目,我在自己考试的前一年的6月份就开始准备手绘了,10月份以后,每天都会画一幅画以上,手绘能力在12月份左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每日一画的习惯我保持到了次年的11月份,后期由于需要背诵的科目太多,尤其是史论,我在手绘方面是稍有放松的,但是每周至少会画4幅,而且我非常重视线稿的练习,哪怕是12月的稿子里面都有很多没有上色的线稿。
早期练习我比较喜欢临摹,因为这会给我一种我画的还不错的错觉,但是随着画技的提升,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绘画的方式,我就很少再临摹了,几乎都是对着照片写生。我觉得手绘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偶尔和适当的临摹加上大量的写生。
我是画水彩的,工具方面水彩笔我用的是水自闲的红颜,当时囤了很多只,特别好用,细节和铺大色都可以照顾到。水彩颜料我喜欢DS,和MG相比它更加干净,好掌握,颜色可以不调直接用,MG很鲜亮,饱和度很高,需要调色之后才能上,不太好上手。
刚开始学习手绘我比较推荐肖文陵老师的《服装人体素描》多练习人体和一些人体局部,打好基础,后面学习就会轻松很多。


工具安利:日本那个花瓣坐垫,巨好用,久坐屁股也不会很痛,对腰部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强烈推荐!还有考试记得带能画格子的尺子,永远写不齐一行字星人的福音。考虫的手译本在英语真题复盘的时候特别好用,不用自己去原文上逐句翻译,它会把一些关键句勾画出来,而且留出足够的缝隙供你写文字翻译。
一些小的经验教训:
1给自己布置任务时尽量不要某一科,学几个小时这样子比较泛的安排,而要进行细化,安排出具体的任务,比如每天每个科目最少要完成哪些内容(保底任务),可以扩充哪些任务这样。这就把学习这个过程分阶段量化了。备考期间,我很少有学10个小时以上的时候,但是我把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很好,整个过程都没有特别慌张或者崩溃的时候。
2时间安排上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权衡,不要盲目跟随一些经验贴或者考研博主,比如有些同学是文科美术生,专业实力强硬,但是英语不太好,就可以把时间更多的放在英语的过线上,政治类科目是比较好过的,不用为它花费过多的心思,手绘也不用像一些跨专业学生那么耗费大量的时间。
像我作为工科跨考生就很清楚的知道我的短板就是两门专业课,因此从整个备考的时间来看,我的两门专业课(史论和手绘)的准备时间几乎占掉了我所有备考时间的3/4以上,当然最后的成绩证明我的安排是合理的。
3最后几天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突击某一科或者是哪两科,要像平时一样都照顾到,像平时一样给考试的前两天也规划好每一科任务,保持好做题的手感,不然自己很擅长的科目也可能会发挥的并不理想(比如我的英语。
作品集一共3个系列,前两个成衣,最后一个是手绘作品



寄语:在事情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没有人可以定义你,你自己也不行,人是不断变化的复杂个体,你怎么知道未来的你不行呢。

从冰冷理性的机械
到温软感性的服装
雨嘉同学正是
清华美院时常强调的
“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践行者
跨度如此之大的两个专业
之间必然是隔着天堑
但她的果决与勇气
则让天堑变通途
是啊
凡能成就大事者
定然有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的决心与勇气
倘若瞻前顾后
投鼠忌器
为了一时的安逸
而不愿尝试踮脚向上够一够
那许多机会便会流走
祝愿你今后也能
不被任何人所定义
永远自由,永远潇洒
来去如风
成为像成为的任何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