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为啥在中国玩不转?

2023-06-16 13:54 作者:被淹死的秋刀鱼  | 我要投稿

比尔盖茨都看好的植物肉,为啥在中国却玩不转?除Hey Meat等大批品牌在声势浩浪后走向销声匿迹之外,现存的植物肉品牌在国内也是举步维艰。

曾经的植物肉热潮

在2019年5月,植物肉行业龙头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以上市首日暴涨163%的成绩创下21世纪以来美股记录。3个月之内,其股价更是一路上扬,涨幅超过500%,曾高达到239.71美元。

一时间,Beyond Meat所代表的植物基开始受到资本关注,而在2020年Beyond Meat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这股植物基风潮也顺势蔓延到了中国资本市场。

根据CBNData消费站发布的《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同比增长500%。而根据IT桔子公布的数据,仅2020年,全球人造肉行业投融资金融就超过了80亿元。这其中,包括星期零、未食达、Green Monday、Hey Maet等均获得融资。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资本市场对人造肉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来自政策端。“量产植物肉可以节省空间、降低环境污染和肉制品相关疾病的风险,对于食品安全也有着深远影响。目前来看,属于资本端和政策端力推的产业。”

事实上,在整个新消费正盛的2020年,以及环保健康主义的趋势下,资本迫切希望在中国投出一个Beyond Meat。但是被当作投资标杆的Beyond Meat,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植物肉在中国频频受阻,消费者似乎并不买单

美国作为植物肉消费的主要国家,其2019年植物基食品销售额就已经达到50亿元。根据2019年美国消费者肉类消费习惯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占 39%)正在积极尝试食用更多的植物性食品。

但在2022年美国人因暴风雪天气兴起的囤货潮中,植物肉还是遭受到了冷落。据新闻报道,在当地时间8日,国外知名论坛Reddit上有人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帖子,“暴风雪天气下,你会宁愿饿死也不吃人造肉。”而在相关话题下,不乏植物肉价格太贵、难吃和食品添加剂过度等吐槽。

在植物肉消耗最大的美国市场尚且如此,那么在饮食更多样化的中国市场遇冷显然就不意外了。

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复杂性导致对食材的要求极高,由于植物肉是用豆类加工而成,因此在味道上很难与真正的肉类相比较。《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的数据就显示,有74%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复购人造植物肉产品,就是因为觉得其口感不如普通肉类。面对多元化的中国美味,植物肉在口味上也是完败。

中国人在美食上一向是近乎完美,不仅仅追求“色香味”俱全,营养也得丰富多样,这也是植物肉一直未能成功在中国火热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仅如此,中国人在食物上还注重膳食营养,在这一点上,同样是专注AI多靶点抗衰的品牌-美国赛立复就和我们的观念不谋而合。

赛立复研发对抗衰老的NAD+补充剂,作为膳食补充剂成功打入国内市场,为对抗衰老做出了一大贡献。赛立复NADH进入体内后能够高效分解为NAD+和氢,既提升了NAD+水平,氢也正是能够高效清除自由基的理想物质。正因为NADH能同时解决关乎衰老核心的两个问题,因此还被称为“抗衰之王”,在国内外都非常火爆。

现如今植物肉已从被看好到火速降温

曾造出“首款国产人造植物肉月饼”的品牌珍肉,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完成两轮融资,被资本热捧,但目前也面临无新品推出,公众号停更的冷清局面。

无独有偶,就连美国上市公司、植物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别样肉客在中国,也出现了营收规模增速放缓,亏损幅度加大的境地,且公众号已停更5个月。种种因素都是阻挡植物肉向大众市场普及的原因,而资本的热情度似乎也在逐渐在冷却下来。

反观作为膳食补充剂的赛立复,尽管开始并不被所有人知晓,但在国内市场慢慢变得火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想要进入国内市场,一定要存在更贴合中国人的理念才能更好的被所接受。


比尔盖茨看好的植物肉,为啥在中国玩不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