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灯监控终控制系统运维服务
智能路灯监控终端软件要求:
项目
参数
说明
1
软件平台
具备照明控制、物联网卡关联系统
2
软件数据库
MySQL
3
软件架构
BS+CS结合
局域网CS架构运行,外网BS架构运行
4
软件开发语言
JAVA
操作系统
Windows 7,8,10
5
APP
支持安卓 IOS双平台
6
服务器
支持热备份,云端为主,本地备份
7
浏览器
兼容适配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
8
定制开发
支持根据需求定制前端开发
9
人员权限
具备多级权限
分多级权限,对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客户的查看、控制、报警设置不同的参与权限
10
安装授权
具备安装位置和设备编号的绑定功能
设备初始唯一编号,指定位置安装指定设备,严禁换位置安装
11
加密性
硬件上防解密、通信服务器加密、软件登录及校验多重加密
多重加密方式,在本地和服务器云采用
12
GIS地图
要求兼容84、2000坐标系,兼容主流商用地图(可选底图),支持标识分组及分层显示
系统对各种路灯设施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可将不同层任意叠加,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设施查看需求,每一图层设备显示/隐藏可设置,设置立即生效,无需重启系统。主要的分层数据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箱变、灯杆、智能控制终端等设施。
13
群组设置
集中控制器具备群组设置,能够灵活修改所在的群组,实现不同时间的策略控制
14
搜索功能
支持对集中控制柜箱号、IMEI号、安装位置的模糊搜索
15
SIM卡管理
可录入、分配、查询集中控制器的SIM卡编号,支持与集中控制柜的设备绑定和修改
16
能耗分析
设置各种能耗阀值,准确显示耗能情况并进行对比
17
策略管理
制定各种自动控制方式,实现无人化运行
18
报表管理
准确查询现场设备的历史记录,实现数据可追溯
19
故障告警
监控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实时报警并分析

检测设备运行状态异常并产生报警记录,对故障进行报警;报警内容包括电源停电、电源缺相、交流接触器失效、交流接触器反馈失效、配电箱门开、通信失败、异常亮灯、异常灭灯、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欠电流、回路断路、支路漏电等;报警可自动/手动解除。
报警进行分级管理,不少于4级。产生的报警记录会永久保存,以供查询、统计、分析;同时,报警信息可通过多种方式(短信、声音、信息提示窗口)告知用户。
智能路灯监控终端服务运维要求
服务机构与本地化服务
扬中本地设有常驻服务机构;能提供电话、现场等多种服务方式,并根据用户需求明确提供不同的服务渠道。
客服中心热线电话服务没有次数限制,只要用户的系统存在问题,能够提供7*24小时的技术咨询服务,用户的电话享有最高的优先级,优先处理电话求助。
指定联络责任人服务。为保障用户关键性业务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处理,我司针对本系统指定联络责任人,对于指定责任人,保证24小时保持通讯顺畅。
针对本项目的服务组织
为本项目设置一名专职服务经理,专门负责对本项目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的接口与协调工作。
项目单位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客户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此外,客户服务中心全部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并且开通呼叫转移和秘书台等服务,确保项目单位能够及时与技术支持人员取得联系,保证7×24小时响应项目单位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需求。
现场服务
为项目单位提供快捷的现场服务响应
故障应急方案与处理流程
制定故障应急方案,以应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主机、网络、平台软件或前台设备等技术基础设施出现故障;业务部门准备不充分,系统上线以后,工作人员一时无法顺利使用;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出现其他因系统造成的严重的业务问题,但无法找到具体的原因。
发生上述任意一种情况都会对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制定故障应急方案,事先准备好的处理方案。

l 实现科学管理
系统能将采集到的照明系统运行数据自动进行存储、统计,并能随时进行查询和打印,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数据依据。
l 增强应急能力
系统具有定时控制和人工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能随时调整灯光的开/关灯时间,实现辖区范围内的全夜灯、半夜灯开/关灯自动控制。在政府重要活动日或特殊的天气情况时能通过人工控制进行应急调度。
l 降低维修成本
系统能将“巡灯查找故障”改为“值班等待报警”,可减少“巡灯”人员和车辆损耗,降低维修成本。在已经知道了故障的地点和状况的情况下,可以缩短到达维修地点的时间、提高检修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l 降低运营成本
系统建设成后,能通过减少开灯时间,有效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l 有效节约电能
能够提高开/关灯的可靠性和可检查性,可有效避免白天亮灯、晚上熄灯情况的出现。系统可预置合理的开关灯时间方案,在满足对城市照明的需求时,有效地减少开灯时间,从而节约电能。
