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郭永怀:一个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他用生命保护绝密资料

2021-11-19 14:10 作者:探索宇宙科普  | 我要投稿

提起郭永怀这个名字,可能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所做出的贡献,相信大家会对他肃然起敬。他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是迄今为止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奖章的科学家。当年他和钱学森一样,是美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钱学森曾说,如果他能抵五个师,那郭永怀至少能抵十个,可郭永怀的回国之路却和他师兄钱学森一样艰难,美国曾让郭永怀填调查表,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服兵役?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因此他直接上了美国的黑名单,为了回国,他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数十年心血写成的手稿,一页一页地扔进火堆,有人问郭永怀,那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到底有什么魔力让你不顾一切地要回去,郭永怀眼含泪光地回答道,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五点,他回北京工作的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被发现时,仍然用身体死死地护住重要的实验数据,为国家做最后一次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弹元勋郭永怀的传奇人生。

1909年,郭永怀出生在饱受战火洗礼的山东,从小他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学习天赋,学什么都比别人快,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了十里八村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考上了南开,后又被推荐去了北京大学继续深造,接连受到顾静徽、饶毓泰等物理专业教授的指导,专业基础十分扎实。29岁的时候,在中英庚子赔款资助的留学生考试当中,它从3000多名考生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留学资助。从此,郭永怀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国外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研究成果,让郭永怀大开眼界,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他还经常跑去旁听其他名家的课,不断地充实自己,一年后,郭永怀得到机会,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

36岁那年,郭永怀取得博士学位,去了康奈尔大学任教,成为该校航空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那时的他风华正茂,在科研道路上一路攻城拔寨,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突破音障,实现超音速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更幸运的是他还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1948年郭永怀跟同样来自中国留学的李佩喜结连理,两人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在国外享受着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郭永怀却一直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变化,等候时机回国。可是要想回去谈何容易,跟钱学森一样,郭永怀也是掌握尖端科技的人才,美国人万般阻挠,始终不肯放行。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郭永怀展开种种调查。1955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周总理与美国人的谈判取得突破性成就,郭永怀终于看到了回国的曙光,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在和学生们的篝火聚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烧掉了自己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身边的美国朋友不解,劝他说,康奈尔大学教授已经很不错了,为啥一定要回到啥也没有的中国呢?郭永怀说了这样一句话,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1956年国庆的前一天,郭永怀回到了阔别16年之久的祖国。回国后郭永怀受到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在钱学森的推荐下,郭永怀出任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参与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12年规划。为了跟上苏美的脚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一样,每天早出晚归。1959年中苏关系转恶,苏联撤走了支援中国的全部专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技术模型和数据资料,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桓武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发最初的铁三角。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摸清原子弹的构造原理,郭永怀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振动和冲击等方面的研究,加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前期试验。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郭永怀迁往青海新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上,温度可以降到零下40多度,而且物资补给严重不足,大家常常营养不良,甚至高原浮肿,在这样的条件下,郭永怀为了保持工作状态,直接睡在又冷又硬的铁板床上,一翻身就会硌得疼醒,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头,他就能继续工作了,就这样,才50岁的郭永怀已经满头白发了。在郭永怀以燃烧生命为代价的坚持下,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但郭永怀却晕倒在试验现场,他实在太累了!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不久,郭永怀就开始向氢弹发起冲击,还接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发任务,天上地下,祖国要全方位的崛起,郭永怀更忙了,为了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郭永怀经常往返于青海和北京,将最新的实验资料带去北京研究讨论,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她的身体经常出现问题,但他向来都是置之脑后。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郭永怀居功至伟。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于是他一刻不停连夜登上了飞机,次日凌晨,就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当人们扑灭大火,郭永怀的遗体被辨认出来时,他与他的警卫员牢牢抱在一起,在两人中间是重要的实验数据,在他们的保护下,这个文件完好无损。就在郭永怀去世20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但是遗憾的是,郭永怀却没有看到这一幕。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称号,比起这些荣誉,郭永怀或许最在意的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因为工作的保密性,再加上早早牺牲,比起钱学森、邓稼先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郭永怀有些鲜为人知。但作为后人的我们,不该忘记这样一群无名英雄,他们用自身的坚守与努力,为祖国筑起了坚固的保护伞。一转眼,郭永怀已经去世50多年了,今天的中国不仅有了两弹一星,我们的航天员早已步入太空。我们的核潜艇早已深入海底。对如今的中国而言,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和每一个列强谈笑风生。这国富民强、太平盛世是否如您所愿。


郭永怀:一个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他用生命保护绝密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