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遭遇百年强震,中国建造经受考验,稳定运行背后是何原因?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位于主震区的三座电力发电站两座停运,唯一正常运行的电厂由中国建造和运维,为灾区救援和保障提供宝贵的电力供应,中国建造再一次经受着了考验,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2017年10月,中企中标土耳其胡努特鲁2×660MW燃煤电厂项目,3年后基本框架就已经完成,这个占据土耳其供电能力5%的电厂是中国建造在一带一路站展开的鲜花。
项目创造了多个世界首次和第一,中国设备供货率超过了90%,而从设计到建造到后期运维都是中国团队负责。

鉴于土耳其处于地震带,可能会遭遇地震影响,中国技术专家组从规划时就提出了苛刻的防震技术要求,普遍认为可以防范9级以上的特大地震灾害。
这次7.8级双地震也验证了前期设计的必要性,由中国国能源建筑集团负责建设和运行的胡努特鲁火电站目前正在正常运转,并且完成电力的输送。

据相关报道显示,项目整体没有受到强震影响,项目部居住地房屋没有遭受损坏,设备和线路运行良好。
这说明无论项目在基建还是在设备,以及管理运维上都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这是中国建造的可靠的体现,也是中国基建力量的一次检阅。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当强震发生后,当地项目部也第一时间动员救援和抢险。为外籍员工提供临时居住场所,保障生活。同时加强运维保障工作,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而中企在土耳其的高铁项目、地铁项目都平稳运行,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成为一张值得信赖的国际名片。

不仅如此,中企在救援方面也走在了第一线。强震发生后,中企自发组织救援行动。
中联重科指挥当地子公司全力组织救援,作为最早奔赴灾区的重型机械援救组,奋战30个小时,救出了20多名围困人员,现在仍旧日夜兼程继续救援;

三一重工立即安排东南欧大区紧急调配设备,首批12名队员协同设备一起进入灾区,更是组织专家和物资一同救援。

徐工集团在土耳其的设备保有量有600套,地发生后就启动了应急机制,采购和协调附近机械前往灾区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中国制造冲在了第一线,同时也未忘记同样位于地震灾区的叙利亚,协调设备前往当地。

中国社会救援力量和官方救援队已经到达灾区,与死神争取时间,更多的物资和捐助也在陆续到达灾区……
此时,没有人去想救援以外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客,即便面对如此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也不忘记掺合政治因素。

据外媒报道,地震已经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超过2万人遇难,可能还有20多万人仍然被埋在废墟底下,黄金救援72小时已经过去,但是西方的禁运和制裁并未因此变更和修改。

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但是西方国家的迟缓与傲慢却显得格格不入。

希望土、叙人民能够清醒,记得谁才是靠得住的朋友,记得中国力量,让友谊延续。