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行法学【条条大路通罗马,柳暗花明又一村——调剂经验贴】

2022-04-05 19:17 作者:知行法学  | 我要投稿

前言

几家欢乐几家愁,每年在出分后,知行都会组织一帮力量帮助未能理想上岸的同学调剂,帮助大家疏散压力。在现在整体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认真学习一整年,大家都想有一个最终的去处,哪怕成绩不尽如人意,也还是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请大家认真阅读下文,这是大家能看到最用心的调剂贴之一。

个人情况简介:笔者本科就读于非五院四系985,二战人大复试被刷,最终调剂到了某京内211。

考研成绩一出,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节,在此,笔者想分享给出成绩后想要调剂或者还在犹豫是否调剂的人一些关于调剂的个人经验。去年以前人大过校线的法学学硕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法硕,但去年非全日制法硕是不接受学硕调剂的,今年的情况暂未可知,因此下文的调剂是指调剂到其他学校,不包含校内调剂。文章共分为是否要调剂、获得调剂信息的渠道、调剂流程、调剂复试经验和其他问题五部分。


一、是否要调剂

先说结论,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有调剂的想法,都尽量去留意调剂信息并在调剂系统开放后填一下想调剂的院校。因为填调剂系统可能不会花费很长时间,但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给你一条退路。笔者现在调剂到的院校,就是笔者在复试之前随手填报的,复试被刷之后,每每回想起来都会觉得“还好我当时看到了这条信息并且去调剂系统填报了”。


首先,要看考研的目的是考公、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如果是考公,只是想要一个研究生学历的话,调剂是个相对较好的选择;如果是想就业,调剂到一个和本科学校差距较大的学校,可能对于就业的意义没那么大;而继续深造,在目前申请博士“推荐-考核制”盛行的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可能对于以后的发展更有利,但先调剂有学上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综合考研成绩、本科院校来决定是否要调剂。以下分情况阐述是否要接受调剂:


1、确定不能进入复试

成绩不能过院线的同学如果想要调剂,就要尽早填报调剂系统,因为有些院校会在复试之前“抢人”(比如去年的兰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社科院等等),尽早去报名调剂能够抓住机会,调剂成功。确定不能进入复试的同学又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本科院校较好

对于这一类同学,以不到人大复试线的成绩参与调剂,很难调剂到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院校档次,如果不能接受研究生从原有院校的层次下降太多,可以考虑别的选择如二战、工作、出国等等。

(2)本科院校没那么好

这一类同学要想清楚“非名校研究生不上”还是“就想读研”,简单来说就是是否有“名校情结”。如果是“非名校不去”,调剂也很难能调剂到想要去的院校,如果只是想读研,调剂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2、能够进入复试的同学

去年的笔者就属于这一类同学。建议专心准备人大的复试,每天抽时间关注调剂信息,并在调剂系统开放后报名调剂,但这主要是以备不时之需。只要进入复试,无论是擦边的同学还是成绩不错但怕竞争激烈而落榜的同学,都要以人大复试为主。在人大复试之前暂时不要接受调剂复试,优先准备人大的复试。就算人大复试真的被刷,凭借着还不错的成绩也能有调剂空间,不必先去参加调剂复试影响心态。


二、获得调剂信息的渠道

调剂是一场时间战,也是一场信息战,高效获得调剂信息非常重要。以下是笔者尝试过的渠道,建议大家多渠道去获取调剂信息。


1、微博

微博是笔者获取调剂信息的主要渠道,优点是更新比较及时,而且评论区可能会有意外惊喜(如已经调剂到这个院校的同学的评论、这个院校的口碑等等)。

(1)推荐博主:@弘文馆大学士、@青苗法鸣

(2)调剂超话常有各种调剂群,加一些调剂群对信息的获取非常有效,但调剂群的质量需要自己甄别。


2、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用来补充微博信息的,优点是会有发布调剂公告的院校合集,缺点是大部分都是各个学科的合集,单独整理法学调剂的公众号较少。

用过的公众号:掌上考研、学术之路、考研军火库


3、各院校研招网官方消息

各个院校研招网的信息是最快最准确的,也可以关注相关院校的公众号,但自己收集时,可能无法时时关注所有院校的官网信息,建议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主,院校研招网作为补充。


三、调剂流程

(一)预调剂

1、院校预调剂系统

院校预调剂是指在研招网的正式调剂系统打开之前,院校为了提前采集大家的调剂意向开放的,方便大家登记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提前抢占高质量生源。有的学校会要求在院校指定的预调剂平台中填写信息,才可能参加复试。

2、研招网预调剂系统

类似于预报名系统,是正式调剂系统前的一个意向采集阶段,可以填写10个预调剂信息,正式调剂系统开启后,拥有一键转化为正式调剂意向的功能(但正式调剂阶段只能填3个)。


(二)正式调剂

途径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图源掌上考研)

1、登录系统

2、查询调剂缺额

注意:仔细查看调剂院校的调剂要求,尤其是初试科目和成绩的要求。

3、调剂报名,填报志愿

注意:

①一次可填报三个平行志愿,并且在36个小时内不能更改,建议优先填报调剂意愿较高的院校。如果36小时过后仍未收到院校回应,可以更改志愿。

②注意备注要求,有些院校要求过法考,要备注好已通过法考。也可以自己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在每个调剂院校的备注栏填好。如:本科985,一志愿中国人民大学,已通过法考。

