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地理·安迎] 008 【板块构造学说】

2022-05-02 14:32 作者:魏泯同学i  | 我要投稿

By:Shepherd 魏泯i

加入于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自然地理部分(目前只有自然地理部分,咳):

001【导言】

001 没有什么知识点,只是一些随便记的一些东西,所以没有分享链接

002【经纬度网】

003【地图】

004【地球自转】

005【等高线地形图】

006【地球的公转】

007【地球内部圈层和地表形态】

008【板块构造学说】

009【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受热状况】

010【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1)】

011【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2)】

012【常见天气系统】 

作者:魏泯同学i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07620 出处:bilibili


六、板块构造(比较难)

板块构造是一个知识系统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教材上没有但是还是要掌握。

1. 基本理论

两句话

a.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和它的名称范围不完全一致,比如非洲板块,比如印度洋板块)

而不是地壳,说地壳的六大板块的是错误的

澳大利亚大陆 属于印度洋板块

阿拉伯半岛 和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

红海 是非洲板块

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B.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但是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越来越大

消亡边界:越来越小

很多地表形态都可以用它们来解释——

比如: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大洋底部的海岭(生长边界)

生长边界应该是裂开了,大洋底部裂开一座山这么解释不科学,真正的原因是,大洋的海拔低,接近软流层,出现裂缝,里面的岩浆喷涌而出,形成了海底的山岭(而且是形成了火山)。

红海(生长边界)、冰岛(生长边界)、

海沟、岛弧带

从日本到菲律宾到 印尼白色线是岛弧,很多岛组成的弧线、红色线是海沟。我们也是用板块来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可以解释?

海沟是如何形成的?

大洋板块比大陆板块低,相遇向下俯冲。大陆板块抬升。

再比如海岸山脉——最大的海岸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板块的消亡边界)

位于美洲西岸这是一样的道理。

一样也是有海沟的,海岸山脉也配的是海沟。科迪勒拉海岸山脉东部的海沟叫做智利海沟。

比如 喜马拉雅山脉(消亡边界),也是两个板块碰撞在一起。

通常来说,在大陆上,消亡边界成山较多。

比如 地中海(消亡边界)

所以其实板块构造用来解释地表形态就很好,还能解释全世界的火山地震带。

不同教材上略有不同,但是两大地震带, 一个是地中海至喜马拉雅,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两个消亡边界)

火山地震带一般都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也正是两个板块相撞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够发展,也是因为它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地表这些现象。

海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婴儿期的海洋:东非大裂谷

儿童期:红海

青年时期:大西洋

壮年期:太平洋

老年期:地中海

进入坟墓的:喜马拉雅山

【例题】

这个题目,应该给一个信息:B是岩浆岩或者是侵入岩

  • 上一小节好像也有题没有做

解析:

沉积岩的一般特性是呈现层状,所以图中的ACD都是沉积岩(因为他们这些整个岩层不是岩浆岩与变质岩)

按照考题的逻辑来说:B是明显新形成的岩浆岩-侵入岩,A明显早于BC,而C明显早于B,而D则是后形成的。

为什么是侵入岩,因为如果B是喷出岩的话。在形成D的过程中,按道理来讲,必定包含有B岩层的风化残留。而反向思考,正因为D是后形成的,所以也能说明B没有侵入到D中。

去思考这个可能,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是D先出现,而经过板块运动AC分离,B后出现的这种可能。在现实中可能出现,但是在考试中不可能出现。

解析:

这里主要考平时知识的积累。

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崇明岛。

黄土地貌指的是纵横的沟壑,流水侵蚀的地貌。

白头山天池 火山

夏威夷群岛 火山

桂林山水 喀斯特地貌 外力

东非大裂谷

泰山 断块山 内力

渭河平原 断层 内力

珊瑚 比较热浅海的地方才有,而且海水深过200m之后就没有光线了,就没有植物了


[高中地理·安迎] 008 【板块构造学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