l 对现有照明控制子系统升级,通信协议不仅支持现有11位标识的SIM卡,同时支持13位标识的专用物联网卡;
l 建设物联网卡管理平台,实现对物联网卡状态查询和信息管理。
l 系统能将原有已建的监控系统整合进新建的系统中来,如原有的车载升降云台高清监控系统等;
l 结合实际网络情况,进行分布式存储,节约资源。
l 系统应可对外提供标准接口及标准SDK开发包,可接入上级管理部门的视频综合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
l 系统支持移动端浏览控制及信息交互。
l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设备须符合相关国内、国际标准,整个系统应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并长期处于国内较为先进的水平。同时,应以实用为原则,不可脱离实用性而盲目追求先进性,从而造成华而不实、浪费资金,降低可靠性。
l 通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系统核心硬件设备应具有通用性,可通过不同的软件参数设置,实现不同的功能,且便于系统设备的更换维修。
系统应尽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和设备,既要考虑初期建设费用,也要降低日后运行成本。
l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核心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各单元部件具有故障定位指示,便于系统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系统硬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软件采用组态化设计,以保证系统升级、扩容均不必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
对现有照明控制子系统升级,支持13位标识的专用物联网卡。建设物联网卡管理平台,实现对物联网卡状态查询和信息管理。
本照明控制系统项目建设,系统主要由系统主控中心、公用通信网络和现场智能控制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l 主控中心
系统主控中心,由照明智能管理控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服务器、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主控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组成。系统主控制中心用于监控、记录和管理所有现场设备信息,是管理人员对整个城市亮化照明系统实施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操作平台。
l 通信网络
该系统基于公用通信网络,具体通信网络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用运营商提供的4G网络,它是整个系统控制指令和数据信息的传输通道,系统主控中心通过该网络实现与现场智能控制终端的通信。
l 智能控制终端—集中控制器
系统采用4G远程智能控制终端,对各个现场控制点实现数据信息采集上传、接收并执行主控中心控制指令,并承担接受下行控制命令、传送上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存储记忆设备相关参数和开关灯时间控制方案信息等具体任务。所有现场智能控制终端均通过4G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主控中心实现无线通信,并预留接口,后期支持替换为NB-IOT的通信网络。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从层次化设计思路出发,设计为三层系统架构,分别是应用层、前端执行层及通讯层组成。
智能路灯监控终端系统采用三层架构:
应用层:即系统监控中心。运用计算机系统构建数据库、数据处理、控制、WEB服务。中心通过光纤以及4G网络(或NB-IOT),实现对前端设备的控制,监控中心将现场情况、数据报表进行反应和显示,以供用户进行管理和决策,用户还可通过Internet访问监控中心系统软件,进行行程操作与控制。可开放第三方API数据接口。
通讯层:由通信运行商的光纤和无线网络组成,实现前端设备与应用层的数据传输。
操作执行层:由安装在路灯亮化主体配电柜内的集中管理器实现对路灯的控制、运行数据的采集、故障查询等功能。
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系统,通过防火墙与因特网(Internet)相连,服务器具有公网固定IP地址。智能路灯控制器通过登录4G无线网络后与监控中心因特网接入,获取管控中心固定IP地址,建立实时的互访通道。监控中心软件通过因特网和无线网络与分布在全城的智能控制器(注:智能控制器安装在照明配电箱中)建立实时通信, 遥测、遥控、遥信、遥调全城照明设施的电压、电流、功率、设施用电量等工作参数和电气设备、路灯设施等工作状况,中心软件根据获取的大量路灯设施数据自动记录、分析、判断和预测故障,当监测到故障时会主动发起报警信息,同时监控中心负责日常开关灯预案的制定和发布。
管理工作者也可以在获得中心合法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手机安装的专用路灯监控客户软件访问监控中心服务器,获取路灯设施运行状况,也可直接下达各项采集、控制等指令。
通过智能灯联网可视化照明系统,可有效管理路灯照明系统运行,从而全面提高路灯照明管理的效率。通过对路灯照明设施进行智能化建设,使主要路灯亮化设施能够全部纳入集中监控中心管理,进一步规范路灯亮化的启闭,无线远程统一控制路灯照明,全天候监测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等。保证路灯亮化的统一控制,效果上可实现远程开关、无极调光、状态反馈、故障查询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