③一定要区分好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如去年武汉大学调剂信息公告中,“初试科目与我院学术学位招生学科专业的初试科目相同优先”实际上是校内调剂优先。

4、复试通知

注意:

①要及时查看并同意参加复试,否则将会失去复试机会。

②可以参加多个复试,参加调剂复试与参加一志愿复试也不冲突。

5、待录取通知

注意:拟录取通知只能接受一个!!!一旦接受院校的拟录取就不能再继续进行调剂,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确认接受拟录取,招生单位也会取消待录取通知。

6、调剂结束


途径二:研招网公众号

1、关注研招网公众号


2、点击下方研招网报


3、统考硕士一栏即可看到网上调剂

4、其他步骤和注意事项同途径一


四、调剂复试经验

1、复试流程

由于疫情,大部分院校的复试都是线上进行的。调剂复试的流程和一般复试的流程是基本一致的,有些院校会调剂复试和正常复试一起进行。


2、调剂复试内容

在正式的调剂复试之前,可以先去微博、知乎、贴吧等等信息聚集地搜索相关院校和专业的信息。每个院校的复试内容都不同,一般调剂什么专业就会考察相关的问题,也有比较特殊的复试内容比如去年武汉大学网络法的算法。总的来说,复试考察的实际上是三个方面:英语、专业课和综合素质。

(1)英语

①不同的学校英语考查方式也不同,有法律英语、小组讨论等等,但一般是口语。

最好提前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和常见问题,如为什么考研、你的家乡、看过的书等等。

③提前准备一些专业领域的简单论述,至少知道一些常用的专业词汇,有些学校是考法律英语的。

最重要的是在复试之前好好练习,虽然口音读音比较难以改变,但口语的流利度、词汇储备和运用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提升的。

(2)专业课

在调剂不确定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基础+热点”的方式复习,把基础打好,在确定调剂的学校和专业以后再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来“临时抱佛脚”。

调剂的科目是自己擅长的科目:抓住专业课基础的同时,补充调剂院校老师的论文,大致了解老师们的研究领域和基本观点,丰富自己的回答。

调剂复试的科目与之前准备的科目不一致:如果院校接收调剂的学科是自己并不擅长甚至不会的学科,个人建议在志愿充足的情况下还是要报名试一试。和人大复试比起来,一般来说调剂院校的题目不会很难。这种情况下就抓核心基础知识,先去背框架和最基础的名词、原理等等,就算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也能说一些,不至于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3)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体现在英语和专业课面试中,其实就是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性格等等的综合体。

①复试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慌,诚实地跟老师坦白即可,一般老师不会为难,更注重的是整体回答和你的反应。

②无论是英语还是专业课,表达都要清晰有逻辑,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分缕析,多运用排序词语让老师听清楚框架和重点。


3、要不要在调剂前提前联系导师

许多人建议在复试前提前联系导师,但个人认为在调剂时,实际上很难了解哪些老师还没有确定学生名额。如果能联系到心仪的导师当然很好,但从个人和朋友们的经验来看,调剂复试中不联系导师也没有影响。


4、两个院校的调剂复试时间冲突怎么办

笔者在去年的调剂中遇到了一个院校的复试时间与另一个院校的网络调试程序有交叉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积极联系两个院校的工作人员,与其协调,比如请求院校A把你排在靠前位置,院校B把你排在靠后位置。


五、其他问题

1、调剂时会不会歧视本科院校

在笔者去年的调剂中,个人和朋友的感受都是本科院校影响比较小,但还是要分具体的院校。从笔者在调剂群的情况来看,进入调剂复试名单的同学们基本都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下来进入的复试,和本科院校关系不大,个别院校会要求先满足过法考的条件。在笔者调剂院校的复试中没有出现歧视“双非”的情况,与笔者调剂到同一院校的就有普通一本的同学,但也有同学反映说本科院校在调剂复试中确实会有影响。

换个角度来说,无论该院校是否歧视本科院校,都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能够调剂成功当然最好,就算调剂不成功也积累了经验。


2、不想调剂的学校要不要报名

个人意见是不报名,因为通过了复试也不想去,还会占用别人的名额。在调剂时尽量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院校,不要想着先报上再说,这样可能反而会因为36小时的锁定而错过心仪院校的调剂,而且参加调剂复试也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没有必要。


3、调剂到和本科院校差距很大的学校要不要去

还是要看读研的目的,如上所述,如果想好了考研仅仅是为了研究生学历,那就没问题。如果不是以拿到研究生学历为目的,笔者认为尽量不要去和本科院校差距太大的院校。以笔者观点来看,想要调剂到和本科院校差不多的院校基本不可能,可以适当降低档次,但降低太多的话,一是落差较大读研的体验感可能会不好,二是可能会发现研究生读完没有本科毕业就业好,反而白白浪费时间。


最后,调剂也好,调剂不成功也好,人生才刚刚开始,考研归根到底也只是一场考试,人生还有很多很多条路,祝大家都能在不同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知行法学【条条大路通罗马,柳暗花明又一村——调剂经验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