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感谢管虎导演给电影复工
这是一部几乎各方面都达到了世界水平的中国战争片。有血有肉有惧怕,危急关头所有的选择都令人痛心。看《八佰》,很难不落泪。

点映几日,《八佰》点映票房已突破1亿,这番电影行业的热闹已是许久未见的场景,2020年第一部爆款向已然藏不住了。点映后的口碑加持,让不少看片后的观众化身自来水疯狂向身边人安利,“带纸巾”成为观影最实用的温馨提醒。


之所以被观众和影视从业人员誉为“救市之作”,不得不提《八佰》的精制作。导演管虎曾经拍摄《老炮儿》时就说过,想展示更真实的场面,尽量不去考虑特效。到了拍摄《八佰》时,“老炮儿”管虎的“野心”从置景开始便展露一二,1比1还原苏州河两岸的景观,以及近乎真实的战斗场面,亚洲首部全程数字IMAX拍摄,这些顶配制作成本,都让《八佰》最终呈现出了史诗级别的震撼。好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


工业上的制作升级是《八佰》视觉震撼的基础,一部电影,最牵引观影情绪的,还是它的情感。在这个层面上,《八佰》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个普通人,有只想回家娶老婆过日子的,有只想看看大上海的······如何因为战争成长为民族英雄,也带动了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走进情感共鸣,体会民族情怀,不少观众在点映时泪洒影院,走出影院时无不感叹,“如今的盛世美好,都依靠曾经英雄壮士们的负重前行“


《八佰》是中国战争类型片的里程碑作品,它所承载的,是用最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礼赞民族英雄,传承民族精神。它并非历史文献。有些人因为历史争议而不喜欢这部电影,其实已经超过了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

就像观众在看《三国演义》时,并不会因为“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蒋干盗书”等情节与史书《三国志》不一致,就去指责《三国演义》胡编乱造。观众没有切身走过那场历史,历史的还原也从来都不是百分之一百,而供后世歌颂的传扬的,应该从来都是英勇抗敌的民族大义和振国兴邦的坚毅精神。在这些上,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八佰》已然让观众感受到了它的诚意,历史和影像,都不会忘记英雄,以及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