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前 | 缅怀逝去亲人,祈福安康
中元节前 | 缅怀逝去亲人,祈福安康

近夜间十一点的马路分外静谧,间或有呼啸而过的车子划过路灯的流萤。晚上和朋友小酌了几杯,距家也就一个红绿灯,就慢慢溜达着往回走。
靠近太湖之滨,晚间的秋意好似格外的浓,风打在脸上已经有了丝丝的寒意。在拐弯的路口,忽闻一阵窃窃私语。定睛望去,原来有两个人围着一堆火在跪拜和祈祷。慢慢走近,小火堆中烧的是冥币,跪拜的人神情庄重,口中虔诚地念叨着……
突然记起晚间朋友说起的“中元节”就在这几天了。阴历七月十五,在道家称之为中元节,在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节,在民俗则称为鬼节,或称七月半。传说,这天,阎罗王开恩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在阴间的冤魂孤鬼走出地狱,去阳间看望亲人,接受阳间亲人对他们的忏悔和祭奠。
再走近一些,那两人已经结束祭奠,捧几把土盖掉灰烬后站起身来,我才看清楚是我的邻居刘阿姨和她女儿。走过去打声招呼,也顺路攀谈起来。今天才是阴历七月十三,还未到中元节怎么就提前烧纸祭奠先人?我百思不得其解。听刘阿姨讲,中元节“烧包”祭祖不是要在七月十五当天的,要赶在七月十五之前,如果等到七月十五再烧纸送东西,那就太晚了。

懵懵懂懂中回到家,微醉中竟然没有一丝睡意。换上睡衣,移步至阳台拉开茶桌,泡上一杯莲子丁香代用茶,缓解下最近的胃部不适。凉风拂过,抿一口茶入口,身心都很舒坦。恍恍惚惚记得奶奶讲起七月半的有关习俗。
奶奶说,每年的阴历七月初一这天,鬼门关就打开了。所有逝去的先人,都会自由地往返,回家来看看。活着的后人,就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一些盘缠。到了七月十五,他们的自由就要终止。那天晚上,鬼门会关上。如不及时返回阴间,就成了孤魂野鬼。甚至还告诫我,七月十五的晚上是鬼门关大开的时候,能不出门就出门。对于奶奶的说法,如今还深以为然,这么多年来,七月十五的晚上我基本不出门,免得触碰那些忌讳。不是完全因为迷信,心中也害怕打扰到先人们。
明代文学家张岱的散文《西湖七月半》中写道: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中元节竟如此不同,说七月半,月圆之日,最好的是游湖赏景,作者说“一无可看”,原因是人太多!又有佛教中的“七月半”称之为盂兰盆会,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超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中元节,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追念,传承了追悼先人的中华文化。古籍和文人笔下的中元节盛况,描绘出了中元节的祭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
所谓百善孝为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我立于窗前,抬头,遥望茫茫的、灰色的夜空,想及这些年因为自己所谓的“自由”而一次次令父母失望,想及早已逝去的奶奶,心中不由得愧疚不已。
明天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父母健在,以后定要多多孝顺父母。#青青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